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銅絲製取二氧化碳
A、由於是製取氣體,必須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故A評價正確;回
B、由於濃鹽酸具有揮發性答,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使製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故B評價錯誤;
C、由於將石灰石放在了銅網中,不用時可以通過銅網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應停止,故C評價正確;
D、從圖中不難看出,該實驗選用的材料如:飲料瓶、眼葯水瓶等都是家庭廢品,資源利用意識非常好,故D評價正確.
故選B.
『貳』 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製取CO2,其中在製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A.B
A中的試管底部有缺口,只要放入燒杯中,稀鹽酸可以隨時進入試管產生氣體回,不用時可答以隨時移出試管,故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B中雖然有帶孔的塑料片,但是稀鹽酸總是浸沒大理石,所有無法控制反應的進行.C中石灰石在有孔塑料片上,用氣體時,打開開關,U型管的右邊壓強減小,稀鹽酸就會浸沒石灰石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開關,壓強增大鹽酸又被壓到塑料片以下,控制了反應的進行.D中的原理同A,可以上下移動銅絲,就移動了有孔的塑料瓶,因此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
故選B
『叄』 小軍設計如圖裝置進行製取CO2的實驗探究,經檢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1)用膠頭滴管滴入稀鹽酸,此時裝置
(1)根據反來應物與生成物源,依據化學式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配注等,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實驗現象:塊狀固體溶解,並有氣泡產生;
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CO2↑+H2O;塊狀固體溶解,並有氣泡產生;
(2)根據用粉末狀碳酸鈣,紅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終也停留在M處,可知:
①粉末狀碳酸鈣比塊狀碳酸鈣反應速度快;
②塊狀碳酸鈣與相同質量的粉末狀碳酸鈣,滴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體積的稀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相同;
(3)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知:
將裝置B的管內紅墨水改為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的現象是: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②液面先上升,然後恢復到原位置;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液面先上升,然後恢復到原位置;Ca(OH)2+CO2═CaCO3↓+H2O.
『肆』 小明設計實驗,對二氧化碳進行製取和性質檢驗:A裝置中有一用粗銅絲連接的銅絲網,銅絲網內盛有碳酸鈣固
(1)A中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版方程式為CaCO3+2HCl═權CaCl2+H2O+CO2;用銅絲網盛裝碳酸鈣可以通過提升銅絲,使碳酸鈣和鹽酸分離,從而使反應停止.
將銅絲網改為鐵絲網,鐵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使製取的二氧化碳不純,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3)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會看到氣泡,同時溶液中沒有碳酸,溶液顏色由紅色慢慢變成原來的紫色;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因此C中溶液會由紫色慢慢變成無色;
故答案為:(1):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使反應隨開隨停;
鐵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使製取的二氧化碳不純; Fe+2HCl═FeCl2+H2↑.
(2)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3):溶液由紅色慢慢變成紫色、產生氣泡;
(4)溶液由紫色慢慢變成無色,吸附性.
『伍』 李麗同學設計了實驗室製取CO2裝置(如圖所示),裝置中出現了一個錯誤,你的糾正方法是______.錐形瓶中
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因為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所以應該用向上內排空氣法容收集;操作時當銅絲向上提升時,大理石和鹽酸分離,反應停止,落下時接觸反應開始,所以銅絲的作用是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當把銅絲換成鐵絲時,鐵絲可用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
故答案為: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 CaCO3+2HCl=CaCl2+H2O+CO2↑;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H2
『陸』 下圖是小明同學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圖,在實驗過程中他發現剛開始時有少量的氣泡生成,後來卻
(1)二氧化碳不抄會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木條立即熄滅.故答案為: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立即熄滅則裝滿了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用的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如果用硫酸會生成硫酸鈣,硫酸鈣會阻礙反應的進行.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從漏斗出去;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集氣瓶不能蓋蓋子,否則空氣無法排出.故答案為: 不能用硫酸,應該用鹽酸;長頸漏斗插入液面以下;集氣瓶不能蓋蓋子. (3)根據壓強的變化設計實驗,試管底部加一個擱板,固體放在隔板上方,在橡皮管處加一個開關,這樣關閉開關,隨著氣體的增多,會迫使液體降到隔板以下,導致反應的停止.故答案為:試管底部加一個擱板,將長頸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或該為分液漏斗,在橡皮管處加一個開關 (去除橡皮塞 ). |
『柒』 (2007肇慶)某同學用塑料瓶設計了製取並檢驗CO2性質的簡易裝置(如圖),拉動銅絲,把布袋浸入醋酸後有
A、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藍色變紅色.故選項正確;
B、銅絲內可以上下移動,可容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選項正確;
C、也能產生二氧化碳,不能證明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弱.故選項錯誤;
D、所用材料體現了資源再利用,還比較環保.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C
『捌』 如圖是小明設計的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用銅絲網包住石灰石(銅不與鹽酸反應)對其優缺點的評價,錯誤
A、由於是製取氣體,必須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故A評價正確; B、由於濃鹽專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屬體使製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故B評價錯誤; C、由於將石灰石放在了銅網中,不用時可以通過銅網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應停止,故C評價正確; D、從圖中不難看出,該實驗選用的材料如:飲料瓶、眼葯水瓶等都是家庭廢品,資源利用意識非常好,故D評價正確. 故選B. |
『玖』 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製取CO2,其中在製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你好!
是這道題嗎:http://..com/question/93471746.html
選B
A關閉活塞後,試管內壓強增大,將鹽酸壓出,反應停止回
C同理
D鐵絲答上下移動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
『拾』 8、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製取CO2,其中在製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
不能使反應停止,說法沒有問題,也就使說不能使碳酸鈣和鹽酸分離,自然就要一直反應,就不能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