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常州)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步驟如下: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1)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是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2SO4═ZnSO4+H2↑;
(2)換用不同的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與相同的鋅粒反應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該實驗想探究的是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填:探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排在銅的前面,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故填:Zn+CuSO4═ZnSO4+Cu.
2.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實驗結束後,欲驗
(1)銅與濃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u+2H2SO4(濃)
△ | .
3.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列
(1)①是長頸漏斗;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故隔板上應該放置石灰石或大理石; ②關閉活塞,向X中加入水使X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液面保持不變說明A裝置不漏氣,注意在製取氣體前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由於漏氣收集不到氣體; ③氣體通過B裝置時發生反應的反應物是碳酸氫鈉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得到乾燥的CO2,通過濃硫酸即可; 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3溶液,由於碳酸氫鈉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又有水蒸氣帶出了; (2)猜想Ⅰ:紅色固體可能是Cu,可能是Cu2O,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二者都有; ①由於Cu2O性質穩定加熱質量不變,銅加熱後變為氧化亞銅,質量發生了變化,所以若a=b說明固體質量不變,固體是氧化亞銅,則猜想Ⅱ成立; 若b>a說明固體質量增加了,一定含有銅,因為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固體質量變大; ②取少量紅色固體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後溶液呈藍色,說明紅色固體能與硫酸反應,銅與硫酸不反應,所以說明此紅色固體中含有氧化亞銅; 解釋與結論:根據實驗探究的三種可能寫出相應的方程式:4CuO+C 高溫 | .
4. (10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甲組同學用右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1)①長頸漏斗 A裝置的氣密性良好② NaHCO 3 +HCl="NaCl+" CO 2 ↑+H 2 O ③濃硫酸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回再通過飽和NaHCO 3 溶液,則又有答水蒸氣帶出 (2)【提出猜想】 Cu 2 O和Cu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II Cu Cu 2 O 4Cu+O 2  2Cu 2 O
5.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按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1)裝置A中盛放亞硫酸鈉的儀器是蒸餾燒瓶,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故答案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二氧化硫的還原性,酸性高錳酸鉀的強氧化性,兩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或紫紅色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故答案為:溶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或紫紅色酸性高錳酸鉀褪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3)二氧化硫能和硫化氫發生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澱,所以C中出現黃色渾濁,該反應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化合價由+4價變為0價,所以二氧化硫得電子而作氧化劑,體現氧化性,故答案為:無色溶液中出現黃色渾濁;氧化性; (4)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質反應生成無色物質,所以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穩定,加熱無色溶液時,溶液又變為紅色,其操作方法和現象為:品紅溶液褪色後,關閉分液漏斗的旋塞,點燃酒精燈加熱,溶液恢復為紅色,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褪色後,關閉分液漏斗的旋塞,點燃酒精燈加熱,溶液恢復為紅色; (5)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加入氯化鋇,具體操作:取少量待測液,滴加入適量氯化鋇溶液,若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含有SO42-,若無白色沉澱產生,說明沒有SO42-, 故答案為:取少量待測液,滴加入適量氯化鋇溶液,若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含有SO42-,若無白色沉澱產生,說明沒有SO42-; (6)二氧化硫酸性氣體尾氣用濃的氫氧化鈉吸收,裝置為 .
6. 某課外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少量溴苯並驗證溴與苯的反應是取代反應. 實驗時,關閉F活塞,
(1)由於反應放熱,苯和液溴均易揮發,苯和溴極易溶於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CCl 4 )除去溴化氫氣體中的溴蒸氣和苯,以防干擾檢驗H + 和Br - , 故答案為:CCl 4 ;除去揮發出來的溴; (2)E試管內裝的試劑的作用為檢驗生成的溴化氫,可以利用溴化氫電離出的溴離子和銀離子反應,AgNO 3 +HBr=AgBr↓生成淡黃色不溶於硝酸的沉澱溴化銀,由此來檢驗溴和苯發生了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硝酸銀溶液; (3)2NaOH+Br 2 ═NaBr+NaBrO+H 2 O,所以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 2 雜質的試劑用氫氧化鈉,NaBr和 NaBrO與溴苯不互溶,所以向三口燒瓶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振盪,轉入分液漏斗,分液即可,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向三口燒瓶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振盪,轉入分液漏斗,分液; (4)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鐵和溴反應生成三溴化鐵,三溴化鐵與苯作用,生成溴苯,同時有溴化氫生成, 故答案為:2Fe+3Br 2 =2FeBr 3 ;C 6 H 6 +Br 2 FeB r 3 |
7.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如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
(1)①頸比較長的儀器是長頸漏斗;關閉活塞,向X中加入水使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液面保持不變說明A裝置不漏氣,在製取氣體前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由於漏氣收集不到氣體; ②氣體通過B裝置時發生反應的反應物是碳酸氫鈉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後面標上上升符號; ③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得到乾燥的CO2,通過濃硫酸即可; 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3溶液,由於碳酸氫鈉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又有水蒸氣帶出了; (2)猜想Ⅰ:紅色固體可能是Cu,可能是Cu2O,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二者都有; 【實驗探究】步驟Ⅰ:反應物是銅和氧氣,生成物是氧化亞銅,用觀察法配平,反應條件是加熱寫在等號的上邊; (1)①由於Cu2O性質穩定加熱質量不變,銅加熱後變為氧化亞銅,質量發生了變化,所以若a=b說明固體質量不變,固體是氧化亞銅; ②若b>a說明固體質量增加了,一定含有銅,因為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固體質量變大; (2)取少量紅色固體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後溶液呈藍色,說明紅色固體能與硫酸反應,銅與硫酸不反應,所以說明此紅色固體中含有氧化亞銅; 設氧化亞銅質量為X: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固體質量減少80 X 質量減少1.6g 根據: = 解得X=2.88g. 故答案為:(1)①長頸漏斗;A裝置的氣密性良好;②NaHCO 3+HCl=NaCl+CO 2↑+H 2O;③濃硫酸;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 3溶液,則又有水蒸氣帶出;(2)【提出猜想】Cu 2O和Cu的混合物;【實驗探究】4Cu+O 2△ | .
8.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分別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以下實驗:Ⅰ.「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裝置中,小車
Ⅰ.(1)本實驗中彈簧秤的示數即為繩子的拉力,不需要用砂和砂桶的總重力代替繩子拉力,所以不需要保證砂和砂桶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但滑輪摩擦和繩子的重力會影響示數,所以滑輪摩擦足夠小,繩的質量要足夠輕,實驗前要對裝置進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以保證小車所受合外力恰好是繩子的拉力,實驗時,若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由於小車運動較快,可能會使打出來的點很少,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故C正確. 故選:C. (2)對小車分析,應有F=ma,解得:a= F,由於圖線經過坐標原點,所以橫軸應為F,故D正確. 故選:D (3)由於圖象的斜率為k= ,所以增大沙和沙桶質量,k不變,仍保持原方向不變,所以C正確. 故選:C Ⅱ.紙帶上面每打一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且每兩個記數點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未畫出,T=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紙帶上3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 C= = = =0.8m/s 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為△x=4cm=0.04m,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可得: a= = =4m/ s2 Ⅲ.A點為打的第一個點,所以A點速度為零,彈簧秤的示數即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各點到A的距離與彈簧秤的示數F的乘積即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做的功,根據動能定理可知,W合=mv2,以A為坐標原點,各點到A的距離與彈簧秤的示數F的乘積為縱坐標,各點的速度的二次方為橫坐標,若能在直角坐標系中得到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則可得到「W∝v2」結論. 故答案為:Ⅰ.(1)C;(2)D;(3)C;Ⅱ.0.8;4;Ⅲ.可行
9.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實驗裝置如下圖,其目的是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實驗
(1)實驗步驟: ②.取4等份長勢相同的黑藻分別放入1-4號裝置 ③.CO 2 緩沖液 A、B C ④.分別用內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燈等距離照光容 ⑤.量筒內溶液的體積 (2)實驗分析: ①.遵循 ②.④ 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相同功率的台燈等距離照光 |
10. (13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下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1)①長頸漏斗石灰石 ②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 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濃硫酸 ④若顛倒的話,出來的氣體就不幹燥了 (2)【提出猜想】 Cu 2 O和Cu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①Ⅱ Cu ②取樣,加入稀硫酸,若溶液變藍,則含Cu 2 O 【解釋與結論】4CuO+C  CO 2 ↑+4Cu 【拓展延伸】 取樣於玻璃管中,通入CO,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渾濁,則證明有氧化性(答案合理均可)。 【實驗反思】 認真分析,實驗證明
與包頭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相關的資料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