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設計畫出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圖(注:與教材中的圖不同 也就是與人教版化學初三課本
或者是這種,通過進水量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
『貳』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注意
1、溫度計
應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彎月面最高點(水銀溫度計)或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禁止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用完後應擦拭乾凈,裝入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2、托盤天平
稱量前應將天平放置平穩,並將游碼左移至刻度尺的零處,檢查天平的擺動是否達到平衡。如果已達平衡,指針擺動時先後指示的標尺上左、右兩邊的格數接近相等。指針靜止時則應指在標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擺動未達到平衡,可以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擺動達到平衡。
3、試管
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乾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後,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於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完畢時,應繼續固定或放在石棉網上,讓其自然冷卻。
4、燒杯
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1/2,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1/3 。燒杯不能幹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壁。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5、蒸發皿
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2)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如果需要知道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輕輕地扇一下來聞取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注意節約葯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叄』 按初中化學課本(人教版)第84頁圖5-8的裝置,取一定量的木炭和CuO的混合粉末進行實驗,實驗前經反復檢查
依據表中提供的數值可知△m1=69.8g-65.8g=4g,△m2=122.6g-118.8g=3.8g
(1)根據實驗原理,△m1應為碳和氧專化銅反應生成的二氧屬化碳的質量,△m2為澄清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質量,理論上二者的質量應該相等.
(2)反應物是碳和氧化銅,反應條件是高溫,生成物是銅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C+2CuO
高溫 | .
『肆』 求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實驗演示視頻(教師配套)
親,我幫你找到了。自己下載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20/14/1542087_388331995.shtml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回,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答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伍』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實驗演示視頻(教師配套)有嗎
配套光碟里應該有。
『陸』 人教版初中化學所有實驗:所需試劑、儀器。謝謝
常 用 儀 器 基 本 操 作 加 熱 儀 器 酒精燈 火焰溫度:外焰>內焰>焰芯 四不原則 酒精量不超過燈內容積2/3 不能向燃著的燈內添加酒精 不能用兩酒精燈互相點火 不能吹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 直接加熱儀器 試管 用途: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簡易氣體發生器 注意 要預熱並均勻加熱,不驟冷 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斜持、口不對人,加熱固體管口要傾斜 蒸發皿(不是玻璃儀器):用於液體蒸發 墊石棉網加熱:燒杯:用於溶解配製溶液,作反應容器 計 量 儀 器 托盤 天平 精確度:稱准到0.1ɡ 使用 稱量前:調零,墊紙或放玻璃器皿(潮濕、腐蝕性葯品) 稱量時:稱量物放左盤,砝碼放左盤,加砝碼要用鑷子,由大到小最後移動游碼 稱量後:砝碼放回盒,游碼歸零 量筒 用途:用於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葯品 注意:不能受熱,不作反應容器,不配溶液 使用:規格適當,放平,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膠頭 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體 使用(四不原則):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貯存儀器:集氣瓶收集貯存氣體,廣口瓶貯固體,細口瓶或滴瓶貯液體 固定支 撐儀器 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處 鐵架台(含鐵夾鐵圈):用於固定過濾或加熱裝置 其他:漏斗、玻璃棒、膠塞、導管、水槽、試管刷等 基本操作 葯 品 取 用 四不:不手摸、不品嘗、不湊聞、剩餘葯品不放回原瓶 取用量 按說明用量 無說明取少量:固體鋪滿試管底部,液體取1-2ml 操作 取用固體 固體粉末或小顆粒用葯匙,要領:一斜二送三豎 密度大或塊狀固體用鑷子,要領:一橫二放三慢豎 取用液體 傾倒法: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瓶口緊挨容器口 滴加法:用膠頭滴管,方法見其使用方法 取定量葯品:固體用托盤天平,液體用量筒。 腐蝕性葯品取用:酸液沾在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稀碳酸氫鈉溶液洗,鹼液沾在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塗硼酸溶液。濺入眼睛內立即用水沖洗後找醫生 基本操作 物質加熱的方法:檢查酒精燈,擦乾容器外壁 玻璃儀器洗滌 不溶性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先用鹽酸洗,再用水洗 油脂先用熱純鹼液、洗衣粉等洗,再用水清洗 干凈標准:內壁的水均勻附著,不成股不凝聚 固體的溶解:將大塊固體研碎後放入燒杯中加水溶解,並用玻璃棒攪拌 過濾 用途: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 操作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壁,中間不留氣泡 二低:濾紙的邊緣低於漏鬥口,漏斗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燒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濾紙、漏斗下端靠燒杯內壁 蒸發:在蒸發皿中加熱,用玻璃棒攪拌,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就停止加熱 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用固體配製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用濃溶液配製步驟:計算—量取—稀釋 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空 氣 ︵ 混 合 物 ︶ 其 它 氮氣78%,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體積分數) 空氣 的污 染與 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污染源: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環境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氧 氣 ︵ 純 凈 物 ︶ 性 質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為1.429ɡ/L(標准狀況下),不易溶於水。 化學 性質 ︵ 氧化 反應 ︶ 硫: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碳: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磷:產生大量白煙 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氣體(CO2) 制 取 方 法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 實 驗 室 制 法 原 理 2H2O2 MnO2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裝 置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步驟 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注 意 點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空氣) 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用 途 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單 質 的 碳 天 然 存 在 金剛石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於制鑽石、刻劃玻璃、鑽探機的鑽頭等。 石墨 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導電性,潤滑性。可用於制鉛筆芯、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C60 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結構穩定。 無 定 形 碳 木炭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 活性碳 炭墨 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焦炭 冶鐵 化 學 性 質 穩定性 常溫下性質穩定 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 生成CO2:C+O2點燃CO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 生成CO:2C+O2點燃2CO 還原性 C+2CuO高溫 2Cu+CO2↑ (置換反應)應用:冶金工業 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化學 性質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本反應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制 法 工業製法 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實驗室製法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裝置 固液不加熱制氣體裝置 收集 向上排空氣法 驗滿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方法 將製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用途 滅火 、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光合、溫室肥料
『柒』 初中人教版化學全套實驗視頻
關於更多的初中學習資料,可以去新東方在線論壇初中版塊查找,那裡有很多初中的學習資料和學習的經驗、方法,可以很快的幫助到你,祝好~~
『捌』 初三化學,拉瓦錫的實驗實驗裝置看不懂,求教
曲頸甑是一種可以加熱葯品的儀器,裡面裝的是水銀(或氧化汞),加熱時間長是為了回讓裡面的物質充分答反應。氮氣的性質不太活潑,一般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不支持燃燒,本身也不燃燒,所以氮氣的體積不會少。空氣中只有氧氣支持燃燒
『玖』 急求人教版初中化學探究實驗匯總
探究實驗設計之一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 1.化學反應原理: ⑴ 甲酸在濃硫酸存在的情況下,可脫水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密度與空氣接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一氧化碳難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⑵ 一氧化碳顯+2價,可以被氧化+4價態,故可以燃燒,有還原性。 ⑶ 與血紅蛋白結合時,一氧化碳具有比氧氣更強的結合性。人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後,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繼續輸送氧的功能,造成人體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後,血液顯鮮紅色;而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後,使血液顯暗紅色。可用此來間接驗證一氧化碳的毒性。 2.實驗儀器:鐵架台、酒精燈、導管、燒杯、試管等。 實驗葯品:甲酸、濃硫酸、澄清石灰水、氧化銅等。 3.探究方案: ⑴ 先在燒瓶中加入5 mL濃硫酸,按圖18-1將裝置裝備好,固定在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微微加熱一會兒。從分液漏斗中滴入1 mL左右甲酸,立即開始均勻產生一氧化碳氣泡。待氣泡明顯減少時,再用小火微微加熱反應溶液,直至反應混合液不再冒出氣泡為止。 由於一氧化碳有劇毒,該實驗需在通風櫥內進行。 ⑵ 經驗純後,在導管口點燃一氧化碳,產生藍色火焰。 用醮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手明顯感到發燙,證明一氧化碳燃燒時放熱;一會兒後,燒杯壁變模糊,取下燒杯,反轉,待石灰水流積到燒杯底部,可見明顯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如圖18-2。 ⑶在硬質玻璃管內放入適量的氧化銅,按如圖18-3所示裝配好裝置。在裝置末端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一氧化碳檢驗其純度。經驗純後先通入一氧化碳,排盡玻璃管內空氣,以防止因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在高溫情況下爆炸;待空氣排盡點燃酒精燈加熱,同時點燃裝置末端酒粗燈,使剩餘的一氧化碳燃燒掉,以免污染環境。一會兒後,氧化銅逐漸變光亮的紫紅色,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證明有銅和二氧化碳生成。 反應結束後,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一氧化碳,保證新生成的銅在一氧化碳保護的環境下冷卻。 ⑷ 從農貿市場取一定量的鴨血,加適量的抗凝劑,備用。在一支試管中,取新鮮的鴨血(或其他家禽家畜的血)3 mL,通入一氧化碳,一會兒可看到鴨血由鮮紅色變暗紅色。由此證明一氧化碳更易於血紅蛋白結合。 4.探究評價: 由於一氧化碳有劇毒,做該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用直玻璃管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由於二氧化碳不易排出,除低了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接觸,反應需要稍高的溫度和較長的時間。而一氧化碳毒性的實驗,也只是間接證明其毒性。為此,可用兩只活的昆蟲放入小燒杯中,通入一氧化碳,一會後,昆蟲死亡。此法更直觀些。 5. 資源開發: ⑴ 一氧化碳的製取也可用草酸與濃硫酸混合加熱。 但由於反應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必須將生成的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以除去二氧化碳。 ⑵ 為加快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速度,用粗銅絲代替氧化銅。 用粗銅絲彎曲成螺旋狀,在酒精燈上灼燒成黑色,使其表面生成一層氧化銅,再按圖18-4所示裝置實驗。反應所需時間大大縮短,粗銅絲很快變光亮紫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6.創新思維: 用直玻璃管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由於二氧化碳密度大,不易排出,影響了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接觸,導致反應時間較長,速度較慢。為避免上述缺點,用圖18-5所示裝置還原氧化銅。 該實驗裝置有利於二氧化碳排出,反應所需時間僅原實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現象也很明顯。
與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的水怎麼澆
發布:2025-10-12 11:46:54
瀏覽: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