『壹』 求問履帶式車輛的原地轉向原理 就像坦克那樣。。
轉向時需要轉的方向的那邊的履帶速度比另一邊的慢,那麼就跟圓規畫圓一樣原地打轉了,其實可以拿根棍子兩邊串著一樣的可以自由旋轉輪子(類似物品),自己在桌子上試試原地轉向就知道了
『貳』 履帶車什麼原理轉向
履帶是由主動輪驅動、圍繞著主動輪、負重輪、誘導輪和托帶輪的柔性鏈環。履帶由履帶板和回履帶銷答等組成。
履帶銷將各履帶板連接起來構成履帶鏈環。履帶板的兩端有孔,與主動輪嚙合,中部有誘導齒,用來規正履帶,並防止坦克轉向或側傾行駛時履帶脫落,在與地面接觸的一面有加強防滑筋(簡稱花紋),以提高履帶板的堅固性和履帶與地面的附著力。
履帶汽車是指用履帶行駛系代替車輪行駛系的「汽車」。這種車對地面單位壓力小,下陷小,附著能力強,行駛通過能力強。
駕駛室、貨廂平台或車廂則與普通輪式車輛基本一樣。一般按行駛系結構可分為前橋(從動橋)裝雪橇或車輪、後橋裝履帶的半履帶式,前後橋都裝履帶的全履帶式和可互換使用車輪、履帶的車輪-履帶式三種類型。
由於履帶板上有花紋並能安裝履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會滑轉。由於履帶接地長度達4~6米,誘導輪中心位置較高,所以通過壕溝、垂壁的能力較強。
履帶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在過河時,採取潛渡,在河底行走;若是浮渡履帶可以象螺旋槳一樣產生推進力,驅使車輛前進。
『叄』 農機履帶底盤怎麼行走轉彎
履帶底盤驅動方式有2種:一種是液壓傳動.一種是機械傳動。 2種傳動的轉彎原理是一樣的,通過操作系統控制一邊履帶剎車,另一邊行走進行轉彎。
『肆』 履帶行走裝置牽引力計算
鑽機行走時,需要不斷克服行走中所遇到的各種阻力,牽引力也就是用於克服這些運動阻力的。牽引力計算原則是行走裝置的牽引力應該大於總阻力,而牽引力又不應超過機械與地面的附著力。
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很多,主要有:履帶運行的內阻力、由履帶支承引起的土壤變形的阻力、坡度阻力、轉彎阻力、風載阻力、慣性阻力、傳動損失和液壓損失等。
圖6-12 雙排行星輪行走減速器內部結構
(一)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
1.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
履帶運行時,由於驅動力與履帶板的嚙合有嚙合阻力Fn1;驅動輪和導向輪軸頸的摩阻力Fn2;履帶銷軸摩擦阻力Fn3;支重輪的摩擦損失Fn4。
綜上所述,等效到驅動輪節圓上的履帶總內阻力F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當鑽機前進時和鑽機後退時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不同。考慮到這些損失,在計算時可取履帶行走裝置效率等於0.8~0.85。
2.土壤變形阻力Fd
該項阻力為土壤對履帶運行的阻力,是由於支重輪沿履帶滾動,履帶使土壤受擠壓變形而引起的。雙履帶的地面總變形阻力,即運行阻力Fd(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λd為運行比阻力系數,根據試驗測定,見表6-1。
3.坡度阻力Fs
坡度阻力是鑽機在斜坡上因自重分力所引起的。設坡角為α,則坡度阻力Fs(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
表6-1 運動比阻力系數
4.轉彎阻力Fr
履帶行走裝置轉彎時所受到的阻力較為復雜,而主要是履帶板與地面的摩擦阻力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μ3為轉彎時履帶與地面摩擦系數,一般為0.4~0.7,對於堅實地面取較小值,對於松軟地面取較大值。m為鑽機工作質量,kg;L為履帶接地長度,m;R為行走履帶的轉彎半徑,m。
當鑽機以單條履帶制動轉彎時,由R=B,所以,此時轉彎行駛阻力可表示為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B為履帶軌距,m。
5.風載阻力Fw
風載阻力可表示為Fw(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qW為鑽機工作狀態的風壓,取qW=250Pa;AW為鑽機的迎風面積,m2。
6.慣性阻力Fi
若鑽機的行走速度為1~2km/h,啟動時間為3s,則不穩定運行啟動、停車時的慣性阻力Fi(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二)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
綜上所述,以上6種運行阻力中,以坡度阻力和轉彎阻力為最大,往往要佔到總阻力的2/3,尤其鑽機的原地轉彎阻力比機械式的繞一條履帶轉彎阻力更大,但轉彎和爬坡一般不同時進行。因此,可以根據上坡時作直線行走的情況計算履帶行走裝置,並根據平道上轉彎的情況來驗算。故在實際計算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FT時,總是從下面兩種組合情況中選用較大者,即
爬坡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轉彎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在對鑽機的履帶底盤進行設計時,有些阻力很難精確計算,因此可用整機重力估算鑽機的行走牽引力,即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若鑽機的液壓功率PT(kW)為已知,則可根據下列公式驗算行走速度等參數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η為行走傳動機構的效率,取0.8~0.85;RV為泵或馬達的變數系數(如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則取RV=1);FT為牽引力,N;υ為行走速度,km/h。
採用變數泵系統的鑽機在爬坡或轉彎時可根據阻力的增加,自動降低行走速度,增加牽引力;在平坦路面上又能自動減少牽引力,提高行走速度。因此,牽引力和行走速度兩者通常都能滿足要求。
在採用定量泵系統時,如果發動機功率不太富裕,則可以適當降低行走速度,滿足必需的最大行走牽引力,使鑽機在一般路面能實現原地轉彎。
目前採用變數泵或變數馬達的履帶式鑽機的最大行走速度一般在2~5.5km/h范圍內,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的行走速度一般在1.5~3km/h范圍內。
為了保證鑽機在坡道上運行,應驗算其附著力,即牽引力必須小於履帶和地面之間的附著力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φ為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表6-2);Tf為鑽機的地面附著力,N;m為鑽機整機質量,kg;α為坡度角,(°)。
表6-2 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φ
『伍』 坦克怎麼轉彎(履帶)
單流轉向系統的坦克:轉向時減慢一側履帶的轉速,從而讓坦克轉向慢的那一邊;在速度特別慢的時候則完全可以讓一側的履帶不轉,這樣可以加大轉彎半徑,讓坦克快速轉彎。
雙流傳動的坦克:兩側履帶是兩個獨立的驅動源,比起單流傳動來說,雙流傳動在轉向時的制動方式更加復雜,它的轉向不是僅僅減慢一側履帶的轉速那麼簡單,因為是兩個傳動裝置,所以在轉向時可以更加靈活,在一側履帶減速時另一側的履帶還可以加速,從而讓坦克在轉向時更具機動性。
雙流傳動的中心轉向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可以通過一個履帶向前轉動,一個履帶向後轉動實現坦克在地面自傳,也就是中心轉向。
(5)機械傳動的履帶行走裝置轉彎時擴展閱讀:
中國坦克也能中心轉向:
北京工業學院負責的600馬力以下級綜合傳動裝置,後來被命名為CH400。CH400採用液力傳動,具有六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手動換擋。
這是我國研製成功的第一種雙流傳動裝置,能夠實現液壓無級轉向,在空擋時可以實現中心轉向。
之後,北方車輛研究所研製的大功率綜合傳動裝置CH1000研製成功,該傳動裝置額定功率1103千瓦,能夠實現自動換擋和液壓無級轉向。
CH1000研製的成功,標志著我國主戰坦克從此將有優秀的雙流傳動裝置。
CH1000裝備於我國99式主戰坦克的改進型,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看到我國主戰坦克的中心轉向。
CH400研製成功後,北京工業學院在基本型的基礎上,將CH400系列化。到目前為止,CH400系列已經裝備了多種型號履帶車輛,包括步兵戰車、兩棲突擊車、自行火炮、導彈發射車等。
CH400系列還派生出了小型化產品CH300,目前已經在履帶輸送車、指揮車等輕型車輛上成功應用,將來會推向國際市場,為各國的老裝備提供升級服務。所有CH系列傳動裝置都能完成中心轉向。
『陸』 履帶式戰車轉彎問題
很簡單 剎住一條履帶 往右轉就剎住左履帶 兩條履帶一條向前一條向後就可以原地轉向 但是對內單銷履帶的容磨損較大 需要經常用錘子把銷子砸回去 雙銷履帶就可以克服這個問題 但也需要檢修 坦克控制履帶的轉向機構可以使兩側的履帶以不同的速度運動,在車體上便會產生一個轉變方向的力矩,哪一側履帶運動速度慢,車體就會向哪一側偏轉.如果在作戰中需要快速掉頭時,坦克根本不需要一個常規的轉彎半徑,只要把一側的履帶完全制動,使其運動速度為零,靠另一側履帶所產生的動力,就可以帶動坦克快速調頭
"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英國的1型坦克最初也在坦克前或後加一對轉向輪(當時設計師也沒有意識到依靠履帶本身的速度差就可以轉向),直到有一輛坦克在實戰中轉向輪被打壞後仍獨自開回後方,那個多餘的轉向輪才被取掉 坦克駕駛員的部分```是兩根操縱桿```腳踩的有3個``1個是油門```1個是理合````1個是制動````其實很簡單```坦克想轉彎時```左邊的操縱桿拉一下```就行了```想往哪邊拐```就拉哪邊的操縱桿```
『柒』 挖掘機轉彎怎麼操作
靠泵,液壓泵,每台挖掘機有一個主液壓泵,主液壓泵輸出的壓力油去推動旋轉液壓泵,由旋轉液壓泵帶動減速箱,最後帶動旋轉兩邊履帶。
這兩邊履帶是靠兩個操縱桿操縱的,你想往左邊轉,就讓右邊的履帶前進的比左邊履帶多,或者右邊前進左邊不動,再或者左邊後退右邊不動,再或者左邊後退右邊前進,就是說通過兩邊履帶的速度差來實現轉彎的,沒有方向盤一說。
比如左轉:右邊的履帶前進的比左邊履帶多具體操作:
1,慢慢放鬆開左履帶操縱桿,
挖掘機正確的行走操作:
挖掘機行走時,應盡量收起工作裝置並靠近機體中心,以保持穩定性;把終傳動放在後面以保護終傳動。要盡可能地避免駛過樹樁和岩石等障礙物,防止履帶扭曲;若必須駛過障礙物時,應確保履帶中心在障礙物上。
過土墩時,就始終用工作裝置支撐住底盤,以防止車體劇烈晃動甚至翻傾。 應避免長時間停在陡坡上怠速運轉發動機,否則會因油位角度的改變而導致潤滑不良。機器長距離行走,會使支重輪及終傳動內部因長時間回轉產生高溫,機油粘度下降和潤滑不良,因此應經常停機冷卻降溫,延長下部機體的壽命。
禁止靠行走的驅動力進行挖土作業,否則過大的負荷將會導致終傳動、履帶等下車部件的早期磨損或破壞。上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後,以增加觸地履帶的附著力。下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前,使上部履帶綳緊,以防止停車時車體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移而引起危險。
在斜坡上行走時,工作裝置應置於前方以確保安全,停車後,把鏟斗輕輕地插入地面,並在履帶下放上擋塊。在陡坡行走轉彎時,應將速度放慢,左轉時向後轉動左履帶,右轉時向後轉動右履帶,這親可以降低在斜坡上轉彎時的危險。
『捌』 履帶式怎麼轉彎
由於坦克履帶式車輛行走部分的特殊構造,坦克主要是依靠兩條履帶的速度差或回者方向差來完成轉答向。
坦克的轉向方式通常有三種:
第一種是差速轉向。主要用於坦克行進間轉向,坦克的兩條履帶分別由兩個獨立的變速箱控制,坦克在行進間轉向主要是改變兩個變速箱的傳動比,使坦克的一條履帶處於高檔位,一條履帶處於低檔位,使兩條履帶產生不同的速度,坦克則向低速履帶方向轉向。
第二種是切邊轉向。主要用於坦克停止間轉向。坦克在停止間需要轉向時,一條履帶掛低速檔,一條履帶掛空檔,由於掛空檔的履帶沒有動力輸出,坦克則以掛空檔履帶中心為圓心完成轉向。
第三種是中心轉向。主要用於坦克在比較狹窄的道路或空間內轉向。坦克如果要在不足兩個坦克寬度的道路上轉向,通常是一條履帶掛低速檔,一條履帶掛倒車檔,當兩條履帶傳動比一致,方向相反時,坦克則以車體中心為圓心,向掛倒檔方向實現原地轉向。
但是,在通常情況下,坦克無論是在行進間還是在停止間轉向,都盡量使用差速轉向,這樣有利於減輕對履帶特別是履帶銷的損傷。無論是切邊轉向還是原地轉向,坦克的履帶要承受巨大的扭轉力矩,特別是對履帶銷會產生巨大的剪切力,影響其使用壽命。
『玖』 挖掘機行走履帶轉彎時為什麼一邊有力氣一邊沒力氣,該怎麼修理
挖掘機的電腦板老化,行走履帶因為長時間磨損,沒有按時塗抹潤滑油,還有要按時更換慮芯,保持發動機完美的做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