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所示為研究物質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
①已知水和煤油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水的比熱大於煤油,由公式Q=cm△t知,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加熱時間長;
②已知水和煤油的質量相同,加熱時間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熱量相同,水的比熱大於煤油,由公式△t=
Q |
cm |
⑵ 如圖是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鹽,用兩個相等的電加
(1)由圖知,抄升高相同的溫度襲,a加熱時間較長,吸收熱量較多,說明a的比熱容較大,吸熱能力較強,可知a是水,b物質吸熱能力較弱,食用油;
(2)①1、2的實驗數據,物質的種類和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且升高的溫度越大,加熱時間越長,說明吸收熱量越多,可知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的溫度不同,液體吸收的熱量不同;
②1、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升高的溫度不同;
③2、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不同,說明吸收熱量不同,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3)①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攪動的目的是使液體受熱均勻;
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水和食用油吸熱的多少;
②實驗中要注意使液體受熱情況、液體的質量相同,B選項中使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食用油,這樣水和食用油的質量會不相等.
故答案為:(1)a;(2)①越多;②不同;③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3)使液體受熱均勻;加熱時間;②B.
⑶ 如圖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
(1)讀數時,視復線要與溫制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視或仰視.所以B方法正確.
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當時溫度為48℃.
由於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為晶體.同時熔化過程需要吸熱.
(2)將裝有固體物質的試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受熱均勻.
(3)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由於容器底的溫度較高,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會偏高.
故答案為:(1)B;48;晶體;吸熱;(2)使固體物質均勻受熱;(3)高.
⑷ (1)如圖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
(1)①溫度計使用玻璃泡懸於液體,讀數視線要與末刻度垂直,所以圖示中回B的讀數方法正確.此溫度答計分度值為1℃,讀數為48℃.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
②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相當於測量試管底部的溫度,接近火焰溫度,所以測出的溫度偏高.
故答案為:B,48,晶體,高.
(2)電流表與L2串聯,所以測出的是通過L2的電流;電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個大格代表0.2A,每一個小格代表0.02A,示數是0.2A.
故答案為:L2,0.2.
⑸ 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1)實驗時應量取水和沙子的______相同.(2)如圖所
(1)為了研究水與沙子比熱的大小,實驗時,應量取水和沙子的質量相等.
(2)因版為沙子的比熱容權小於水的比熱容,所以吸收相同的熱量,沙子的溫度變化快,故a圖象反應了沙子吸熱升溫情況;
(3)因為沙子的比熱容小於水的比熱容,所以放出相同的熱量,沙子降溫快,故沙子的溫度先降到室溫.
故答案為:(1)質量;(2)a;(3)沙子.
⑹ 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
(1)為了研究水與沙子比熱的大小,實驗時,應量取水和沙子的質量相等.
(2)因內為沙子的比熱容小於水容的比熱容,所以吸收相同的熱量,沙子的溫度變化快,故a圖象反應了沙子吸熱升溫情況;
(3)因為沙子的比熱容小於水的比熱容,所以放出相同的熱量,沙子降溫快,故沙子的溫度先降到室溫.
故答案為:(1)質量;(2)a;(3)沙子.
⑺ 如圖所示,是探究實驗「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兩圖中,除杯內分別裝的是質量相等的食用油
(1)因為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應保證水和油的質量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所以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加入初溫相同、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選用相同電加熱器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
(2)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物理學上用比熱容反應物質的這種性質.
故答案為: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物質種類(比熱容).
⑻ 如圖是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
(1)實驗中用同樣的加熱器,單位時間放出的熱量才相同,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的目的是使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
(2)水的比熱容大於煤油的比熱容,根據Q=cm△t,要使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熱較多,需要加熱的時間長.
(3)本實驗將「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轉化為通過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實現,這種方法稱為「轉換法」.
(4)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用到了類比法;
B.根據物質在常態下的形狀和體積是否固定,可將物質分為三態,用到了歸納法;
C.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是否有關系,要用到控制變數法;
D.通過觀察木樁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較重物重力勢能的大小,用的是轉換法,所以D與上述方法相同;
(5)①比較1、2的實驗數據,都是水,質量相同,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相同的;
②比較1、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相同,即吸收的熱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
③比較2、4的實驗數據,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不同,說明吸收的熱量不同,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6)①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②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就要採用控制變數法,控制熱源(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燒杯底的距離)、盛裝液體的容器相同和液體質量一定,故A、C選項正確;
因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體積相同時,質量是不同的,故B錯;故選B.
故答案為:(1)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3)加熱時間;(4)D;(5)①不同;②不同;③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6)①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加熱時間;②B.
⑼ 如圖所示,為研究物質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
(1)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水和煤油專溫度的變化量,溫度變化量屬越大說明吸熱能力弱;也可以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間長的吸熱能力強.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時間的長短反映了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
故答案為:溫度的變化量;加熱時間的長短;吸收熱量.
⑽ 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吸熱本領大小的實驗裝置,除燒杯中液體外其他完全相同;(1)本實驗採用的主要實驗
(1)對水和液體分別加熱,使它們的初溫、質量均相同,並吸收相同的熱量,比較溫度計的示數,示數越小說明吸熱能力強;所以在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要採用控制變數法;
(2)根據丙圖可知,兩個電阻絲的阻值必須相等,則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相同,實驗時還要使這兩種不同物質的初溫和質量都相同;
(3)如圖,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9℃.
一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大氣壓小於1標准大氣壓.
(4)甲採用酒精燈加熱,很難控制火焰一樣,而丙中採用相同電阻絲,串聯即可保證電流與通電時間相等,因此丙裝置效果更好.
(5)根據Q吸=cm(t-t0)可知在質量和吸收熱量一定時,溫度的變化值和比熱容成反比.
我們可以取相同的加熱時間4min,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4min,甲和乙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甲的溫度變化值為50℃-10℃=40℃,乙的溫度變化值為40℃-10℃=30℃,據Q吸=cm(t-t0)得:c甲m△t甲=c乙m△t乙,甲的比熱容c甲=
30℃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