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兩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時,在A、B、C、D、E五個錐
(1)實驗時,在A、B、C、D、E五個錐形瓶中,應將酵母菌液及含葡萄糖版的培養液加入B和D瓶中,澄權清的石灰水應加入C和E瓶中;而應在A瓶中加入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CO2.
(2)一段時間後在D瓶中取少量培養液,滴加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可檢測到酒精的存在,顏色由橙色變為灰綠色;此呼吸過程表示無氧呼吸,場所在細胞質基質.
(3)有氧呼吸反應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大量能量,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了12mol的水,則產生二氧化碳6mol;無氧呼吸反應式:C6H12O6→C2H5OH+2CO2+少量能量,無氧呼吸消耗了3mol的葡萄糖,說明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6mol,則有氧呼吸產生的CO2與無氧呼吸產生的CO2之比為 1:1.
故答案為:
(1)酵母菌液B和DC和EA吸收CO2
(2)D細胞質基質
(3)1:1
⑵ 分析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1)甲、乙兩組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其中甲組起______作用.(2)丙
(1)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甲裝置是對照試驗.光合專作用的原屬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通常包括暗處理、對照實驗、脫色、漂洗、滴碘、觀察幾個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葉子沒有變色,仍是黃白色,而無氫氧化鈉溶液的天竺葵的葉子變成藍色,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所以丙裝置若用來驗證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應選用黑色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
若驗證植物的蒸騰作用,此裝置有不妥之處,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將該裝置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塑料袋內壁上有水珠產生.表明植物蒸騰作用是通過葉片氣孔散失水分.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對照.
(2)黑色;光合.
(3)袋口應扎在莖的基部,土壤之上;塑料袋內壁出現水珠.
⑶ 下圖是關於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兩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問題:
圖片呢?按書本模復型的話制
1、 B和D,C和E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黃
2、 D,酸性的重鉻酸鉀 橙色變為灰綠色
3、人教版應該在93頁有氧呼吸總反應式
4、消耗瓶中的氧氣,造成無氧環境,以確保後面檢測出的二氧化碳是由無氧呼吸產生的
⑷ 下列兩組圖示是初中化學課程中常用的儀器或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回答(1)-(7)中的問題:(1)屬於定量儀
(1)屬於定量儀器帶有刻度的還有量筒;
(2)用於取用葯品的儀器還有取用粉末狀葯品的葯匙、滴加少量液體的膠頭滴管;
(3)屬於容器的還有燒杯、集氣瓶;
(4)過濾需要的儀器有:鐵架台、漏斗、燒杯、玻璃棒;
(5)該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
(6)C是通過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白磷對比說明燃燒需要具備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對比說明燃燒需要具備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是探究燃燒的條件;
D是用托盤天平稱量密閉容器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7)E+F組合適合固液常溫型的氣體製取,且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可以是氧氣或二氧化碳;E+G組合適合固液常溫型的氣體製取,且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可以是氫氣,氫氣的產生需要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可以是: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故答案為:(1)量筒;(2)葯匙(或膠頭滴管);
(3)燒杯(或集氣瓶);
(4)鐵架台、漏斗、燒杯、玻璃棒;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6)C-探究燃燒的條件;(或D-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7)O2或CO2;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⑸ 某同學用右側裝置分別進行兩組實驗,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用這個裝置除去氧氣中混有的少量
(1)二氧化碳可以用鹼液吸收,用石灰水檢驗,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是吸版收二氧化碳,B是檢驗權CO2是否已除盡;
故答案為:檢驗CO2是否已除盡;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無明顯現象.
(2)要驗證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A中應放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無變化;B中放紫色石蕊溶液,紫色變紅色;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故答案為:②①;CO2 +H2O═H2CO3
⑹ 有下列兩組葯品和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你進行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探究.①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②
(1)B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產生水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H 2 O 2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反應物是高錳酸鉀,生成物是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反應條件是加熱,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 4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發生裝置屬於固液常溫型B裝置;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發生裝置的特點屬於固體加熱型的A裝置; (4)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大於空氣,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用排水法,驗滿氧氣的方法是: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2)2H 2 O 2
(3)B(或A);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或反應物為固體,需要加熱) (4)C(或E);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或氧不易溶於水) (5)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或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
⑺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用了下面兩組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
(來1)乙裝置加蓋,這樣可以減少熱量自的損失,縮短加熱所需時間;而甲未加蓋,這樣熱量容易散失,所以選擇裝置乙.
(2)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故CD段錯誤.
溫度計讀數時,首先確定零下還是零上,然後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代表的示數,從小數字讀向大數字.該溫度計一個大格表示10℃,裡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因此它的讀數為95℃+3℃=98℃.
由上述分析知,此裝置中水的沸點為98℃,故吸收的熱量Q=cm(t-t0)=4.2×103J/(kg?℃)×0.1kg×(98℃-48℃)=2.1×104J.
(3)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所以可能當時的氣壓不是標准大氣壓,還有可能是溫度計不準確或讀數時有誤差等.
(4)要減慢冰的熔化速度,可從怎樣讓燒杯中水的溫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暫停加熱、增加冰或水的質量.
具體措施:移去酒精燈(或增大冰的質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燒杯中的水的質量等).
故答案為:(1)乙;(2)CD;98;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當時的氣壓不是標准大氣壓(或溫度計不準確或讀數時有誤差);(4)移去酒精燈(或增大冰的質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燒杯中的水的質量等).
⑻ 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老師採用下列兩個實驗裝置進行演示:(1)如圖(1)所示的裝置.用小錘打擊
(1)在打擊金屬片時,兩小球同時做平拋運動與自由落體運動.結果同時落地,則說明平拋回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答落體運動;
(2)讓兩小球從相同的弧形軌道上相同高度滾下,從而使兩小球同時滾離軌道並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P做平拋運動,小球Q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兩小球相遇時則說明小球平拋運動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當同時改變兩小球滾下的高度時,仍能相碰,則說明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總是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2)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總是勻速直線運動.
⑼ 小剛和小花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分別進行兩組實驗,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用這個裝置除去
(1)小剛方案:來二氧化碳能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反應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且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小花方案:B裝置起到一個驗證氣體是否被除凈的作用,若B中無明顯變化,則可以說明 氧氣中的二氧化碳雜質已經除盡. (2)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化學的方程式為 H 2 O+CO 2 =H 2 CO 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小花方案:上一方案不夠嚴謹,因為 沒有驗證二氧化碳氣體能否使紫色石蕊變色.因此要設計實驗把二氧化碳通過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石蕊不變紅,證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 故答案為:(1)【小剛方案】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且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小花方案】氧氣中的二氧化碳雜質已經除盡 (2)【小剛方案】H 2 O+CO 2 =H 2 CO 3 【小花方案】沒有驗證二氧化碳氣體能否使紫色石蕊變色 A中無明顯現象,B中溶液變紅 |
⑽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用了下面兩組實驗裝置.(1)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當
(1)此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是94℃.
(2)按照表格中的數據描版點,並用平滑的曲線連接權起來.如下圖所示:
根據圖象可知,沸點為98℃小於100℃,故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低於一個標准大氣壓.
(3)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4)冰是固體,為了時冰塊受熱均勻,需要將碎冰塊放入試管中加熱,故選丙裝置.
(5)由圖知,AB段還沒有熔化,所以是固態;BC段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CD段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態;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第10min冰處於BC段,故為固液共存態.
(6)因為AB段表示冰,CD段表示水,而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因此吸收相同熱量時,冰升溫比水升溫快.
(7)要減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以暫停加熱、增加冰或冷水的質量.具體措施:移去酒精燈(或增大的冰的質量或增大燒杯中的冷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1)94;(2)低於;(3)吸收熱量,同時溫度保持不變;(4)丙;使冰受熱均勻;(5)BC;吸收;固液共存;(6)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7)拿走酒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