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打點計時器應該接交流電源(3分);開始時重物應該靠近版打點計時器(3分)(其他說明權若正確也給分);②

(3分);9.4(3分)
㈤ 某學生利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量m=50g的鉤碼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鉤碼
①實驗中安裝、調整好器材,穿好紙帶,在打點之前,應先接通電源,後松開紙帶,實驗結束關閉電源整理器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 2 ,有: s 6 -s 3 =3a 1 T 2 ① s 5 -s 2 =3a 2 T 2 ② s 4 -s 1 =3a 3 T 2 ③ a= 解得:a= ( s 6 +s 5 +s 4 )- (s 3 + s 2 +s 1 ) | (3T) 2 | = ( s 6 +s 5 +s 4 )- (s 3 + s 2 +s 1 ) | 36 | f 2 . 帶入數據解得a=9.60m/s 2 . ②根據實驗原理可知,造成該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物體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氣阻力,二是紙帶和限位孔之間的摩擦,故具體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將鉤碼換成較大質量的重錘. 故答案為:①交流,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紙帶,關閉打點計時器電源; a= ( s 6 +s 5 +s 4 )- (s 3 + s 2 +s 1 ) | 36 | f 2 a=9.60m/s 2 ②將鉤碼換成大質量的重錘. |
㈥ 某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 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 mm2,
[答案]B
[解析]圖中X為NaOH溶液,用以吸收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軟管夾關閉後液滴將向左移回動,A錯誤;在20~30 min內氧氣的平答均吸收速率為(130-65)/10=6.5 mm3/min,B正確;如將X換為清水,並將試管充入N2無法測定果蠅幼蟲無氧呼吸速率,因為果蠅幼蟲無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氣也不產生二氧化碳,液滴不會移動,無法觀察,C錯誤;增設的對照實驗應該將果蠅加熱變成死果蠅,並將該裝置置於相同的環境中,D錯誤。
㈦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
(1)打點計時器應來該接交自流電源,重物釋放時緊靠打點計時器.
(2)E點的瞬時速度等於DF段的平均速度,vE==,根據v2?v02=2gh,v2=v02+2gh,則圖線的斜率k=2g=,解得g=9.4m/s2.
(3)該同學測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紙帶運動過程中有阻力存在.
故答案為:(1)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重物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
(2);9.4
(3)紙帶運動過程中有阻力存在(或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
㈧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
(1)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重物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 (2) (3)9.4;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 |
㈨ 某學生利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量m=50g的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重錘
(1)①實驗操作:先接通電源,然後釋放紙帶,讓重錘自由落下,再關閉電源.
②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有:
x6-x3=3a1(2T)2…①
x5-x2=3a2(2T)2…②
x4-x1=3a3(2T)2…③
a=
…④
聯立①②③④解得:a=
(x6+x5+x4)?(x3+x2+x1) |
36T2 |
;
代入數據解得:a=9.60m/s
2.
(2)根據實驗原理可知,造成該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物體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氣阻力,二是紙帶和限位孔之間的摩擦.
故答案為:(1)接通電源,關閉電源,
(x6+x5+x4)?(x3+x2+x1) |
36T2 |
;9.60,(2)物體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
㈩ (2013上海模擬)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mm2,實
A、圖中X為NaOH溶液,NaOH的作用是吸收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軟管夾關閉後液滴將向左移動回.所以A描述錯誤.答
B、20min~30min內毛細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變化是130-65=65mm,體積變化是65mm×1mm2=65mm3,平均吸收速率為6.5mm3/min.所以B描述正確.
C、若將試管充入N2,將X換為清水試管中積累了大量二氧化碳和N2,抑制了果蠅的無氧呼吸.所以C描述錯誤.
D、增設的對照實驗應是不加果蠅,並將該裝置置於相同的環境中.所以D描述錯誤.
故應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