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⑹ 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可調.已知電火花式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
(1)先連接實驗器材,步驟D.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將紙帶穿過限位孔,F.選擇220V交流電源並接好電路 後穿紙帶,再連接小車,E.將小車停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 接通電源,後釋放紙帶,打點並選擇紙帶進行數據處理;C.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定後放開小車.B.關閉電源,取出紙帶. 故必須的實驗步驟並按正確的先後順序排列:DFECB. (2)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周期不正常,比已知的T略大, 根據運動學公式△x=at 2 得:真實的加速度值就會偏小, 所以測量的加速度值與真實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大. (3)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設A到B之間的距離為x 1 ,以後各段分別為x 2 、x 3 、x 4 、x 5 、x 6 ,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 4 -x 1 =3a 1 T 2 x 5 -x 2 =3a 2 T 2 x 6 -x 3 =3a 3 T 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a 1 +a 2 +a 3 ) 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故答案為:(1)DFECB;(2)偏大 (3) |
⑺ 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可調.紙帶上計數點的間距如圖(b)所示.
(1)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回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答,可以求出打紙帶上5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5=
=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
4-s
1=3a
1T
2s
5-s
2=3a
2T
2s
6-s
3=3a
3T
2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a
1+a
2+a
3)
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故答案為:(1)
(2)
⑻ 某同學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時,實驗裝置如圖:其中A為砂桶和砂,B為定滑輪,C為小車,D為紙帶,E為
(1)由實驗裝置圖象可知,打點計時器用的必須是交流電,圖中用的是專直流電,所以屬採用的電源不對,
(2)小車釋放的位置應該靠近計時器,以便測量更多的數據來減小誤差.
(3)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個定值,則x34-x12=2(x12-x01),
解得:x34=2×(6.11-3.00)+6.11=12.33cm
故選:乙
(4)1點瞬時速度等於02段的平均速度,故:
v1===0.456m/s
(5)根據推論公式△x=aT2,有:
a===3.11m/s2
故答案為:(1)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2)小車釋放的位置應該靠近計時器;(3)乙;(4)0.456;(5)3.11.
⑼ 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帶上
(1)在實驗過程中應先固定打點計時器,再放置小車,然後打開電源,最後釋放小車回,所以正確的順序是答DCBA.
(2)每隔4點或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時,相臨計數點的時間間隔均為0.1s.
(3)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v1=
=0.36m/s,
v
3=
=0.43m/s,
(4)根據加速度定義得:
a=
=0.35m/s
2.
故答案為:(1)DCBA
(2)0.1
(3)0.36,0.43,(4)0.35
⑽ 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
①先連接實抄驗器材,後穿襲紙帶,再連接小車,最後打點並選擇紙帶進行數據處理;
故為DCBA;
②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每隔0.02s打一次電,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共5個0.02s,故T=0.1s;
③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v5=;
④根據公式△x=aT2,有:(S4+S5+S6)?(S1+S2+S3)=9aT2;
解得:a=;
故答案為:①DCBA,②0.1,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