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

發布時間:2021-03-04 16:18:59

① 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可與其他用途房屋設在一棟建築物中,但必須自成一區。該區通過隔離門與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核心區包括實驗間及與之相連的緩沖間。
b)緩沖間形成進入實驗間的通道。必須設兩道連鎖門,當其中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門自動處於關閉狀態。如使用電動連鎖裝置,斷電時兩道門均必須處於可打開狀態。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
c)當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不設自動控制裝置時,緩沖間面積不宜過大,不宜超過實驗間面積的八分之一。
d)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的安裝位置應遠離實驗間入口,避開工作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且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2.3 圍護結構
a)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
b)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c)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
d)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牆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時應防止昆蟲和老鼠鑽進牆腳。
2.4 通風空調
a)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強梯度。該系統必須確保實驗室使用時,室內空氣除通過排風管道經高效過濾排出外,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進風口和排風口的布局應使實驗區內的死空間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c)環境參數:相對於實驗室外部,實驗室內部保持負壓。實驗間的相對壓強以-30Pa~-40Pa為宜,緩沖間的相對壓強以-15Pa~-20Pa為宜。實驗室內的溫、濕度以控制在人體舒適范圍為宜,或根據工藝要求而定。實驗室內的空氣潔凈度以GB
50073—2001《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中所定義的七級至八級為宜。實驗室人工照明應均勻,不眩目,照度不低於500lx。
d)為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實驗室內不應使用雙側均勻分布的排風口布局。不應採用上送上排的通風設計。由生物安全櫃排出的經內部高效過濾的空氣可通過系統的排風管直接排至大氣,也可送入建築物的排風系統。應確保生物安全櫃與排風系統的壓力平衡。
e)實驗室的進風應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
f)實驗室的排風必須經高效過濾或加其他方法處理後,以不低於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該排風口應遠離系統進風口位置。處理後的排風也可排入建築物的排風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該建築物的任何部位。
g)進風和排風高效過濾器必須安裝在實驗室設在圍護結構上的風口裡,以避免污染風管。
h)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在進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型調節閥門,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內化學熏蒸消毒。
i)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須為氣密型。所使用的高效過濾器不得為木框架。
j)應安裝風機啟動自動聯鎖裝置,確保實驗室啟動時先開排風機後開送風機。關閉時先關送風機後關排風機。
k)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裝分體空調器。

② 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分四級,哪級生物安全防護要求最高

第四級是安全防護要求最高的等級。

根據處理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及所需要的防護程度,國際上通常把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四個等級,一級防護水平最低,四級防護水平最高。

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為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護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P是英文protection防衛和防護的意思,P4也就是最高等級的生物安全防衛防護。

在最高等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除其它等級的一般防護措施外,還專門設置有正壓防護服、氣密門、化學淋浴、污水處理系統、空氣過濾系統等,通過防護屏障和管理措施,避免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威脅。

(2)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擴展閱讀: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地域遼闊,隨時有暴發如SARS(非典)等傳染病的可能,應對此種緊急情況及對烈性病毒進行研究,必須有一個P4級別的實驗室。它不僅是中國最高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同時也將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防治突發傳染病的合作。

2015年0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武漢建成,標志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體條件。這也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個即將運行的P4實驗室。

參考資料:

網路-生物安全等級

網路-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

網路-武漢P4實驗室

中國青年報-我國首個P4實驗室建成

人民網-我國建成首個P4實驗室 專門研究危險性病毒

中國新聞網-中國建成亞洲首個P4實驗室

③ 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是

第二節 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防護屏障

根據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採取的防護措施,相關防護屏障要符合相應生物安全級別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級水平(BSL-2)實驗室:
一、警示標識
1、實驗室的建築物入口、實驗室入口、實驗室操作間,儀器設備等都粘貼相應的警示標識,列明該實驗室內各種潛在危險。
2、生物危害標識:標志底色為黃色,文字為黑色

生物危險二級
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
3、化學品危險標識
根據實驗室現有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和狀態,做以下標識:爆炸品、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有毒品、腐蝕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護屏障
實驗室生物安全必須配備初級物理防護屏障,它包括各級生物安全設備和個人防護裝備(初級防護屏障)。實驗室的設施結構和通風設計構成次級物理防護屏障(次級防護屏障)。
能產生傳染物外溢、濺出和氣溶膠的操作,包括離心、研磨、攪拌、強力震盪混合、超聲波破碎、打開裝有傳染性材料的容器、動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動物和孵化卵的組織等,都要使用Ⅱ級生物安全櫃和物理防護設備。
三、設施和設備
1、實驗室設施(次級防護屏障)在建築中,實驗室與一般區域隔離。
1.1 建築結構和平面布局
建築物抗震能力八級,防鼠、防蟲、防盜。
建築物內實驗室安裝有門禁系統,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實驗室門口處設有櫃子,將個人服裝與實驗服分開放置。實驗室有安全通道和緊急出口,有明顯標識。
1.2 密閉性和內表面
實驗室的牆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潔、不積塵、不滲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表面平整,防滑。工作檯面易於清潔,防水,耐熱、有機溶劑、酸、鹼和常用消毒劑的損害和腐蝕。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可關閉;實驗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確辨認的標識。
1.3 空調
每個實驗室都安裝有空調。
1.4 照明適合於室內一切活動。
1.5 可靠的電力供應。冰箱配置有備用電源。
2、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障)
2.1 防護服裝
2.2 防護手套
2.3 生物安全櫃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細菌分離、組織培養、雞胚接種、動物體液的收取等,都應在Ⅱ級生物安全櫃內進行。生物安全櫃每12個月由生產廠家負責全面檢測一次,每次使用生物安全櫃時,應注意觀察其運行是否正常,並填寫使用記錄。
2.4 高壓滅菌器
高壓滅菌是最為常用的殺死微生物的物理手段,所用的培養物和廢棄物在處理前都要用高壓蒸汽滅菌器消毒。
2.5 急救箱
實驗室必須配備急救箱。急救箱內至少應包括:消毒劑、消毒葯棉、一次性橡膠手套、無菌創傷敷料/紗布、膠布、綳帶、鑷子、剪刀等。
2.6 消防器材
實驗室應配置適用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
2.7 洗眼裝置
實驗室工作區配置洗眼裝置。
四、個人防護裝備的總體要求
實驗室所用的任何個人防護裝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在生物危害評估的基礎上,按不同級別的防護要求選擇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並制定有相應程序控制個人防護裝備的選擇、使用和維護等。
1、實驗室防護服
實驗室應確保足夠的防護服可供使用。防護服要及時消毒、清洗。當具有潛在危險的物質極有可能濺到工作人員時,塑料圍裙或防液體的長罩服,如必要,還應穿戴其它的個人防護裝備,如手套、防護鏡、面具、頭部面部保護罩等。連體防護服穿戴時,注意先穿褲子,後穿上衣。實驗完後,先脫上衣,後脫褲子,脫衣時抓住上衣衣邊往上拉,從頭部鑽出。污染的防護服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2、手套
手套應在實驗室工作時可供使用,以防生物危險、化學品、輻射污染,冷和熱,產品污染,刺傷、擦傷和動物抓咬傷等。
手套應按所從事操作的性質符合舒服、合適、靈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並應對所涉及的危險提供足夠的防護。戴手套時,應保證所戴手套無漏損、手要乾燥;在撕破、損壞或懷疑內部受污染時更換手套。脫手套之前先用消毒液消毒手套,然後一手捏住另一手的手套掌部往外拉,使污染的部分包在裡面。使用後的手套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3、鞋
實驗用鞋應舒適,鞋底防滑。
4、口罩
選擇合適的口罩,戴之前,應檢查是否破損和清潔。穿戴時,須用手捏下鼻部,使其緊貼皮膚,以防漏氣。
5、帽子
操作感染性材料時,必須佩帶帽子。
6、眼鏡
必要時,操作應戴防護眼鏡。

④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1、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安全設備、個回體防護裝置和措施答(一級防護),實驗室的特殊設計和建設要求(耳機防護),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規程。

2、應將每一特定實驗室從立項、建設到使用維護的全過程中有關生物安全防護綜合措施的內容編入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必須設有專職的生物安全負責人。

3、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根據不同的微生物和防護要求分為四個生物安全防護級別。

(4)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操作規程包括:

1、本標准針對不同等級的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所規定的安全操作規程,包括標準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2、針對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應補充規定相應的特殊安全操作規程,也應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⑤ 進入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應穿防護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嗎

生物安全防護來一級實驗室適自用於對健康成年人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同時進入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沒有特定要求穿戴防化服www.dehsm.com/category-144.html、頭套和口罩。
在實驗室門口處應設掛衣裝置,個人便裝與實驗室工作服分開設置。

實驗室的牆壁、天花板和地面應平整、易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 劑的腐蝕。
地面應防滑,不得鋪設地毯。
實驗檯面應防水,耐腐蝕、耐熱。
實驗室中的櫥櫃和實驗台應牢固。 櫥櫃、 實驗台彼此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 以便於清潔。 8
實驗室如有可開啟的窗戶,應設置紗窗。
實驗室內應保證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強光。
應有適當的消毒設備。

⑥ 實驗室需要有哪些安全措施

1、實驗室內必須存放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將其放置在便於取用的明顯位置,指定專人管理,並且按要求定期檢查、更換。

2、實驗室內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氫氣等)需與火源、電源保持一定距離,不得隨意堆放。使用和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實驗室,嚴禁煙火。

3、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用電,實驗室內不得有裸露的電線頭,嚴禁用金屬絲代替保險絲,電源開關箱內不得堆放物品。

4、電器設備和線路、插頭插座應經常檢查,保持完好狀態,發現可能引起火花、短路、發熱和絕緣破損、老化等情況必須及時通知電工進行修理。電加熱器、電烤箱等設備應做到人走電斷。

5、可燃性氣體鋼瓶與助燃氣體鋼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種鋼瓶不得靠近熱源、明火,要有防曬措施,禁止碰撞與敲擊,保持油漆標志完好,必須有固定裝置固定,以防傾倒,專瓶專用。

6、使用的可燃性氣瓶,一般應放置室外陰涼和空氣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內,氫、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處,要與使用的火源保持一定距離。

7、實驗室內未經批准、備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電設備,以免超出用電負荷。

8、嚴禁在樓內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9、各實驗室將收集的各類廢液、廢物統一運送至實驗室設備管理處下設的廢物回收庫,由相關部門按規定處置。

(6)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室是進行實驗和試驗的場所,是科學研究的基地,對人類科技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實驗室按歸屬主要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從屬於大學或者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

第二類實驗室屬於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屬於國際機構;

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於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

如果按學科功能分類,實驗室一般可分為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包括實驗脊椎動物和昆蟲)、化學實驗實驗室、機械電子類實驗室三類。

⑦ 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的設計要求

1 安全設備和個體防護
1.1 實驗室中必須安裝Ⅱ級或Ⅱ級以上生物安全櫃。
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當這類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櫃外進行時,必須採用個體防護與使用物理抑制設備的綜合防護措施。
1.3 在進行感染性組織培養、有可能產生感染性氣溶膠的操作時,必須使用個體防護設備。
1.4 當不能安全有效地將氣溶膠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時,應使用呼吸保護裝置。
1.5 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工作區前,應在專用的更衣室(或緩沖間)穿著背開式工作服或其他防護服。工作完畢必須脫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離開實驗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須先消毒後清洗。
1.6 工作時必須戴手套(兩副為宜)。一次性手套必須先消毒後丟棄。
1.7 在實驗室中必須配備有效的消毒劑、眼部清洗劑或生理鹽水,且易於取用。可配備應急葯品。
2 實驗室設計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 選址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可與其他用途房屋設在一棟建築物中,但必須自成一區。該區通過隔離門與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核心區包括實驗間及與之相連的緩沖間。
b)緩沖間形成進入實驗間的通道。必須設兩道連鎖門,當其中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門自動處於關閉狀態。如使用電動連鎖裝置,斷電時兩道門均必須處於可打開狀態。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
c)當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不設自動控制裝置時,緩沖間面積不宜過大,不宜超過實驗間面積的八分之一。
d)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的安裝位置應遠離實驗間入口,避開工作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且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2.3 圍護結構
a)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
b)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c)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
d)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牆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時應防止昆蟲和老鼠鑽進牆腳。
2.4 通風空調
a)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強梯度。該系統必須確保實驗室使用時,室內空氣除通過排風管道經高效過濾排出外,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進風口和排風口的布局應使實驗區內的死空間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c)環境參數:相對於實驗室外部,實驗室內部保持負壓。實驗間的相對壓強以-30Pa~-40Pa為宜,緩沖間的相對壓強以-15Pa~-20Pa為宜。實驗室內的溫、濕度以控制在人體舒適范圍為宜,或根據工藝要求而定。實驗室內的空氣潔凈度以GB 50073—2001《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中所定義的七級至八級為宜。實驗室人工照明應均勻,不眩目,照度不低於500lx。
d)為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實驗室內不應使用雙側均勻分布的排風口布局。不應採用上送上排的通風設計。由生物安全櫃排出的經內部高效過濾的空氣可通過系統的排風管直接排至大氣,也可送入建築物的排風系統。應確保生物安全櫃與排風系統的壓力平衡。
e)實驗室的進風應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
f)實驗室的排風必須經高效過濾或加其他方法處理後,以不低於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該排風口應遠離系統進風口位置。處理後的排風也可排入建築物的排風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該建築物的任何部位。
g)進風和排風高效過濾器必須安裝在實驗室設在圍護結構上的風口裡,以避免污染風管。
h)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在進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型調節閥門,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內化學熏蒸消毒。
i)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須為氣密型。所使用的高效過濾器不得為木框架。
j)應安裝風機啟動自動聯鎖裝置,確保實驗室啟動時先開排風機後開送風機。關閉時先關送風機後關排風機。
k)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裝分體空調器。
2.5 安全裝置及特殊設備
a)必須在主實驗室內設置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其安裝位置應滿足6.3.2.5d)中的要求。
b)連續流離心機或其他可能產生氣溶膠的設備應置於物理抑制設備之中,該裝置應能將其可能產生的氣溶膠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排出。在實驗室內所必須設置的所有其他排風裝置(通風櫥、排氣罩等)的排風均必須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方可排出。其室內布置應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c)實驗室中必須設置不產生蒸汽的高壓滅菌鍋或其他消毒裝置。
d)實驗間與外部應設置傳遞窗。傳遞窗雙門不得同時打開,傳遞窗內應設物理消毒裝置。感染性材料必須放置在密閉容器中方可通過傳遞窗傳遞。
e)必須在實驗室入口處的顯著位置設置壓力顯示報警裝置,顯示實驗間和緩沖間的負壓狀況。當負壓指示偏離預設區間必須能通過聲、光等手段向實驗室內外的人員發出警報.可在該裝置上增加送、排風高效過濾器氣流阻力的顯示。
f)實驗室啟動工作期間不能停電。應採用雙路供電電源。如難以實現,則應安裝停電時可自動切換的後備電源或不間斷電源,對關鍵設備(生物安全櫃、通風櫥、排氣罩以及照明等)供電。
g)可在緩沖間設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門必須為腳踏、肘動或自動開關。洗手池如設在主實驗室,下水道必須與建築物的下水管線分離,且有明顯標志。下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洗手池僅供洗手用,不得向內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須安裝防迴流裝置。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設地漏。
2.6 其他
a)實驗台表面應不透水,耐腐蝕、耐熱。
b)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c)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內。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
d)壓縮空氣等鋼瓶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護結構之間必須用不收縮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氣體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和防迴流裝置。
e)實驗室中應設置洗眼裝置。
f)實驗室出口應有發光指示標志。
g)實驗室內外必須設置通訊系統。
h)實驗室內的實驗記錄等資料應通過傳真機發送至實驗室外。

⑧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要求有哪些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可與其他用途房屋設在一棟建築物中,但必須自成一區。該區通過隔離門與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核心區包括實驗間及與之相連的緩沖間。
b)緩沖間形成進入實驗間的通道。必須設兩道連鎖門,當其中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門自動處於關閉狀態。如使用電動連鎖裝置,斷電時兩道門均必須處於可打開狀態。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
c)當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不設自動控制裝置時,緩沖間面積不宜過大,不宜超過實驗間面積的八分之一。
d)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的安裝位置應遠離實驗間入口,避開工作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且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2.3 圍護結構
a)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
b)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c)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
d)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牆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時應防止昆蟲和老鼠鑽進牆腳。
2.4 通風空調
a)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強梯度。該系統必須確保實驗室使用時,室內空氣除通過排風管道經高效過濾排出外,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進風口和排風口的布局應使實驗區內的死空間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c)環境參數:相對於實驗室外部,實驗室內部保持負壓。實驗間的相對壓強以-30Pa~-40Pa為宜,緩沖間的相對壓強以-15Pa~-20Pa為宜。實驗室內的溫、濕度以控制在人體舒適范圍為宜,或根據工藝要求而定。實驗室內的空氣潔凈度以GB
50073—2001《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中所定義的七級至八級為宜。實驗室人工照明應均勻,不眩目,照度不低於500lx。
d)為確保實驗室內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實驗室內不應使用雙側均勻分布的排風口布局。不應採用上送上排的通風設計。由生物安全櫃排出的經內部高效過濾的空氣可通過系統的排風管直接排至大氣,也可送入建築物的排風系統。應確保生物安全櫃與排風系統的壓力平衡。
e)實驗室的進風應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
f)實驗室的排風必須經高效過濾或加其他方法處理後,以不低於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該排風口應遠離系統進風口位置。處理後的排風也可排入建築物的排風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該建築物的任何部位。
g)進風和排風高效過濾器必須安裝在實驗室設在圍護結構上的風口裡,以避免污染風管。
h)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在進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型調節閥門,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內化學熏蒸消毒。
i)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須為氣密型。所使用的高效過濾器不得為木框架。
j)應安裝風機啟動自動聯鎖裝置,確保實驗室啟動時先開排風機後開送風機。關閉時先關送風機後關排風機。
k)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裝分體空調器。
2.5 安全裝置及特殊設備
a)必須在主實驗室內設置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其安裝位置應滿足6.3.2.5d)中的要求。
b)連續流離心機或其他可能產生氣溶膠的設備應置於物理抑制設備之中,該裝置應能將其可能產生的氣溶膠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排出。在實驗室內所必須設置的所有其他排風裝置(通風櫥、排氣罩等)的排風均必須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方可排出。其室內布置應有利於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氣流流型。
c)實驗室中必須設置不產生蒸汽的高壓滅菌鍋或其他消毒裝置。
d)實驗間與外部應設置傳遞窗。傳遞窗雙門不得同時打開,傳遞窗內應設物理消毒裝置。感染性材料必須放置在密閉容器中方可通過傳遞窗傳遞。
e)必須在實驗室入口處的顯著位置設置壓力顯示報警裝置,顯示實驗間和緩沖間的負壓狀況。當負壓指示偏離預設區間必須能通過聲、光等手段向實驗室內外的人員發出警報.可在該裝置上增加送、排風高效過濾器氣流阻力的顯示。
f)實驗室啟動工作期間不能停電。應採用雙路供電電源。如難以實現,則應安裝停電時可自動切換的後備電源或不間斷電源,對關鍵設備(生物安全櫃、通風櫥、排氣罩以及照明等)供電。
g)可在緩沖間設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門必須為腳踏、肘動或自動開關。洗手池如設在主實驗室,下水道必須與建築物的下水管線分離,且有明顯標志。下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洗手池僅供洗手用,不得向內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須安裝防迴流裝置。不得在實驗室內安設地漏。
當必須在生物安全櫃外處理微生物時,需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www.dehsm.com如跟鏡、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濺裝置),以免傳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濺或灑到面上。
2.6 其他
a)實驗台表面應不透水,耐腐蝕、耐熱。
b)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c)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內。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
d)壓縮空氣等鋼瓶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護結構之間必須用不收縮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氣體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和防迴流裝置。
e)實驗室中應設置洗眼裝置。
f)實驗室出口應有發光指示標志。
g)實驗室內外必須設置通訊系統。
h)實驗室內的實驗記錄等資料應通過傳真機發送至實驗室外。

⑨ 生物安全實驗室怎樣做好防護

關於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注意事項,中山科瓦特凈化工程公司會按以下要求版來進行防護:
1、實權驗室應設置門以控制進入。
2、每個實驗室有一個洗手池。
3、實驗室設計要便於清洗,實驗室內不適宜用地毯。
4、實驗台表面應能防水、耐熱、耐有機溶劑、耐酸鹼和耐用於工作檯面及設施消毒的其他化學物質。
5、實驗室的實驗台應能承受預期的重量並符合使用。實驗台、安全櫃以及設備之間的空間應便於打掃。
6、如果實驗室有對著外面的窗子,應裝防止蒼蠅的窗紗
7、實驗台表面應不透水,耐腐蝕、耐熱。
8、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9、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內。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
10、壓縮空氣等鋼瓶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護結構之間必須用不收縮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氣體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和防迴流裝置。

⑩ 請問誰知道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個人防護要求

生物安全實驗室一級標准(BSL-1)

(一)生物安全實驗室一級(BSL-1)適用於具有以下特徵的生物因子的操作:已知不會導致健康工作者和動物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且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環境的潛在危害性最小。

(二)進入BSL-1 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要通過實驗室操作程序的特殊培訓,並由一位受過微生物學及相關科學一般培訓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監督管理。

(三)BSL-1 實驗室標准微生物操作準則:

1. 實驗正在進行或正在操作組織和標本時,實驗室主任應限制人員進入實驗室。

2. 操作潛在危險物和摘下手套後要洗手,離開實驗室之前也要洗手。

3. 工作區內禁止吃東西、喝水、抽煙、操作隱形眼鏡、使用化妝品及儲存食物。在實驗室戴隱形眼鏡的人員應佩戴護目鏡和防護面具。食物要儲存在工作區外的專用櫃子或冰箱里。

4. 嚴格禁止用嘴吸移液管,要使用機械吸液裝置。

5. 制定尖銳物品的安全操作規范。

6. 所有的實驗操作步驟盡可能小心,減少氣溶膠或飛濺物的形成。

7. 工作日結束後,應實行終末消毒處理。如有任何潛在危險物濺出時,工作台表面應立即凈化消毒處理。

8. 所有培養基、保存物和其它系統管理的廢棄物,在處理之前應使用經審定批準的凈化方法(如:高壓滅菌法)進行凈化處理。

9. 實驗室應具備防止昆蟲和嚙齒類動物在實驗室孳生的防護設備。

(四) BSL-1 實驗室生物安全設備(一級屏障)

1. 操作屬於生物安全一級的生物因子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裝置和設備,如生物安全櫃。

2. 實驗服、實驗袍或實驗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臟。

3. 如果手部皮膚破損或起疹時應戴上手套;要配備可替換的膠乳手套。

4. 操作中遇到可能有微生物或其它有毒害物質飛濺出來時,應佩戴保護性眼罩。

(五)BSL-1 實驗室設施(二級屏障)

1. BSL-1 實驗室應該有控制進入的門。

2. 每個實驗室應配備一個洗手用的洗滌槽。

3. 實驗室的設計應使實驗室易於清潔。實驗室里不適合鋪設地毯。

4. 實驗檯面應是防水的,並且能夠耐受中等程度的熱、有機溶劑、酸鹼及其它用於凈化處理檯面和設備的化學葯品。

5. 實驗室器材設施應能支持預期的承重和使用需要。桌凳、櫃子和設備之間的間距應便於清掃。如果實驗室有向外開放的窗戶,窗戶上應安裝防蚊蠅的紗窗。

閱讀全文

與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學選修5實驗裝置圖 瀏覽:365
超聲波電容有什麼作用 瀏覽:971
冰箱用氟利昂製冷會怎麼樣 瀏覽:188
製冷神器一小時用多少電 瀏覽:967
超聲波發聲器amp是什麼意思 瀏覽:409
什麼設備會影響電能質量 瀏覽:127
天梭機械手錶表帶如何調節 瀏覽:90
運城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482
機床的水怎麼澆 瀏覽:11
閥門p42代表什麼 瀏覽:981
帝豪儀表顯示綠色的燈符號是什麼 瀏覽:473
燃氣應急閥門關閉了怎麼打開 瀏覽:554
暖氣放氣要關閉閥門嗎 瀏覽:696
掀背式後備箱自動打開裝置 瀏覽:95
電話手錶怎麼受權設備信息 瀏覽:277
為什麼有的車上不配暖風閥門 瀏覽:676
軸承型號6008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237
採煤機搖臂軸承怎麼壞了 瀏覽:987
結晶必須用什麼儀器 瀏覽:130
消防安全工具箱注意事項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