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液液傳熱實驗裝置

液液傳熱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3-03 22:18:04

❶ 套管換熱器液--液換熱試驗中怎麼用熱電偶分度表計算冷水流量

你好,我是做溫度儀表的
熱電偶是測溫用的,你測流量需要用流量計。
如果是按照溫度換算流量的話,非常麻煩,需要考慮熱散失的問題,比較麻煩
如果有問題或是需要可以繼續追問我

❷ 氣液傳熱實驗裝置由「冷態」變為「熱態」應進行怎樣操作,為什麼在實驗測定之前要排除不凝性氣體

❸ 傳熱實驗中蒸汽冷凝時存在不凝性氣體會有什麼影響

對呀
冷凝水附著在受熱面上就是增加了熱阻
阻礙了蒸汽凝結傳熱
膜狀凝結之所以比珠狀凝結傳熱效率低就是因為此。
而不凝結氣體的傳熱不如蒸汽凝結相變的傳熱系數大
所以要在蒸汽中盡量減少不凝結氣體

❹ 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在研項目

2006年在研項目
序號 項 目 項 目 名 稱
負責人
1 何國庚 20螺桿壓縮機齒型研究
2 舒水明 ****的優化型式及熱穩定性研究
3 何國庚 co2移動式空調器
4 舒水明 保護熱板法實驗測量的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
5 丁國忠 高頻熱聲熱機的頻譜理論和實驗研究
6 張曉青 回熱器性能試驗裝置
7 陳煥新 煤代油後CO2壓縮機運行工況分析及研究
8 何國庚 小型太陽能吸收式空調器
9 何國庚 液氧液氮冷量互換放散氧氣液化回收裝置
10 舒水明 蒸汽製冷相關技術預研
11 周良弼 368汽油機功率扭矩計算分析
12 高世倫 636M主動力系統的聲模擬系統研製
13 蔣炎坤 750直列三缸高速發動機的測控策略設計與編程
14 黃榮華 EQD180N-20天然氣發動機活塞溫度測量與分析技術
15 成曉北 H190柴油機機旁電動輔助系統(滑油、冷卻)設計
16 張煜盛 TBD620增壓柴油機活塞溫度測量
17 黃榮華 YC6M360-20型柴油機氣缸蓋復雜流動與傳熱的整體數值模擬及試驗研
18 黃榮華 柴油機機體缸蓋冷卻流場計算規范研究
19 陳國華 柴油機進氣系統三維流動過程分析
20 黃榮華 柴油機冷卻潤滑試驗系統
21 高世倫 超聲液位感測器、調節器等研製及訂貨
22 高世倫 大型水電機組維修模擬及可視化技術研究
23 葉曉明 動載活動軸承熱彈流流固耦合數值分析模型研究
24 魏明銳 二甲醚發動機燃料超臨界霧化與蒸發的機理研究
25 張煜盛 二甲醚燃燒邊界條件與燃燒化學協同控制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26 蔣炎坤 管系減震降噪問題研究
27 黃榮華 納米遠紅外復合材料油、氣環保節能器試驗
28 蔣炎坤 汽車發動機數字化設計與製造
29 高世倫 三自由度電動平台
30 陳國華 小型汽油機數值分析與應用
31 高世倫 信號調節器變壓器等器件研製
32 張宗傑 中小型船舶節能和環保技術推廣應用
33 劉根凡 凱龍化工集團乳化器在線安全監測系統
34 陳良才 輕柴油蒸餾儀餾出量的新型光學檢測方法研究
35 劉根凡 全血細胞成像分析系統研製和開發
36 李華飛 熱浸鋁鋼滲鋁層/基體界面空洞的形成機理及預防
37 舒朝暉 旋轉切向流強化中葯膜微濾的機理研究
38 丘紀華 #8爐冷態試驗及熱態調試
39 張世紅 45/2.45-M1型CFB鍋爐燃燒技術
40 陳 剛 660MW機組鍋爐非設計煤種高效低污染燃燒的研究與優化調整技術
41 鄭 瑛 CAO碳化煅燒循環分離CO2的機理研究
42 鄭楚光 o2/co2循環燃燒及污染物的協同脫除
43 曾漢才 催化處理活性炭纖維聯合脫除S02/NOX/HG污染物的研究
44 熊友輝 動力配煤理論和預測方法的綜合研究
45 柳朝暉 非等溫氣粒兩相湍流中顆粒所見標量統計特性研究
46 郭照立 格子Bloltzmann方法的原理、模型及應用
47 陳 剛 廣州發電廠鍋爐燃煤拓寬適應性改造技術開發
48 張世紅 混煤燃燒特性試驗研究
49 周英彪 火力發電機組啟停、調峰成本軟體分析及開發
50 郭 欣 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燃煤煙氣汞吸附氣固反應機理研究
51 陸繼東 基於模型化方法的罩式退火爐自適應控制技術的研究
52 陸繼東 激光感生擊穿光譜煤質測量原理與技術研究
53 姚? 洪 鹼金屬、重金屬及未燃凈碳對汞多相氧化研究
54 孫路石 焦作愛依斯萬方電力有限公司#1爐燃燒器改造
55 傅培舫 礦物共融影響粉煤焦]燃燒機理與SCT模型的研究
56 孫路石 來賓電廠#1鍋爐燃燒系統改造
57 孫路石 來賓電廠2#鍋爐燃燒系統
58 周懷春 裂解爐輻射段流場、溫度場模擬軟體開發
59 周懷春 煤燃燒實驗台研究開發與製作
60 徐明厚 能源利用過程中多種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與協同脫除
61 徐明厚 燃煤污染及其綜合防治
62 張軍營 燃煤重金屬脫除的研究
63 熊友輝 燃燒紅外氣體分析法在線飛灰含碳量測試系統
64 周懷春 燃燒三維可視化診斷及機組負荷控制新技術研究
65 徐明厚 燃燒污染與排氣進化
66 周懷春 燃用無煙煤鍋爐煤種適應性分析
67 周懷春 熱軋廠3號加熱爐三維溫度可視化監測系統
68 陳 剛 沙角C電廠燃料設備點檢工作平台開發
69 丘紀華 沙市熱電廠#9鍋爐空預器性能試驗
70 丘紀華 沙市熱電廠7、9#爐燃燒調整
71 丘紀華 沙市熱電廠9號爐冷態試驗及熱態調試
72 張世紅 雙床並置流化床超高溫煙氣發生技術
73 熊友輝 填埋場氣體質量流量測量系統研製

❺ 怎樣做「比較木頭,瓷,鐵,塑料等常見材料的傳熱性能。」的實驗

傳熱的基本規律來:金屬的大源於非金屬的,固體的大於液體的,液體大於氣體的
相同或近似的物質,越緻密導熱就越好
鐵>瓷>木頭>塑料
其中塑料的類型太多,有很多特殊的類型,所以也不太好說,但大多數在平常見到的都要小於木頭的.

❻ 關於傳熱實驗的討論題

1.
答:比較可知傳熱速率:裸管>空氣夾層保溫管>固體材料保溫管
裸管的管壁直接與空氣接觸,管外壁溫度較高,空氣溫度較低,在自然對流下,傳熱推動力較大,黃銅管的熱阻較小,故傳熱系數較大。
固體材料保溫管,由於採用特殊材料使得管內對流速度大大下降,加上本身傳熱性能不高,使導熱散失大大降低,有很好的保溫效果。
空氣夾層保溫管,由於空氣的導熱能力比較差,而且處於自然對流下,其熱阻因空氣夾層的存在相對於裸管較大,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
2.
答:用管外冷凝水法測定更精確。因為用管外冷卻水法測定時,冷凝水走管外,空氣流動的影響所造成的所造成的熱損失,因水的比熱較大不會在溫度上有顯著的變化;而用管內冷凝液法不能完全保證空氣是自然對流。此外,用管外冷卻水法亦大大地減小了因讀取冷凝液
體積和溫度的實驗系統誤差和操作誤差。
3.
不凝氣排放口在氣包遠離進氣口一端的上側;冷凝液排放口在偏向進氣口一端的下側,並連有一根長管使部分冷凝液迴流至水槽。
不凝氣排放口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蒸汽從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造成損失,同時可以保證氣包內的氣壓為一個大氣壓。
冷凝液排放口主要使氣包中的液體盡量排凈,防止冷凝液進入三根待測管中,造成實驗誤差,同時可以使蒸汽可以順利進入三根傳熱管,另外起著迴流循環的作用。
4.
4.由於室內空氣的擾動,加劇了裸管的外表面傳熱,加速了冷凝,使得實測的傳熱速率大於理論計算的傳熱速率,故導致自然對流給熱系數比理論值高。

❼ 對流傳熱實驗螺紋管和光滑管的區別

答:(1)U型管作用:①封閉氣體,防止空氣進行AB彎管內;?②作等壓計用,以顯示U型管兩端液面上的壓力是否相等。
(2)冷凝器的作用:將U型管內封閉液蒸氣冷凝,防止其「蒸干」

❽ 液體的導熱系數通過什麼樣的實驗可以測出,比如水的導熱系數可以通過什麼樣的實驗測定

DRX-Ⅱ導熱系數測試儀(熱線法)
一、概述
熱線法是一種動態測量法(非穩態法)。其原理是測量沿試樣長度方向埋設在試樣中線形熱源在一定時間內的溫升。通過焊接在熱線中點的熱電偶測量熱線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該線的溫度變化即是被測材料導熱系數的函數。
儀器參考標准:GB/5990-86《定形隔熱耐火製品導熱系數試驗方法(熱線法)》;GB/T10297-1998《非金屬固體材料導熱系數的測定(熱線法)》等。
本儀器主要測試定形隔熱耐火製品,粉狀料等非金屬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導熱系數。更換測試頭可檢測液態材料。廣泛應用在大中院校,科研單位,質檢部門和生產廠的材料分析檢測。
二、主要技術性能
1、導熱系數測試范圍:0.015~1.7w/m•k
2、准確度: ±3%,
3、採用平行線法或交叉線法測試,對實驗溫度實現可控狀態下的測試,最高測試溫度1200℃。
4、試樣尺寸要求: 230×114×65(mm)
5、可連接上位機,實現計算機自動測試、並實現數據列印輸出。

閱讀全文

與液液傳熱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聲波可以用來做什麼鍾表 瀏覽:995
尼爾機械紀元有什麼特殊彩蛋嗎 瀏覽:24
農業機械有哪些 瀏覽:721
電機軸承有噪音如何判斷 瀏覽:358
悅動儀表盤a代表什麼 瀏覽:665
成都華宇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
上海松檢特種設備技術服務部怎麼樣 瀏覽:519
站著跑的運動器材叫什麼 瀏覽:222
大專製冷專業學什麼 瀏覽:952
什麼是閥門力矩關 瀏覽:236
無線充電需要什麼設備嗎 瀏覽:760
鋼包自動吹氬裝置 瀏覽:68
氣閥閥門順時針 瀏覽:877
測定葯品密度用到哪些儀器 瀏覽:366
暖氣進水管閥門怎麼接 瀏覽:172
自動壓力校驗裝置 瀏覽:908
軸承外圈錐度是什麼符號表示 瀏覽:825
閥門合格證怎麼弄 瀏覽:423
市售手持電動工具分類 瀏覽:842
化學選修5實驗裝置圖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