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利用下列圖表中的實驗裝置和試劑,能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是() ① ② ③ 實驗結論
A.電石與飽和食鹽水製得的氣體中含硫化氫,則溴水褪色,不一定為乙炔與溴水的反應,故A錯誤;
B.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2FeCl2+Cl2=2FeCl3,所以氧化性MnO4->Cl2>Fe3+,故B正確;
C.Al(OH)3能溶於強酸和強鹼而體現兩性,濃氨水滴入生石灰固體上得到氨氣,氨氣和氯化鋁反應生成Al(OH)3,不能說明Al(OH)3具有兩性,故C錯誤;
D.鹽酸和碳酸鈉反應是放熱反應,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二氧化碳和HCl都能和碳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所以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l>C>Si,故D錯誤;
故選B.
⑵ 利用如圖裝置,選用適當試劑,可完成實驗(1)和(2),並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見表).請填寫表中的空格
(1)實驗目的是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加熱反應生成氯氣,MnO2+4HCl
△ | .
⑶ 由A、B、C、D四種金屬按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 裝置 現象 二價金屬A不斷溶解 C
.(1) ①A→B②B③ A -2e-=A 2+ (2)④活潑來(或強)源⑤ Cu-2e-=Cu 2+ (3)⑥ 2H + +2e-=H 2 ↑⑦變大 (4)⑧D>A>B>C (5)⑨0.2mol⑩6.5g
⑷ ( I)由Zn、Fe、Cu、Ag四種金屬按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填表: 裝置 現 象
( I)裝置1中,金屬A不斷溶解,則應為負極,為正極,發生反應為2H++2e-=H2↑, 裝置2中,C的質量增加,則說明Cu2+在正極得電子被還原,電極反應為Cu2++2e-=Cu, 裝置3中,A上有氣體產生,說明A為原電池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電極反應為2H++2e-=H2↑, 故答案為:2H++2e-=H2↑;Cu2++2e-=Cu;2H++2e-=H2↑; ( II)(1)步驟①灼燒海帶,為固體的加熱,應在坩堝中進行,需要的儀器有三腳架、泥三角、坩堝以及酒精燈等儀器,故答案為:BDE; (2)將懸濁液分離為殘渣和含碘離子溶液應選擇過濾的方法.將碘水轉化為含碘的有機溶液,需用對鹵素單質溶解能力強的有機溶劑把碘從碘水中提取出來,對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萃取,故答案為:過濾;萃取分液; (3)含碘離子溶液中加入氧化劑或通入適量Cl2是為了將碘離子氧化成單質碘,離子方程式為2I?+Cl2=I2+2Cl-, 故答案為:Cl2,2I-+Cl2=I2+2Cl-; (4)利用碘易溶於有機溶劑的性質來進行提取,須注意:選擇的能提取碘的試劑除了對I2有強的溶解能力處,還必須難溶於水,否則不能進行分液分離,符合條件的有四氯化碳、己烷和直餾汽油等,故答案為:CEF; (5)根據澱粉遇碘變藍色檢驗碘單質的存在,實驗操作為取少量提取碘後的水溶液於試管中,加入幾滴澱粉試液;觀察是否出現藍色(如果變藍,說明還有單質碘), 故答案為:取少量提取碘後的水溶液於試管中,加入幾滴澱粉試液;觀察是否出現藍色(如果變藍,說明還有單質碘).
⑸ (6分)由A、B、C、D四種金屬按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 裝置 現象 二價金屬A不斷溶解
(1)A-2e - ===A 2 + (2)Cu 2 + +2e - =  ==Cu(3)變大(4)D>A>B>C
⑹ (6分) 由A、B、C、D四種金屬按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回答①②
(6分)2H + +2e -- ==H 2 ↑;C→B;D>A>B>C
⑺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對應選項正確的是(
二氧化抄錳和濃鹽酸反應需要加熱,該裝置沒有加熱,所以不能產生氯氣,導致不能使石蕊試液先變紅後褪色,故A錯誤. B、醋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鈉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硅酸,所以試管中溶液變渾濁,故B正確. C、濃氨水和氫氧化鈉混合導致氨水分解生成氨氣,氨氣和氯化鋁反應生成氫氧化鋁,雖然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但氫氧化鋁不和氨水反應,所以試管中看到的現象是只生成白色沉澱,故C錯誤. D、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不能使酸鹼指示劑褪色,所以試管中的現象是紫色變成紅色,故D錯誤. 故選B. |
⑻ 由A、B、C、D四種金屬按表中裝置進行實驗,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電池中負極金屬失電子,金屬質量減輕,所以A是負極,故A錯誤; B、原電池的兩個內電極名稱是正極和容負極,電解池的兩個電極名稱是陰極和陽極,金屬質量增加的極即C極為正極,故B錯誤; C、在原電池中,只有正極才會產生氣體,所以丙中的A金屬是原電池的正極,故C錯誤; D、原電池的負極金屬活潑性強於正極金屬,所以各個裝置金屬的活潑性:A>B,B>C,D>A,即D>A>B>C,故D正確. 故選D. |
⑼ 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I.(1)若通入SO2氣體,請填寫表中空格: B中棉花的位置
I.(1)①二氧化硫能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能電離出氫離子使溶液呈酸性,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 故答案為:變紅. ②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故答案為:褪色. ③二氧化硫有還原性,碘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和碘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澱粉和碘水混合液褪色. 故答案為:還原性. (2)二氧化硫能和碘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氫碘酸,離子方程式為I2+SO2+2H2O=SO42-+4H++2I-. 故答案為:I2+SO2+2H2O=SO42-+4H++2I-. Ⅱ.(1)氯化氫和碘化鉀不反應,但氯化氫有還原性,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生成氯氣,所以應選取強氧化劑,能把氯化氫氧化成氯氣,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只有高錳酸鉀;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故答案為:b;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2)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所以溶液呈酸性,石蕊試液遇酸顯紅色;次氯酸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所以看到的現象是先變紅後褪色. 故答案為:先變紅後褪色. (3)氯氣有氧化性,碘有還原性,氯氣能把碘氧化為碘酸同時生成鹽酸, 離子方程式為:5Cl2+I2+6H2O=2IO3-+10Cl-+12H+. 故答案為:5Cl2+I2+6H2O=2IO3-+10Cl-+12H+.
與利用表中裝置進行實驗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