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包括哪些實驗室
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國家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並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將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新建、改建、擴建三級、四級實驗室或者生產、進口移動式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遵守規定。
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實驗目的和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1)微生物實驗室安裝淋浴裝置理由擴展閱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要求規定:
1、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需要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的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2、對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為了檢驗檢疫工作的緊急需要,申請在實驗室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開展進一步實驗活動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時起2小時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3、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為申請人通過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提供方便。
Ⅱ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劃要求有哪些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劃要求為:
1、在設計微生物實驗室要合理規劃出各個科室,一般包括准備室、微生物培養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純水室、檢測室、菌種室、儲藏室等。
2、各個科室之間應為獨立區域,並且設置隔離門,在比較重要的實驗室中要設立好緩沖區,進入實驗室人員可在緩沖區二次清潔及更換衣物。
3、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4、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5、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6、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Ⅲ 求生物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
實驗室廢水處理
實驗室廢水主要來自各科研單位實驗研究室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實驗室廢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質, 量少, 間斷性強, 高危害, 成分復雜多變。
根據廢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質, 可以分為實驗室有機和無機廢水兩大類。無機廢水主要含有重金屬、重金屬絡合物、酸鹼、氰化物、硫化物、鹵素離子以及其他無機離子等。有機廢水含有常用的有機溶劑、有機酸、醚類、多氯聯苯、有機磷化合物、酚類、石油類、油脂類物質。相比而言, 有機廢水比無機廢水污染的范圍更廣, 帶來的危害更嚴重。不同的廢水, 污染物組成不同, 處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實驗室廢水的處理本著分類收集, 就地、及時地原位處理, 簡易操作, 以廢治廢和降低成本的原則。
目前, 國內外還未見報道有成熟的工藝和方法能將實驗室廢水綜合處理到達標排放的標准。實驗室廢水的治理不能等同於工業廢水處理,而是採用多單元處理流程系統或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處理, 盡可能地降低處理難度, 使處理費用較低, 操作比較簡單。實驗室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可以借鑒其它有機廢水的處理。一般來說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對有機物濃度高、毒性強、水質水量不穩定的實驗室廢水, 生物法處理效果不佳, 而物化法對此類廢水的處理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實驗葯品回收、對實驗室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 不僅能減小對環境的污染, 而且能減少化學葯品的浪費。對高濃度實驗室有機廢水, 將其中的有機溶劑如醇類、酯類、有機酸、酮及醚等回收循環使用後, 再用化學方法處理; 對濃度高、毒性大且無法回收的有機廢水, 需要進行集中焚燒處理。
相關技術
廢液中有害物質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物理過程和化學反應等,將有害物回收或分解、轉化生成其它無毒或低毒的化合物。下面是一些有害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1. 含砷廢液的處理
三氧化二砷是劇毒物資,其致死劑量為0.1g。在溶液中的濃度不得超過5×10-5%。處理時可利用硫酸鐵在鹼性條件下形成氫氧化鐵沉澱與砷的化合物共沉澱和吸附作用, 將廢水中的砷除去。注意,Fe3+和As3+的摩爾比約為10∶1,pH 值在9左右效果最好,充分攪拌後靜置過夜,分離沉澱,排放廢液。
Fe3++ 3OH-= Fe(0H)3 ↓
As3++ 3OH-= As(0H)3 ↓
可用鉬藍法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測定砷的含量。
2.含鉻廢液的處理
Cr(Ⅵ)有劇毒,在溶液中的濃度不得超過5×10-5%。可在酸性(調pH值為2~3)含鉻廢液中,加入約10 %的硫酸亞鐵溶液, Fe2+能把Cr(Ⅵ) 還原為Cr3+。然後用熟石灰或鹼液調溶液的pH 為6~8 (防止pH大於10時Cr(OH)3轉變成Cr(OH)4-) ,加熱到80℃左右,靜置過夜,分離沉澱,排放廢液。
Fe2++ 2OH-= Fe(0H)2 ↓
Fe3++ 3OH-= Fe(OH)3 ↓
Cr3++ 3OH-= Cr(OH)3 ↓
3.含氰化物廢液的處理
氰化物有劇毒,在溶液中的濃度不得超過1.0×10-4%。我們利用CN-離子的強配位性採用絡合法即普魯士藍法處理含氰化物的廢液。先在廢液中加入鹼液調pH為7.5~10.5,然後加入約10 %的硫酸亞鐵溶液,充分攪拌,靜置後分離沉澱,排放廢液。
Fe2++ 6CN-= [Fe(CN)6]4-
2Fe2++ [Fe(CN)6]4-= Fe2[Fe(CN)6] ↓
4.含汞廢液的處理
含汞廢液的毒性極大,其最低濃度不得超過5.0×10-7% , 若廢液經微生物等的作用後會變成毒性更大的有機汞。可用Na2S 把Hg2+轉變成HgS ,然後使其與FeS 共沉澱而分離除去。
Hg2+ + S2-= HgS ↓
Fe2++ S2-= FeS ↓
注意: 要防止Na2S 過量生成[ HgS2]2-絡離子。可先在含汞廢液中加入與Hg2+濃度等摩爾的NaS•9H2O ,經充分攪拌使Hg2+生成難溶的HgS ,再加入1.0×10-3%FeSO4 ,使Fe2+與過量的Na2S生成FeS沉澱,將懸浮的HgS共沉澱。靜置後分離沉澱,排放廢液。
5.含鉛廢液的處理
含鉛廢液的濃度不得超過1.0×10-4%。可用氫氧化物共沉澱法處理。先用鹼液調pH值為11,把Pb2+轉變成難溶的Pb(OH)2 沉澱,然後加鋁鹽凝聚劑Al2(SO4)3使生成Al(OH)3沉澱,此時pH值為7-8,即產生Al(OH)3和Pb(OH)2共沉澱。靜置澄清後分離沉澱,排放廢液。
Pb2++ 2OH-= Pb(OH)2 ↓
Al3++ 3OH-= Al(OH)3 ↓
6.六價鉻
六價鉻廢水一般存在於皮革揉制、電鍍、鉻黃染料廢水及冷卻水(阻蝕劑)中,是一種致癌物質,化驗室的含六價鉻廢水水量小、鉻濃度低(<20mg/I),在這種情況下,可先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後再用鹼(氫氧化鈉)進行沉澱,如選用硫酸亞鐵作還原劑,廢水PH控制在8__9范圍,選用亞硫酸鈉作還原劑,廢水pH控制在2—3范圍,其他還原劑還有二氧化硫、亞硫酸氫鈉、連二亞硫酸鈉等,化驗員可根據情況選用。
7.鎘
90%鎘的應用於電鍍、顏料、合金及電池等,對環境監測站化驗室含鎘廢水實用的方法有沉澱法,吸附法。使用沉澱法,沉澱劑有氫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硫酸鐵,使用氫氧化物,pH控制在lO以上,可達滿意效果;使用硫化物PH控制在9以上;使用聚合硫酸鐵pH控制在8.5~9.5范圍。吸附法,可使用活性炭、風化煤、磺化煤作吸附劑。
8.酚
隨著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纖維、焦化等工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含酚廢水也相應增多,酚的毒性較高,使用活性炭作吸附劑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對於其他有毒有害有機廢水,化驗員也可用此方法。
9.有機回收與利用
實驗用過的有機溶劑有些可回收,可先在分液漏斗中洗滌有機溶劑,根據有機溶劑中所含溶解物不同,採用不同洗滌劑進行洗滌後,再用水洗滌,然後乾燥。再通過蒸餾進行精製,純化。如四氯化碳,若含有雙硫腙,則可用H2SO4 洗滌一次,再用水洗兩次,經無水氯化鈣乾燥後,蒸餾收集76~78℃餾分。烴、酮、醛、醇、酯等有機物也可在燃燒爐中處理,溫度為800~850℃時可完全燃燒或分解,產生的氣體用鹼液洗滌。
Ⅳ 一學生設計出老人淋浴裝置,發明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位大學生設計出老人的淋浴裝置,這個裝置可以讓老人坐著洗澡,並且還有搓背的功能,可以說是非常方便了。據這個學生說,他設計這款適合老人的淋浴裝置,是因為發現了自己的爺爺奶奶洗澡時會有困難,而市面上並沒有很多這種專門為老人設計的淋浴裝置,所以這名學生就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發明了這個為老人設計的淋浴裝置。
老人使用這款淋浴裝置洗澡時就可以避免很多容易發生的安全隱患,是非常有用的一個發明。其實很多科技的發明就是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隨著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專為老人設計的產品也是越來越多了,這也體現了現代年輕人的能力和擔當。
Ⅳ 這個淋浴裝置怎麼用急求!
把水龍頭抬起來,左右轉動是調水溫的。
Ⅵ 小林家要在衛生間牆壁(AB)上安裝一個淋浴裝置,要求淋浴頭放置插槽中正常情況下使用時,水不能噴灑到對面
作DK⊥AE,CY⊥DK
∠A=90,又因為所以DK⊥AE
DK∥AB
∠KDC=45
∠EKD=42
RT△DCK中有個45,所以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版
所以CY=DY為(根號2/10)權
AE為2
則EK≈1.86
通過tanEDK
可求
DK為2.07
DK減去DY可求AC
Ⅶ 微生物實驗室有幾部分組成
微生物實驗室組成一般包括:准備室、微生物培養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純水室、檢測室、菌種室、儲藏室等。微生物實驗根據工作領域(食品、葯品、醫療等)和性質(教學、生產、研究、檢測等)的不同,實驗室組成和規模有很大差別。
二、微生物實驗室平面布局
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與其他實驗室分開,門口設有門禁,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各室根據工作內容合理布局,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響。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間,培養室根據培養條件和種類不同可設置多間(如黴菌培養室、細菌培養室、固體培養室、液體培養室等)。
(1)潔凈實驗室:自成一區,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較少的地方,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考慮微生物實驗操作流程,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份額里。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操作人員進入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二更、緩沖進入操作區。物流則由傳遞窗實現。排風口裝有高效過濾器,送風口裝有高效過濾靜壓箱,室內送排風曹勇上送下排方式,室內排風單側布置,不得有障礙。余壓閥自動調節室內壓力,保持正壓潔凈狀態。
(2)洗滌室:洗滌室房間的尺寸根據日常工作量決定,一般不小於一個單間,洗滌室的位置靠近培養室,給排水設施完善,洗滌檯面須耐熱耐酸,室內配器皿櫃,滴水架,乾燥架,邊台等,地面應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
(3)准備室:設實驗台、試劑櫃等要絕緣、耐熱、實驗台要耐水耐腐蝕:設置上下水裝置,涉及粉末,篩分等操作,需配置相應的設備。局部排風,設排風櫃。
(4)培養室:主要配置各種培養箱、搖床,要求溫度較恆定,有足夠的 電力供應。
三、實驗室設計與裝修
(1)必須為實驗室安全運行、清潔和維護提供足夠的空間。
(2)實驗室牆壁、天花板和地板應當光滑、易清潔、防滲漏並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板應當防滑。
(3)實驗檯面應是防水的,並可耐消毒劑、酸、鹼、有機溶劑和中等熱度的作用。
(4)應保證實驗室內所有活動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閃光。
(5)實驗室器具應當堅固耐用,在實驗台、櫃和其他設備之間及其下面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以便進行清潔。
(6)應當有足夠的儲存空間來擺放隨時使用的物品,在實驗室的工作區外還應當提供另外的可長期使用的儲存間。
(7)應當為安全操作以及儲存鎔劑、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設施。
(8)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並達到適當的防火等級,最好能自動關閉
(9)安全系統應當包括消防、應急供電、應急淋浴以及洗眼設施。
(10)有可靠和充足的電力供應和應急照明,以保證人員安全離開實驗室。
(11)設備的設計、建造與安裝應便於操作、易於維護、清潔、清除污染和進行質量檢驗。應盡量避免使用玻璃以及其他易碎的物品。
Ⅷ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否需要淋浴間
雖然其中的一些建議對於某些危險度1級的生物體來說可能沒有必要,但是這些建議對於訓練工作人員掌握規范(安全)的微生物學操作技術(GMT)來說是必要的。
診斷和衛生保健實驗室(以公共衛生、臨床或醫院為基礎的)必須設計成二級或二級以上生物安全水平。由於沒有一個實驗室能夠完全地控制其所接收的標本,故實驗室的操作人員可能會接觸比預期更高危險度的微生物,因此,在制訂生物安全計劃和政策時要注意到這種可能性。在某些國家,臨床實驗室必須經過認可。全世界范圍都應採納並實行生物安全標准防護[2]。關於一級和二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礎實驗室的指南,本手冊介紹得較為全面、詳盡,因為這些指南對於各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都是最基本的。後面介紹的(第4章和第5 章)三級生物安全水平的防護實驗室和四級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護實驗室所應遵循的指南,則是對上述指南的修改和補充,用於操作更危險的病原體。
操作規范
本規程中列出了最基本的實驗室操作和程序,他們是微生物學操作技術規范的基礎。在規劃實驗室和國家級實驗室項目時,可以根據這些規程來制訂實驗室安全操作的書面程序。每個實驗室都應該採用「安全手冊」或「操作手冊」,其中定義了已知的和潛在的危害,並規定了特殊的操作程序來避免或盡量減小這種危害。規范的微生物學操作技術是實驗室安全的基礎,而專門的實驗設備僅僅是一種補充,絕不能替代正確的操作規范。下面列出了一些最重要的概念。
Ⅸ 企業與高校聯合的微生物實驗室有哪些
排風口裝有高效過濾器,給排水設施完善、純水室微生物實驗室組成一般包括,室內送排風曹勇上送下排方式,滴水架、易於維護、儲藏室等、清除污染和進行質量檢驗。應盡量避免使用玻璃以及其他易碎的物品,與其他實驗室分開、固體培養室,以保證人員安全離開實驗室、防滲漏並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面應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耐熱。物流則由傳遞窗實現、緩沖進入操作區,最好能自動關閉(9)安全系統應當包括消防。(11)設備的設計,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一般不小於一個單間:設置上下水裝置,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份額里,在實驗室的工作區外還應當提供另外的可長期使用的儲存間:洗滌室房間的尺寸根據日常工作量決定,各室根據工作內容合理布局。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間。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微生物實驗根據工作領域(食品,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室內排風單側布置、葯品、應急淋浴以及洗眼設施。(1)潔凈實驗室、應急供電,並可耐消毒劑,不得有障礙、醫療等)和性質(教學,乾燥架,邊台等。考慮微生物實驗操作流程、實驗台要耐水耐腐蝕。(7)應當為安全操作以及儲存鎔劑,室內配器皿櫃、試劑櫃等要絕緣,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閃光,並達到適當的防火等級、櫃和其他設備之間及其下面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以便進行清潔、液體培養室等)、實驗室設計與裝修(1)必須為實驗室安全運行,實驗室組成和規模有很大差別,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鹼。(8)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生產、建造與安裝應便於操作、研究、清潔,洗滌室的位置靠近培養室,涉及粉末、檢測等)的不同、天花板和地板應當光滑。(6)應當有足夠的儲存空間來擺放隨時使用的物品。(5)實驗室器具應當堅固耐用、搖床。(4)應保證實驗室內所有活動的照明。余壓閥自動調節室內壓力、二更,篩分等操作。二,洗滌檯面須耐熱耐酸。局部排風、微生物實驗室平面布局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有機溶劑和中等熱度的作用。(10)有可靠和充足的電力供應和應急照明。(3)實驗檯面應是防水的:主要配置各種培養箱、清潔和維護提供足夠的空間,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較少的地方。(4)培養室,需配置相應的設備,門口設有門禁,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響。地板應當防滑,培養室根據培養條件和種類不同可設置多間(如黴菌培養室、酸,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2)實驗室牆壁、微生物培養室,在實驗台:自成一區、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設施,操作人員進入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要求溫度較恆定、菌種室,保持正壓潔凈狀態。(2)洗滌室,設排風櫃、器械消毒及清洗室:設實驗台,有足夠的電力供應,送風口裝有高效過濾靜壓箱、易清潔、檢測室、細菌培養室。三。(3)准備室:准備室
Ⅹ 小林家要在衛生間牆壁(AB)上安裝一個淋浴裝置.要求淋浴頭放至插槽中正常情況下使用時,水不能噴灑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