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製實驗儀器和裝置

自製實驗儀器和裝置

發布時間:2021-03-04 13:14:30

① 實驗室製取甲烷應該用哪些儀器 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發生裝置是固固加熱型 因為反應物是醋酸鈉固體和NaOH固體加熱
收集裝置可用排水法或者向下排空氣法都可以

② 自製溫度 計的演示實驗,實驗裝置是在小瓶里裝一些帶顏 色的水.給小瓶配一個像皮塞,橡皮塞上先插進

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

③ 如何利用自製教具完善小學科學的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為我們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關鍵 詞]:變廢為寶 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們會感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給實驗教學提供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在這種情況下我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為了使科學課教學走到科學的軌道上來,我探索出了一條用自製教具提高、創新科學教學的改革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俗話說得好,耳聽十遍,不如手過一遍,在科學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思維、想像、觀察和推理能力,增強學生利用自然現象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就想方設法和動手製作了大量構思新穎、設計巧妙、簡便實用、有效的教具,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探索大自然的奧妙,用生活中的小常識去認識自然規律,去理解掌握科學知識.1、變廢為寶破損、丟失零部件以及老化的實驗儀器,他們總被遺棄在實驗儀器室櫃底或被廢品收購站接收.其實這些看似廢品的實驗儀器都可轉廢化為寶.如有裂痕的燒杯,雖不能裝水,但可盛裝儀器的固體零散部件;生銹的砝碼可作為不需要進行定量測量的工具使用,如在四年級下車《小車運動》一課中就可作為小車承載的重物.2、生活物品替代專業實驗儀器
以課本中《神奇的水》所設計的會托舉的水這個實驗為例說明.根據書本所提供的實驗設計,學生要使用到燒杯、砝碼等實驗儀器.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發現燒杯、砝碼這樣的專用儀器並不是實驗儀器的最佳選擇,並在課後對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用廢棄的塑料瓶代替燒杯來裝水;用小石塊來取代砝碼,從而避免砝碼生銹的可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看似普通的建議,不但保護了專業儀器,甚至還消除了實驗中的安全隱患.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勝枚舉.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4、自製教具有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5、自製教具活動使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養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學校雖已配備了足夠的儀器,但學生且不知珍惜,所以造成儀器耗損嚴重.通過開展自製教具活動,即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良好行為習慣,又為實驗教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6、自製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趣新課的導入在教學中,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的思想和發展在某中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濃,好學、好問、好動手是他們天生的心理品質,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敏感性和認識上的積極性,而這正是主動觀察事物、思索問題的內在動力,因此要依據這些特點,抓住時機,積極扶植,把他們引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軌道上來.利用自製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比如我在教學《磁鐵的磁性》一課時,利用磁鐵的磁性為學生表演了一個小魔術用自製的教具神奇的釣鉤釣起一條條小魚,學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我接著釣起一個個紅的綠的辣椒、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葡萄,孩子們新奇地看著這一切禁不住小聲贊嘆起來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議!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興趣來了.我相機提問:小小的鐵勾居然能釣起這些東西,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孩子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氣氛十分活躍,有的說:釣竿上可能有吸鐵石.有的說:小魚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鐵石.還有的說:也許是小魚等裡面藏有鐵,釣鉤上有吸鐵石,魚竿一動小魚就被吸上來了.有了猜測,當然要去弄個明白了,然後就是揭謎,自然而然地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下面的學習中去.(二)擴大視野變演示實驗、小實驗為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有資料顯示: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樂於接受老師採用實驗的方法上課,並且也想做老師做的實驗,但沒有合適的器材,只好作罷.可見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這需要的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實驗的改進教學課後,鼓勵學生課外收集材料,主動製作學具,共同探究液體的汽化以及氣體的液化等實驗,從而理解液化石油氣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在教學中利用自製教具鼓勵學生模仿、創新製作學具,注重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擴大了學生活動的視野.(三)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
總之,自製教具既經濟實用,又直觀形象,對師生素質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學生既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加深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教好學好科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極為顯著的效果.而自製教具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因此,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反復仔細地實驗研究,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實踐來證明理論、鞏固理論.這樣,自製教具中所遇到的許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教具才會越做越多,越做越精.自製教具時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對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具,只要對自己的教學有利,仿製照搬也無妨;自己有一些心得,有一些成就,也應把其公開出來,給大家模仿學習,使人家少走彎路.當然,在製作的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盡可能使教具具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創新,做到務實爭先,使教具盡可能填補教學儀器配備上的空白.

④ 學習資料 ,怎樣繪制實驗儀器和裝置簡圖

怎樣繪制來儀器和裝置簡圖源? 化學實驗儀器和裝置簡圖,是用以表達儀器的形象、裝配、組合形式的。通過繪圖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物,抓住儀器結構上的共性和特性,逐步樹立起幾何形體的觀念。化學實驗的儀器大都是呈軸對稱的,可以用幾何平面圖表示它們的形狀。 大多數玻璃儀器的造型是由簡單的幾何形體所組成。例如,燒杯是由空心圓柱體組成;試管由空心圓柱體和空心半球體所組成;圓底燒瓶是由空心圓柱體和空心球體所組成。畫圖時,抓住構成這些形體的主要點和線,按照先畫左、次畫右、再封底、後封口的順序,就可以畫出它們的圖形。下圖表示幾種常用儀器的分步畫法: 實驗裝置圖實際上是化學儀器的組合圖形,既要表示出儀器的外形,還要表示出它們所處的位置和作用。首先要觀察儀器外形和高度估計出各部分的大體比例,選擇出儀器的主體部分並確定出輪廓外形,然後勾出圖形大體草樣,先畫出主體,再畫配件。要求做到形狀正確、線條分明、畫面整潔、比例適當、示意合理。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圖,可先畫連接著的大試管、導氣管和集氣瓶,然後再分步完成下圖所示的編號順序。

⑤ 自製二氧化碳實驗的裝置怎麼做

一個錐形瓶,一個漏斗一個集氣瓶,導管

⑥ 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以及如何自己動手自製實驗儀器

自製教具,是教師在實驗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或者根據課本的相關實驗設計自製出的能用於教育教學的器件。他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同時也能解決傳統教學當中沒有實驗器材時教師只是靠單純講解和學生想像實驗情景的情況,為學生創造了感性認識的條件基礎。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沒有物理實驗就沒有物理學,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物理實驗為基礎,並受到實驗的檢驗。傳統物理教學只注重傳播知識,卻沒有注重實驗對學生的能力、技能和思想的教育。而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課本上要求的學生實驗絕大部分都是無法完成。因此,大部分學生雖然學習了物理知識,卻缺乏面對實際問題時怎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能。這樣,學生走出校門之後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毫無用武之地。演示實驗是利用課堂時間,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配合講授或穿插學生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認識物理概念和規律,或者通過演示引導和示範作用,為學生獨立訓練創造條件。然而,教師個人自製的教具不可能滿足一個或幾個學生用一台教具來進行實驗探究。所以,自製教具在教學當中主要用於演示實驗,其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自製教具能夠促進物理教師對專業知識的研究和教師根據教具的功能使用方法在課堂上設定出許多新穎的教學情景和教學環節。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很多情況下學生認為物理難學,主要原因之一是太抽象。而實驗具有真實、形象、生動的特點。如果教師能適當利用演示實驗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就可以把一堆抽象的概念、規律變為生動有趣的內容,多數學生都會容易的弄明白。教師非常了解自己自製的教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設定教學的先後情景。首先,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其次,在引導學生從實驗當中去思考問題認識問題總結出相關規律。最後,將規律放回到實驗當中來檢驗、應用。按照認識論的觀點,就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檢驗、應用。演示實驗直觀具體、形象生動、新鮮刺激,其教學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2、自製教具就是在鍛煉教師的思維能力,並且在演示實驗教學中將思維能力很好的轉移給學生,讓學生思維能力得以發展。演示實驗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由於演示實驗中教師的可以控制特點很突出。教師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和設計實驗的內容和程序,得心應手地把需要觀察的現象展示出來。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從觀察和測量的結果來認識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找出物理現象的特徵以及產生這一物理現象的條件進行思考、總結。因此,教師在自製教具鍛煉自己思維的同時,也在設計了演示實驗中怎樣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培養。3、自製教具能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使用自製教具也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自製教具是教師個人根據自己所設計的方案來設計的能夠很好完成實驗的器件,他帶有教師自身的思想和一定的目的。所以,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能很好的為學生進行示範和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對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進行認真的觀察,並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概括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或驗證規律,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訓練實驗技能。而且有利於學生學習和掌握物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4、自製教具能培養教師個人嚴格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作風,同時也能給學生產生影響,起到很好的模範作用,在演示實驗時也能培養學生嚴格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作風。通過教師操作過程中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作風的影響,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嚴謹認真、不怕困難、敢於創造的精神,培養學生愛護儀器、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的良好作風、習慣。5、自製教具能培養教師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陶冶個人情操,能從行為上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同時在演示實驗中又能滿足學生的視覺觀察,還能使實驗儀器的結構簡單、費用低。製作教具的材料一般是日常生活中常見或廢棄物品,利用這些身邊常見的材料製作教具,會使學生覺得物理無處不在,物理離自己更近了,容易激發學生熱愛物理、熱愛科學的情感。自製演示實驗裝置,不僅能夠充實教學儀器,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能力,是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⑦ 家庭實驗:自製儀器並製取二氧化碳。 如題。想問問咋搞…… 另外我想問下……可樂能製取二氧化碳嗎……

(1)儀器H為用於較多量液體反應或物質溶解的儀器燒杯;儀器I為常用於過濾的儀器漏內斗;故答案為:燒容杯;漏斗;(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採用的葯品為塊狀固體石灰石和稀鹽酸常溫下發生反應,因此發生裝置可選A或B;二氧化碳能溶解於水且密度比...

⑧ 自製物理教具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有什麼經驗

物理是一門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科,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本方法的學科.課程標準的實施,不僅要求老師教學時要做大量的演示實驗,還要求給學生創造條件進行課內和課外實驗探究.但大多數農村學校實驗器材和教具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針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創新,方法之一,可以通過自製教具,引導學生製作學具,並應用於實踐,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本人就自製教具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意義談談自己的見解和做法.一、自製教具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的情感 好奇作為思維和興趣的先導,是中學生思維上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是成功的起點.在教學中,利用自製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述「物體的浮沉」 時,根據課程特點,我選擇了大型飲料瓶、氣球、金屬體和棉線等製作了一個沉浮子演示器.新課開始,出示自製教具(學生驚訝:老師要干什麼?)接著老師演示:一手托住瓶身並用力輕壓,氣球沉浮子下降,同時像玩魔術一樣,另一隻手加以指示,且口中念念有詞:「上……下……」把學生帶進一個神奇變幻的境界.頓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師真有這么大的本事?此時不失時機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物體的沉浮…….這樣,利用自製教具創設好奇情景,因勢利導組織教學,對於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教學質量,將有極大的幫助.二、自製教具可以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 自製教具,讓物理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物理.自製教具讓物理實驗更貼近於生活,拉近了物理實驗和實際生活的距離.盡可能選用學生所熟悉的、簡單的、常見的材料做物理實驗,能使學生富有親切感、新奇感、熟知感,重視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贊揚他們的創造、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天生好奇、好動、好玩、有極強的創造力和求知慾,平時對他們的小製作、小發明多加以鼓勵和贊揚,是激發他們學習物理興趣和創新意識的一種好方式.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多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學合作設計、動手做課外小實驗.課外小實驗自由度大,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變條件,控制實驗的進程,深刻感知實驗現象.通過課外小實驗1還能養成學生觀察的習慣,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掌握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三、自製教具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設計製作使用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進行實驗的過程,也是教師的科研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具的選擇和使用,對生活中易得材料的選擇和搭配,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對教具的設計和製作,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還要考慮教具的材料、製作程序、加工技術、製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有時還要查閱其它學科資料、與同行探討,經歷多次嘗試,才能製作成功.教師製作教具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就有利於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基礎教育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使學生在愉悅的精神狀態下學習和從事各項教育活動,要使學生的多項素質都得到培養,要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而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自製教具活動,不僅會使其獵奇、好動的自然屬性得以調動和引導,而且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更會使學生在教具製作過程中經歷失敗的苦惱和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最終成功的喜悅.這對於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心理素質的增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四、自製教具可以有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物理教具是用來做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輔助工具.因此,它的製作必須符合物理原理和科學理論,即教具必須既能反映出所要學習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物理理論,而它的製作自身又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理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自製教具的過程中把物理知識很好地應用於實踐,然後在總結經驗,檢驗、檢查自製教具的合理性、科學性及不足,通過來回、反復反饋,既應用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用實踐證明了理論的正確,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同時,教具製作中,還要引導學生注意如何變「廢」為「寶」,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如小鐵絲、廢鐵片、木材下腳料、用完的一次性針管(注意消毒)等,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教具,既節約了資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勤勞儉朴的優良品質,間接地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 我們的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製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經常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雪碧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眼葯瓶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更有利於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而且通過這些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來說明我們要知道的內容.或者,這種類似的方法我們可以用來解決其他什麼問題,等等.調動學生剛剛起步的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五、自製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新課程標准特別強調的重要目標,而自製教具活動對達成這一目標所獨有的教學功能,應該再度得以重視發揮.實際上,用生活中易得材料、物品或廢舊材料充當實驗器材或稍做簡單加工製成教具、儀器,並應用於教學之中,這本身就是潛在地對學生進行創造教育.由於學生熟悉教學所用的自製教具,其巧妙的設計、獨到的構思,還將給學生以創造性的啟發和激勵,而其不完善、不理想之處又可促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特別是自製教具中蘊含的豐富的創新思路,無不潛移默化的啟迪著學生.例如:用飲料瓶可以演示「大氣壓」、「液體壓強特點」、「力的作用效果」、「帕斯卡桶裂實驗裝置」等等.這類自製教具從整體上反映出廢物利用的創造思路,細微之處又各自不同地表現出「改變、更換、代替、放大」等創造思路.另外,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或物品(如小皮球、乒乓球、橡皮筋、粉筆、紙張、文具等)做物理實驗,體現了「重組、借用」等創造思路.更有意義的是,實驗中借用的往往不是該種材料或物品的生活用途,而是某種物理屬性.例如,可以借用硬幣的形狀、小皮球的彈性、直尺的絕緣性、雞蛋的密度、泡沫的絕熱性等,來做相關的物理實驗.自製教具所體現的「一物多用、廢物利用、借物它用」等思想,正是啟迪智慧、開拓思路、調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鑰匙.初中學生年齡小,好觀察,愛動手,而自製教具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尋找,因而老師演示使用後學生就會產生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慾望,老師再予以適時激發引導,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激勵學生發明創新,想方設法使教具變得更加完美、適用,這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觀點重新認識自己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和現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啟迪作用.例如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組織學生製作了刻度尺,在初中物理總復習階段再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應用練習,讓學生根據所學物理知識設計多功能刻度尺,在老師啟發引導下,學生們設計出了裝有小燈泡照明可在黑暗環境使用的刻度尺、裝有凸透境既可測長度又有放大作用的刻度尺、在柔軟繩子上帶有刻度既能測直線距離又能測地圖圖上距離長度的刻度尺等多種方案,使學生開闊了思維;同時,學生們在製作過程中,不但要親自動手尋找合適的工具、材料,還要動腦考慮解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何使裝置更恰當、合理,如何使產生的現象更清晰、明顯,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積極的思維能力,及判斷、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學生還能運用創新原理和方法進行改進或創新製作一些新教具,例如在研究《聲音的產生》一節中,把正在發生的音叉放入水槽中,後排的學生根本看不到被激起的水,有同學提出在音叉旁邊掛一小塑料泡沫,泡沫在發聲的音叉上蹦蹦跳跳,這樣不但增強了實驗現象的可信度和可見度,更激發了其他同學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六、自製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不論老師還是學生自製的教具,一般製作都比較簡易,例如用身邊的物品製作的簡易測力計、杠桿、驗電器、電學實驗用開關和燈座等,通常都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且可達到人手一個,因而在教學中使用時就不怕弄壞,在課堂與課下都可放心讓學生去觀察、觸摸,甚至拆卸、重裝,這樣,可訓練出學生熟練的實驗技能,然後再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儀器進行實驗,學生們有了前期的操作訓練,實驗時就會少出錯,甚至不出錯,順利完成.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又訓練了其實驗能力,教學效果自然不錯. 總之,在知識日益更新的今天,課程標准不斷地被充實和完善,所需的教學儀器和教具也將不斷地要補充與更新,上級教育部門不可能准備好全部儀器教具來等著課程改革,只有我們一線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進行實驗和自製教具,不斷充實和完善實驗儀器和教具,並把優秀教具和實驗設計研究成果推廣,實現資源共享,我們的新課程教學才不會因教具和儀器缺少而滯後,發揮出她應有的教育效應,一定會迎來新課程教學的春天.

⑨ 自製物理教具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有什麼經驗

物理是一門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科,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本方法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不僅要求老師教學時要做大量的演示實驗,還要求給學生創造條件進行課內和課外實驗探究。但大多數農村學校實驗器材和教具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針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創新,方法之一,可以通過自製教具,引導學生製作學具,並應用於實踐,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本人就自製教具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意義談談自己的見解和做法。一、自製教具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的情感 好奇作為思維和興趣的先導,是中學生思維上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是成功的起點。在教學中,利用自製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述「物體的浮沉」 時,根據課程特點,我選擇了大型飲料瓶、氣球、金屬體和棉線等製作了一個沉浮子演示器。新課開始,出示自製教具(學生驚訝:老師要干什麼?)接著老師演示:一手托住瓶身並用力輕壓,氣球沉浮子下降,同時像玩魔術一樣,另一隻手加以指示,且口中念念有詞:「上……下……」把學生帶進一個神奇變幻的境界。頓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師真有這么大的本事?此時不失時機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物體的沉浮……。這樣,利用自製教具創設好奇情景,因勢利導組織教學,對於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教學質量,將有極大的幫助。二、自製教具可以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 自製教具,讓物理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物理。自製教具讓物理實驗更貼近於生活,拉近了物理實驗和實際生活的距離。盡可能選用學生所熟悉的、簡單的、常見的材料做物理實驗,能使學生富有親切感、新奇感、熟知感,重視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贊揚他們的創造、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天生好奇、好動、好玩、有極強的創造力和求知慾,平時對他們的小製作、小發明多加以鼓勵和贊揚,是激發他們學習物理興趣和創新意識的一種好方式。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多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學合作設計、動手做課外小實驗。課外小實驗自由度大,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變條件,控制實驗的進程,深刻感知實驗現象。通過課外小實驗1還能養成學生觀察的習慣,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掌握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三、自製教具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設計製作使用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進行實驗的過程,也是教師的科研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具的選擇和使用,對生活中易得材料的選擇和搭配,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對教具的設計和製作,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還要考慮教具的材料、製作程序、加工技術、製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有時還要查閱其它學科資料、與同行探討,經歷多次嘗試,才能製作成功。教師製作教具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就有利於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基礎教育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使學生在愉悅的精神狀態下學習和從事各項教育活動,要使學生的多項素質都得到培養,要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而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自製教具活動,不僅會使其獵奇、好動的自然屬性得以調動和引導,而且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更會使學生在教具製作過程中經歷失敗的苦惱和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最終成功的喜悅。這對於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心理素質的增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四、自製教具可以有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物理教具是用來做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輔助工具。因此,它的製作必須符合物理原理和科學理論,即教具必須既能反映出所要學習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物理理論,而它的製作自身又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理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自製教具的過程中把物理知識很好地應用於實踐,然後在總結經驗,檢驗、檢查自製教具的合理性、科學性及不足,通過來回、反復反饋,既應用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用實踐證明了理論的正確,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同時,教具製作中,還要引導學生注意如何變「廢」為「寶」,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如小鐵絲、廢鐵片、木材下腳料、用完的一次性針管(注意消毒)等,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教具,既節約了資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勤勞儉朴的優良品質,間接地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 我們的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製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經常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雪碧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眼葯瓶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更有利於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而且通過這些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來說明我們要知道的內容。或者,這種類似的方法我們可以用來解決其他什麼問題,等等。調動學生剛剛起步的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五、自製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新課程標准特別強調的重要目標,而自製教具活動對達成這一目標所獨有的教學功能,應該再度得以重視發揮。實際上,用生活中易得材料、物品或廢舊材料充當實驗器材或稍做簡單加工製成教具、儀器,並應用於教學之中,這本身就是潛在地對學生進行創造教育。由於學生熟悉教學所用的自製教具,其巧妙的設計、獨到的構思,還將給學生以創造性的啟發和激勵,而其不完善、不理想之處又可促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特別是自製教具中蘊含的豐富的創新思路,無不潛移默化的啟迪著學生。例如:用飲料瓶可以演示「大氣壓」、「液體壓強特點」、「力的作用效果」、「帕斯卡桶裂實驗裝置」等等。這類自製教具從整體上反映出廢物利用的創造思路,細微之處又各自不同地表現出「改變、更換、代替、放大」等創造思路。另外,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或物品(如小皮球、乒乓球、橡皮筋、粉筆、紙張、文具等)做物理實驗,體現了「重組、借用」等創造思路。更有意義的是,實驗中借用的往往不是該種材料或物品的生活用途,而是某種物理屬性。例如,可以借用硬幣的形狀、小皮球的彈性、直尺的絕緣性、雞蛋的密度、泡沫的絕熱性等,來做相關的物理實驗。自製教具所體現的「一物多用、廢物利用、借物它用」等思想,正是啟迪智慧、開拓思路、調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鑰匙。初中學生年齡小,好觀察,愛動手,而自製教具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尋找,因而老師演示使用後學生就會產生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慾望,老師再予以適時激發引導,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激勵學生發明創新,想方設法使教具變得更加完美、適用,這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觀點重新認識自己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和現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啟迪作用。例如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組織學生製作了刻度尺,在初中物理總復習階段再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應用練習,讓學生根據所學物理知識設計多功能刻度尺,在老師啟發引導下,學生們設計出了裝有小燈泡照明可在黑暗環境使用的刻度尺、裝有凸透境既可測長度又有放大作用的刻度尺、在柔軟繩子上帶有刻度既能測直線距離又能測地圖圖上距離長度的刻度尺等多種方案,使學生開闊了思維;同時,學生們在製作過程中,不但要親自動手尋找合適的工具、材料,還要動腦考慮解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何使裝置更恰當、合理,如何使產生的現象更清晰、明顯,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積極的思維能力,及判斷、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學生還能運用創新原理和方法進行改進或創新製作一些新教具,例如在研究《聲音的產生》一節中,把正在發生的音叉放入水槽中,後排的學生根本看不到被激起的水,有同學提出在音叉旁邊掛一小塑料泡沫,泡沫在發聲的音叉上蹦蹦跳跳,這樣不但增強了實驗現象的可信度和可見度,更激發了其他同學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六、自製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不論老師還是學生自製的教具,一般製作都比較簡易,例如用身邊的物品製作的簡易測力計、杠桿、驗電器、電學實驗用開關和燈座等,通常都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且可達到人手一個,因而在教學中使用時就不怕弄壞,在課堂與課下都可放心讓學生去觀察、觸摸,甚至拆卸、重裝,這樣,可訓練出學生熟練的實驗技能,然後再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儀器進行實驗,學生們有了前期的操作訓練,實驗時就會少出錯,甚至不出錯,順利完成。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又訓練了其實驗能力,教學效果自然不錯。 總之,在知識日益更新的今天,課程標准不斷地被充實和完善,所需的教學儀器和教具也將不斷地要補充與更新,上級教育部門不可能准備好全部儀器教具來等著課程改革,只有我們一線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進行實驗和自製教具,不斷充實和完善實驗儀器和教具,並把優秀教具和實驗設計研究成果推廣,實現資源共享,我們的新課程教學才不會因教具和儀器缺少而滯後,發揮出她應有的教育效應,一定會迎來新課程教學的春天。

閱讀全文

與自製實驗儀器和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學選修5實驗裝置圖 瀏覽:365
超聲波電容有什麼作用 瀏覽:971
冰箱用氟利昂製冷會怎麼樣 瀏覽:188
製冷神器一小時用多少電 瀏覽:967
超聲波發聲器amp是什麼意思 瀏覽:409
什麼設備會影響電能質量 瀏覽:127
天梭機械手錶表帶如何調節 瀏覽:90
運城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482
機床的水怎麼澆 瀏覽:11
閥門p42代表什麼 瀏覽:981
帝豪儀表顯示綠色的燈符號是什麼 瀏覽:473
燃氣應急閥門關閉了怎麼打開 瀏覽:554
暖氣放氣要關閉閥門嗎 瀏覽:696
掀背式後備箱自動打開裝置 瀏覽:95
電話手錶怎麼受權設備信息 瀏覽:277
為什麼有的車上不配暖風閥門 瀏覽:676
軸承型號6008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237
採煤機搖臂軸承怎麼壞了 瀏覽:987
結晶必須用什麼儀器 瀏覽:130
消防安全工具箱注意事項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