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圖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一套實驗裝置,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裝置氣密性良
小白鼠的生命活動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這樣會導致試劑瓶中的氣體越來越少,壓強不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會出現A處下降,B處上升的實驗現象.
故選C.
② 如圖是一位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圖.(1)指出這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______、______.(2)
(1)該反應需要加熱條件下發生,且氯氣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會倒吸,則圖中錯誤版為缺少酒精燈權、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應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為:缺少酒精燈;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氣中,則燒杯里裝有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發生的反應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為: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單質溴,並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分層後上層為無色,下層為橙黃色,故答案為:無;橙黃.
③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若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這一實驗,則選擇_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④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此組實驗裝置能構成對照實驗的是______.(2)將
答:(1)甲與來乙其他條自件都相同,只有光是變數,可把甲與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甲與丙其他條件都相同,金魚藻的有無為變數,可把甲與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乙與丙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因存在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魚藻,一個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
(2)細木條復燃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說明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3)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產生的氧氣增多.
故答案為:
(1)甲與乙或甲與丙
(2)細木條會復燃;說明金魚藻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氣
(3)增加;碳酸氫鈉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
⑤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老師指出實驗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
(1)實驗桌面越光滑越好,小車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專力小,摩擦力對實驗影屬響小.
(2)實驗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拉小車扭轉一個角度,鬆手後,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這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必須在同一直線上.
(3)把小車換成一張硬紙片,硬紙片的質量比較小,硬紙片對桌面的壓力小,硬紙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以減小實驗過程中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所以小明的想法有道理.
故答案為:(1)減小摩擦因素對實驗的影響;(2)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有道理,可以減小實驗過程中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⑥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發生的化
(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鹽酸(主要成分HCl),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應從a管導入,當集氣瓶內充滿二氧化碳時,多餘的二氧化碳就從b導管冒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答案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b處,如果熄滅,證明已滿;
(3)A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由於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後形成鹽酸,碳酸鈣能溶於鹽酸;故答案為:H2O+CO2═H2CO3 氯化氫氣體;
(4)由於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所以底部蠟燭先熄滅;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
(5)A裝置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所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