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圖是驗證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實驗要用黑布將整個裝置遮蓋起來,不讓
(1)要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要使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以免影響實驗效果回;因此實驗時,答用黑布將整個裝置遮蓋起來,不讓光線透入的目的就是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2)因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第二天揭開黑布,裝置內小燒杯中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實大鍾罩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大大增加.
(3)氧氣有助燃的性質,將燃燒著的火柴放進大鍾罩內立即熄滅,說明大鍾罩內氧氣的濃度大大降低.
(4)根據呼吸作用的過程:有機物(儲存能量)+氧(通過線粒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以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5)呼吸作用在氧氣的參與下,要不斷的消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一部分用於呼吸作用,另一部分用於構建植物細胞或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進入其他生物體內.
故答案為:(1)見光後,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實驗效果
(2)二氧化碳
(3)氧氣
(4)氧氣;二氧化碳
(5)有機物;構建生物體;食物鏈
2. 如圖所示為探究植物生理活動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1)甲裝置經過一晝夜的暗處理後,進行2-3小時光照
(1)甲裝置經過一晝夜的暗處理後,進行2-3小時光照,觀察到燒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內,同時透容明塑料袋內壁出現小水滴,這種現象說明植物進行了蒸騰作用.甲裝置內有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打開鍾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對葉片進行處理,滴加碘液觀察到葉片不變藍,說明葉片內沒有產生澱粉,從而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氧氣有助燃的特性,可以使快要熄滅的火柴棍復燃.乙裝置的廣口瓶中是新鮮的金魚藻,放在光下,當瓶內氣體約有2cm高時,打開導氣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火柴棍放在管口會復燃,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氧氣.
(3)種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丙裝置廣口瓶中放的是新鮮種子,放出的氣體能使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因此證明了種子的呼吸作用產生了較多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蒸騰;二氧化碳;
(2)氧氣;
(3)種子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3. 如圖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三個實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1所示裝置能驗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B
A、圖1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故不符合題意.
B、圖2要驗證植物呼吸作回用放出二氧答化碳,故不符合題意.
C、圖3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故不符合題意.
D、探究實驗一般設計成對照實驗,而圖2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沒有設計對照實驗,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 如圖所示為探究植物生理活動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 (1)甲裝置經過一晝夜的暗處理後,進行2-3小時光
(1)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專)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大氣屬中的過程.蒸騰作用散失是水分約占植物吸收的水分的99%.甲裝置經過一晝夜的暗處理後,進行2-3小時光照,觀察到燒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時透明塑料袋內壁出現小水滴,這種現象說明植物進行了蒸騰作用. (2)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將此裝置置於光照下至中午,打開鍾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對葉片進行處理,滴加碘液觀察到葉片不變藍,說明葉片內沒有產生澱粉,從而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氧氣有助燃的特性,可以使快要熄滅的火柴棍復燃.乙裝置的廣口瓶中是新鮮的金魚藻,放在光下,當瓶內氣體約有2cm高時,打開導氣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火柴棍放在管口會復燃,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氧氣. (4)種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丙裝置廣口瓶中放的是新鮮種子,放出的氣體能使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因此證明了種子的呼吸作用產生了較多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蒸騰 (2)二氧化碳 (3)氧氣 (4)呼吸作用釋放了二氧化碳 |
5. 圖片為植物呼吸作用實驗裝置圖,本實驗設計的缺陷是什麼
本實驗設計的缺陷是:外面沒有用不透光的容器罩上。
6. 如圖是測定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圖中的
(1)A瓶內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氣體中的CO 2 ,以免影響實驗結果,B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版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權凈.
(2)植物在光照條件下能吸收CO 2 進行光合作用,所以C瓶選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防止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吸收CO 2 ,從而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D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如果實驗達到預期效果,D瓶中的現象是變渾濁,說明幼苗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CO 2 .
故答案為:
(1)排除空氣中的CO 2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檢測空氣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凈
(2)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檢測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 2
7. 如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圖.裝置中底物(葡萄糖)充足且溫度適宜.A、B表示著色液滴,可隨容
①20%NaOH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無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故①錯誤;
②如果回A不動,說明沒有氧氣的消耗,酵答母菌不進行有氧呼吸;B右移時說明有二氧化碳的釋放,綜合以上可知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故②正確;
③如果A左移,說明有氧氣的消耗,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B不動時說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和氧氣的吸收量相等,綜合以上說明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故③正確;
④如果A、B都不動時酵母菌既不進行有氧呼吸,也不進行無氧呼吸,故④錯誤.
故選:D.
8. 圖為檢測植物呼吸作用的密閉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a為紅墨水珠,b燒杯中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當a穩定後,用
小白鼠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b試管內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從而使得廣口瓶內氣體的壓強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外界氣壓壓著紅墨水向右移動. 故選:C. |
9. 下圖是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圖 A瓶內NaOH的作用是什麼
除去空氣中的CO2,防止對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產生干擾。(因為你說不清D中的沉澱是因為空氣中有CO2還是C中有氧呼吸產生的)
B瓶是為了檢驗CO2是否除盡,並不是用來吸收CO2的!
10. 下圖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敘述有幾項是正確的 ( )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屬於兼性厭氧菌,①正確;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多內,相同時間後,C的渾濁度比E大容,②錯誤;在D瓶的液面覆蓋一層油脂可確保無氧環境,會使實驗更精確,③正確;甲和乙屬於對比實驗,④正確;檢測酒精的試劑是酸性的重鉻酸鉀溶液,⑤錯誤;A瓶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使實驗結果更可靠,⑥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