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實驗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1)未掛鉤碼前,將長木
(2)設繩子的拉力大小為F.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小車:F=ma 對鉤碼:mg-F=ma 解得:F= mg ,= g B點的速度等於AC間的平均速度,為 v B = 從0到B小車動能增量為△E kB = m -0= m( ) 2 ; 從O到B繩子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 W=Fx 2 = mg x 2 . (3)作出圖象所示. (4)根據運動學公式得:v 2 =2ax=2× gx=gx 根據數學知識可知圖象的斜率等於重力加速度g,為 g= m/s 2 =9.75m/s 2 ; 故答案為:(2) mg ; m( ) 2 ;(3)如圖所示;(4)9.75(9.65~9.85之間均可)
|
2. 實驗小組用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實 驗 步 驟簡 答第一步:稱取3g...
裝置①的試抄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3.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
(1)有用功為抄W 有 =Gh 1 ,總襲功W 總 =Fh 2 ,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因此要想提高該杠桿機械效率,需減小杠桿自重. (3)鉤碼的懸掛點在A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A=F?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C=F?OB,經對比發現,由OA到OC力臂變大,所以拉力F也變大,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因此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1) ×100%;(3)減小杠桿的自重;(4)變大. |
4.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 3 N 2 ),並探究其實驗式。 (1)反應過程中末端
(1)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通過末端導管進入 實驗裝置,氧化回單質鈣,生成氧化鈣,引入雜質答(1分) (2)熄滅酒精燈,待玻璃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入氮氣,並關閉活塞(2分) (3)①2.80(1分) ②x<3,產物中生成了CaO導致鈣的質量分數減小 (2分)
5. (14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儀器組裝一套制備氮化硼晶體的裝置。反應原理是B 2 O 3 + 2NH 3 2BN + 3H
(14分)(1)eabcdfgh(2)④⑥③②⑤⑧⑦①(3)防止倒吸 (4)氨水中存在可逆反應NH 3 +H 2 O  NH 4 + + OH - ,生石灰與水反應消耗水,促使氨氣放出;或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電離出大量OH - ,反應逆向進行有利於NH 3 放出;或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促進NH 3 ?H 2 O分解,並使氣體溶解度下降,有利於NH 3 放出。 (5)除去裝置中的氧氣;冷卻反應混合物防止BN被氧化。 (6)將粗產品加入適量的熱水,充分攪拌後趁熱過濾,用熱水洗滌濾渣2~3次,烘乾
6. (5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 3 N 2 ),並探究其實驗式。 (1)按圖
(5分) (1)關閉活塞K,加熱直玻管,若導管口處產生氣泡,停止加熱後,導管中形成一段液柱,則氣密性良好。 (2)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便於觀察N 2 流速 (3)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N 2 ,並關閉活塞K (4)①2.80 ②x<3O 2 和N 2 與等質量的Ca反應,生成CaO質量高於Ca 3 N 2 ,導致計算出的n(N)偏大
7.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3N2),並探究其實驗式.(1)按圖連接好實驗裝
(1)關閉活塞K,微熱反應管,試管A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冷卻後若末端導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關閉活塞K,微熱反應管,試管A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冷卻後若末端導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故答案為: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 (3)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入N2,並關閉活塞K,故答案為: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入N2,並關閉活塞K; (4)①m(Ca)=(15.08-14.80)g=0.28g,m(N)=(15.15-15.08)g=0.07g,則n(Ca):n(N)= : =7:5,則x= ;故答案為: ; ②O 2和N 2分別與等量的Ca反應,生成CaO的質量高於Ca 3N 2.若通入的N 2中混有少量的O 2,會導致計算出n(N)偏大,所以 < ,即x<3.故答案為:O 2和N 2分別與等量的Ca反應,生成CaO的質量高於Ca 3N 2.若通入的N 2中混有少量的O 2,會導致計算出n(N)偏大,所以 < ,即x<3.
8. 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1)根據實驗,填表回答問題實驗步驟簡答第一步;稱取3g氯酸鉀與少
(1)根據實驗室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加熱蒸汽氧氣的反應原理,反應化版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9. 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粉末狀礦物
(1)玻璃泡的容積較大,玻璃管很細,玻璃泡內氣體近似看成等容變化,氣體內的壓強P=P 0 -h,h越大,P越小容,由查理定律可知,溫度越低.h越大,溫度讀數越小; (2)氣體發生等容變化,則P=KT,△P=K△T,而△P=△h,△T=△t,則△t與△h成線性關系,故刻度線的間距均勻; (3)大氣壓強增大,水銀面向上移動,讀數變小,因為△h=△P,所以應從管內水銀面向下移動△h的刻度線讀數. 故本題答案是:(1)小;(2)略;(3)變小,應從管內水銀面向下移動△h的刻度線讀數.
10.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3N2,易與水反應),並測定其化學式.(1)連接
由實驗流程可知,通過控制活塞K,氮氣流入裝有鈣的硬質試管,在硬質試管中,鈣與氮氣發生反應,由於鈣非常活潑,此反應不能與空氣接觸,用試管A中的水,對此實驗隔絕空氣,U形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又Ca3N2,易與水反應,設計乾燥管防止試管A中的水進入硬質試管; (1)微熱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關閉活塞K,微熱反應管,試管A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冷卻後若末端導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若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沒有插入試管A的水中,會有空氣進入反應管,氧化單質鈣,生成鈣的氧化物,引入雜質,末端導管插入試管A的水中,也便於觀察N2流速, 故答案為:關閉活塞K,微熱反應管,試管A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冷卻後若末端導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便於觀察N2流速; (2)反應結束後,先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至室溫,停止通N2並關閉活塞K;注意事項: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卻後再停止通入氣流, 故答案為:反應管冷卻至室溫; (3)要確定X值必須求出鈣和氮的原子個數比,分析實驗:石英管與鈣的質量和空石英管質量差為鈣單質的質量,石英管與產物的質量與石英管與鈣的質量差為反應的氮元素的質量,據題目給的數據可做如下計算:①m(Ca)=(15.080-14.800)g=0.280g,m(N)=(15.150-15.080)g=0.070g, 則n(Ca):n(N)= : =7:5,由Ca xN 2知,x:2=7:5,則x=2.8, 故答案為:2.8; (4)若通入的N 2中混有少量O 2,則產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CaO,而Ca 3N 2中鈣的質量分數為81.08%,CaO中鈣的質量分數為71.43%,所以產物中混有了CaO會導致鈣的質量分數減小,x的值偏小;若鈣與N 2未充分反應,生成的Ca 3N 2中還有沒反應的鈣,則x值偏大;要想提高該實驗准確度,可以進行恆重操作,確定每組數據的准確性,也可以多次平行實驗做對比等, 故答案為:①③;進行恆重操作、進行平行實驗、嚴格和規范操作等.
與實驗小組用如下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