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㈥ 小忻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鐵架台等儀器省略)制備CO2和驗證CO2能與NaOH反應.(1)儀器的名稱①_____
(1)①是來長頸漏斗,通源過長頸漏斗可以向反應容器中注入液體葯品;②是錐形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故填:長頸漏斗;錐形瓶.
(2)裝置B的作用是乾燥二氧化碳.
故填:乾燥二氧化碳.
(3)裝置C中導氣管的長短如圖中所示:

(4)應該在A、B之間加入裝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F,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
故填:A、B;c.
(5)打開止水夾K1,檢查氣密性,加入葯品開始實驗,當觀察至裝置E的現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可確定裝置C收集滿二氧化碳.
故填: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6)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觀察到的現象是裝置E中紅色石蕊溶液會倒吸入裝置C中.
故填:2NaOH+CO2=Na2CO3+H2O;裝置E中紅色石蕊溶液會倒吸入裝置C中.
(7)為證明CO2與NaOH反應,還應把注射器內D中濃NaOH溶液換成水,再做一次實驗,其目的是作對比,因為二氧化碳能夠溶於水,通過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作用的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氫氧化鈉能否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故填:水;作對比.
㈦ 某同學做了一個趣味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整個實驗過程如下:如右圖所示裝置,向試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種
(1)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熱量,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右邊液面上升,內左邊液面下降容,故錯誤;氯化鈉加入水中既不放熱也不吸熱,使容器內溫度不變,壓強不變,液面不發生變化,故錯;硝酸銨溶於水吸熱,使容器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右邊液面降低,左邊液面上升,故正確;
(2)硝酸銨溶於水吸熱,使容器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右邊液面降低,左邊液面上升.
(3)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熱量,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右邊液面上升,左邊液面下降.
故填:(1)硝酸銨;(2)硝酸銨溶於水吸熱,使容器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右邊液面降低,左邊液面上升;(3)
㈧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回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後答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於圖中D線).
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後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C管中的現象是液面上升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氫氣和氧氣難溶於水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帶火星的木條
㈨ 實驗小組的兩名同學做了一套趣味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甲同學將注射器中的液體注入錐形瓶,他看到的
(1)將石蕊試液注入錐形瓶,氯化氫極易溶於水,在水溶液中電離出氫離子,使溶液呈酸性內,是紫色石容蕊試液變成紅色;故答案為: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
(2)氯化氫溶於水,使錐形瓶中壓強變小,將彈簧夾打開,硝酸銀溶液在外界壓力下進入錐形瓶,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澱;故答案為:硝酸銀溶液進入錐形瓶內,錐形瓶內出現白色沉澱;
(3)由題意知,錐形瓶內是鹽酸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AgNO3═AgCl↓+HNO3
㈩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後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專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屬後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於圖中D線).
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後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C管中的現象是液面上升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氫氣和氧氣難溶於水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帶火星的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