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系統總復體設計應當根據制系統工程的設計思想,使開發的系統滿足科學化、合理化、經濟化的總體要求。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管理可接受的原則:一個系統能否發揮作用和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上是否可以接受。
在系統設計時,要考慮到用戶的業務類型、用戶的管理基礎工作、用戶的人員素質、人機界面的友好程度、掌握系統操作的難易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系統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才能設計出用戶可接受的系統。
(1)模擬裝置設計原則擴展閱讀:
系統設計通常應用兩種方法:
一種是歸納法,
另一種是演繹法。
首先盡可能地收集現有的和過去的同類系統的系統設計資料;在對這些系統的設計、製造和運行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所設計的系統的功能要求進行多次選擇,然後對少數幾個同類系統作出相應修正,最後得出一個理想的系統。
從具有一定功能的元素集合中選擇能符合系統功能要求的多種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按照一定形式進行組合(見系統結構),從而創造出具有所需功能的新系統。在系統設計的實踐中,這兩種方法往往是並用的。
㈡ 設計並製作一個計程車計價器的模擬裝置 二 要求 1 基本要求 (1)8位數碼管顯示器的前4位數碼管用於實時顯
可以看懂。但是程序上很麻煩可以製作,可以幫助你做。需要就聯系我
㈢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㈣ 系統設計的原則
系統總體設計應當根據系統工程的設計思想,使開發的系統滿足科學化、合理化、經濟化的總體要求。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 1) 完備性
完備性主要是指系統的功能齊全、完備,能夠滿足用戶的需要,系統要具備數據採集、管理、處理、查詢、編輯、顯示、分析及輸出等功能。
( 2) 系統性
運用 GIS 軟體開發的系統,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必須能夠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各種參數可以互相進行傳輸。
( 3) 可靠性
系統的可靠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系統必須保證能夠長期安全可靠穩定的運行; 二是運用 GIS 軟體進行開發採集數據精度的可靠性和符號內容的完整性。
( 4) 實用性
系統數據組織靈活,可以滿足不同應用分析的需求。系統真正做到能夠解決用戶所關心的問題,為生產實踐、科研教學服務。
( 5) 可擴充性
考慮到計算機技術、用戶方未來的發展,系統設計時應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模塊的獨立性強,模塊增加、減少或修改均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很小,便於對系統進行改進、擴充,使系統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利於系統的擴充和完善。
( 6) 易操作性
計算機技術的特點及發展方向決定了它必須方便用戶的使用,節省時間和費用,提高效率,只有這樣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市場。系統用戶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低學歷所佔比例較大,因此系統必須具有友好的用戶界面便於用戶操作,易於用戶學習掌握 ( 毛善君等,2003) 。
㈤ 簡述模擬系統設計的特點,步驟及其與數字系統設計的區別
兄弟我來了!!
16#408
答案:1.模擬系統特點
與數字電子系統相比,模擬電子系統有以下一些特點。
(1)工作在模擬領域中單元電路的種類多。例如,各種感測器電路、電源電路、放大電路、音響電路、視頻電路,性能各異的振盪、調制、解調等。
(2)要求電路實現規定的功能,更要達到規定的指標。模擬電路一般要求工作在線性狀態,因此電路的工作點選擇、工作點的穩定,運行范圍的線性程度,單元之間的耦合等都很重要。
(3)系統的輸入單元與信號源之間的匹配、系統的輸出單元與負載(執行機構)之間匹配。模擬系統的輸入單元要考慮輸入阻抗匹配,提高信噪比,抑制各種干擾和雜訊。輸出單元與負載的匹配,且輸出最大功率和提高效率等。
(4)調試電路的難度。一般來說模擬系統的調試難度要大於數字系統的調試難度,特別是對於高頻系統或高精度的微弱信號系統難度更大。這類系統中的元器件布置、連線、接地、供電、去耦等對性能指標影響很大。要想完成模擬系統的設計,除了設計正確外,設計人員具備細致的工作作風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顯得非常重要。
(5)人工設計在模擬系統設計中仍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電子系統設計工作的自動化發展很快,但主要在數字領域,而模擬系統的自動化設計進展比較緩慢。
2.模擬系統設計步驟
總體方案設計:對系統功能、性能、體積、成本等多方面作權衡比較,確定方案。有分立器件、功能級集成電路、系統級集成電路,直至ASIC電路,它們都可能適用系統設計。
劃分功能塊,設計總框圖:根據系統功能、總體指標,按信號流向劃分功能塊。應考慮指標分配、裝配連接合理性等因素。功能電路設計:根據各功能電路的功能和指標,完成功能電路的設計。設計功能電路時應首選集成電路,計算該集成電路外部電路的參數。
系統原理圖設計:系統原理圖的設計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單元電路之間的耦合和整體電路的配合。
設計印刷電路板布線圖,考慮測試方案,設置測試點:由於模擬系統的特殊性,元件布置和印刷電路板布線顯得更為重要。例如,有用輸入信號很小,小到微伏級,且各單元電路大都處於線性工作狀態,對干擾的影響極為敏感。最終設計的模擬系統能否達到預期要求,要經過調試和測量才能得出。
3.模擬系統設計與數字系統設計有很大差別:
① 模擬系統自動化設計工具少,器件種類多,實際因素影響大,其人工設計成分比數字系統大的多,對設計者的知識面和經驗要求高。
② 由於客觀環境的影響,模擬電路、特別是小信號、高精度電路以及高頻、高速電路的實現遠不可能單由理論設計解決。它們與實際環境、元器件性能、電路結構等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在設計模擬系統時,不單單是設計電路,還要選用正確的元器件,設計實現電路結構,如印刷板設計,才能達到設計要求!
給兄弟我加分吧
雖說遲了一點!
㈥ 簡述夾緊裝置的設計原則
夾緊裝置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麼?確定夾緊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的
准則有哪些
要求:工作不移動工作不變形工作不振動安全,省力,方便自動化,復雜化足生產綱領
㈦ 裝置設備布置設計的一般要求是什麼
答:(1)滿足工藝流程要求,按物流順序布置設備;
(2)工藝裝置的設備、建築物、構築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應滿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要求;
(3)應考慮管道安裝經濟合理和整齊美觀,節省用地和減少能耗,便於施工、操作和維修;
(4)應滿足全廠總體規劃的要求;裝置主管廊和設備的布置應根據裝置在工廠總平面圖上的位置以及有關裝置、罐區、系統管廊、道路等的相對位置確定,並與相鄰裝置的布置相協調;
(5)根據全年最小頻率風向條件確定設備、設施與建築物的相對位置;
(6)設備應按工藝流程順序和同類設備適當集中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布置。在管廊兩側按流程順序布置設備、減少佔地面積、節省投資。處理腐蝕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設備宜按物性分別緊湊布置;
(7)設備、建築物、構築物應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和火災危險性類別分區布置。為防止結焦、堵塞、控制溫降、壓降,避免發生副反應等有工藝要求的相關設備,可靠近布置;
(8)設備基礎標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標高,應結合裝置的堅向布置設計確定;
(9)在確定設備和構築物的位置時,應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礎不超出裝置邊界線;
(10)輸送介質對距離。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應在設備布置設計時統籌規劃。
㈧ 模塊設計的主要原則是什麼
模塊設計的原則是什麼?模塊設計原則系統的可維護性是系統評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可維護性
局部修改
模塊...最基本的)
模塊的聚合性類型:
過程聚合通信聚合
順序聚合
功能聚合...
㈨ 塑料模具冷卻裝置設計要遵循什麼原則
塑料模具冷卻裝置設計要遵循
水路一進一出
sino模具上面需要配置集水塊
水路設計需要距離產品面需要7mm以上
水路不能串聯
㈩ 軟體設計的原則是什麼
軟體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對一些設計者來說需要一定的資質,而最後設計通常都回是由一些初步設答計演變而來的。從書本上學不會設計,只能經過實踐,通過對實際系統的研究和實踐才能學會。對於高效的軟體工程,良好的設計是關鍵,一個設計得好的軟體系統應該是可直接實現和易於維護、易懂和可靠的。設計得不好的系統,盡管可以工作,但很可能維護起來費用昂貴、測試困難和不可靠,因此,設計階段是軟體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