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裝置前景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裝置前景

發布時間:2021-03-03 03:00:36

『壹』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領域,都有哪些發展方向

(一)當今電力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正趨向於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優化、適應化、智能化、協調化、區域化發展。2、在設計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對多機系統模型來處理問題。3、在理論工具上越來越多地藉助於現代控制理論。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機、電力電子器件和遠程通信的應用。
(二)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則趨向於
1、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2、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3、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4、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5、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例如從系統功率總加到AGC(自動發電控制);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例如從EMS( 能量管理系統)到DMS(配電管理系統);由單個元件向部分區域及全系統發展,例如SCADA(監測控制與數據採集) 的發展和區域穩定控制的發展;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一體化發展,例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裝置性能向數字化、快速化、靈活化發展,例如繼電保護技術的演變;追求的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例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運行的安全、經濟、效率為目標向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擴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貳』 我需要一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論文的開題報告

1 IEC 61850通訊規約在農村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王其紅 農業工程學報 2007/12
2 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方案探討 孫司正 繼電器 2007/22
3 基於Hypersim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閉環測試環境的建立 楊洪濤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7/11
4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規約轉換的分層結構 鄭蔚 繼電器 2007/17
5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無縫通信體系的研究及實現 陳祥華 電站系統工程 2007/05
6 新一代變電站自動化技術——集成變電站自動化系統(ISAS) 王財勇 電氣應用 2007/09
7 SCL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周文瑜 繼電器 2007/15
8 500kV斗山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改造 楊國慶 華東電力 2007/08
9 遵循IEC 61850實現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時間同步的頻率調節演算法設計 易娜 電網技術 2007/16
10 基於點對點通信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雙匯流排通信方案 李惠宇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7/16
11 基於嵌入式乙太網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無縫通信體系結構 孫鳴 電網技術 2007/09
12 接地方式對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影響 陸鴻禧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7/06
13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實時模擬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黃曙 繼電器 2007/04
14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通信網關的設計 徐雲松 繼電器 2007/03
15 基於IEC 61850標準的智能電子設備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測試 吳俊興 電網技術 2007/02
16 分布式內存資料庫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應用 鍾昀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7/03
17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遙信去抖方法分析 郭建 繼電器 2007/01
18 基於IEC 62351安全體系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 丁傑 電網技術 2006/S2
19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遙信去抖方法分析 歐陽永堅 電網技術 2006/S2
20 雙嵌入式乙太網技術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程臣 電網技術 2006/S1
21 多Agent分層分布式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研究 鄭顧平 微計算機信息 2006/35
22 新型開放式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研究 劉國民 電氣應用 2006/10
23 國內首套應用IEC 61850標準的500 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在南瑞出廠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6/22
24 程序化操作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實現 葉鋒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6/21
25 智能通信伺服器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應用 眭碧霞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6/10
26 嵌入式網關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樊曉虹 工礦自動化 2006/04
27 乙太網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通信中的應用前景 馮邦成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6/07
28 西門子全球第100個IEC 61850項目——南橋50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順利投入運行 濮群方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6/06
29 電力工業電力設備及儀表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遠動(方)終端、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及智能單元委託、型式檢驗質檢公告(第五號) 電網技術 2006/07

『叄』 影響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發展關鍵技術有哪些

屬於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專科學校很多都有這個專業,像上海電力學院、長沙電力學院、武漢大學、鄭州電力高專、西安電力高專、沈陽電力高專等

『肆』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

從上圖來的結構圖可以看出是上海自聚仁提供的解決方案,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主要是為了提高35kV變電站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服務。35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主要應用了自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和傳輸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最終實現35kV變電站運行監測、協調、控制和管理任務,取代變電站常規二次系統,減少和代替運行值班人員對變電站運行進行監視、控制的操作,使變電站更加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的實現

以一個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為例,整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改造分為兩個部分:站控層與現地層。

◇站控層
由通信保護管理器、MODEM等構成,負責完成整個變電站的控制和監視以及遠程維護。所有模擬量、數據量、開關量、脈沖量的實時採集、處理,按照通信規約的要求,上傳給各個上級調度端,並對間隔層的設備進行管理和下發各種命令。

◇現地層
按站內一次設備(一台主變、多條線路等)分布式配置。保護全部採用微機保護,保護測控裝置全部集中在主控制室內。各保護單元相對獨立,能獨立完成其保護功能,並通過通訊介面向監控系統傳送保護信息。

『伍』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歷程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建設的發展歷程:
全國第一套微機保護裝置----1984華北電力大學
全國第一套分布式綜合回自動化系答統----1994大慶
全國第一套就地安裝保護裝置----1995 CSL200A
全國第一套22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6珠海南屏
全國第一套全下放式22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9丹東
全國第一套全國產50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9南昌
全國第一套將專家系統應用到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2000
國內第一家引進現場匯流排LonWorks (由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楊奇遜老師創辦) **注:(摘自老師課堂課件)**

『陸』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勢

1、整個系統的數字化、集成化、規范化
當前變電站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將會不斷朝著高集成化、數字化、標准化方向發展。隨著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型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將會進一步應用在繼電保護和測控裝置上,這些新器件的應用將使保護和測控裝置的電路板更加小型集成化。高集成化可以使裝置通信、數據存儲及處理能力更強,降低成本,減少故障率,有利於實現統一的運行管理。
數字化是指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數字化、信息化以及與電力整體的協調操作。隨著變電站一次設備的智能化,如智能開關設備、光電式電壓和電流互感器和各類智能電子裝置的出現和應用,變電站自動化將進人數字化階段,有利於改進和優化現有的保護和控制功能。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將逐步向產品標准化方向發展。具體表現在:產品基本功能設計和要求的標准化及產品的對外介面和通訊協議的標准化,變電站內不同廠家的設備可以做到互換互連,「即插即用」增加了用戶選擇變電站內各類設備和更換設備的自由度,同時不滿足標准化設計的廠商將被逐步淘汰,使變電站自動化專業逐步走向良性的發展。
2、從集中控制、功能分散型向分層分布式網路型發展
傳統的保護、遠動和站級監控、故障錄波等設備是按功能分散考慮的。趨勢是從一個功能模塊管理多個間隔單元,向一個模塊管理一個間隔單元發展,實現地理位置上的高度分散。這樣發生故障時對系統的影響可大大減小,功能模塊的獨立性、適應性更強。通信介面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早期的串列通信到現場匯流排,從現場匯流排再到工業乙太網通信,工業乙太網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帶寬的提高和交換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使通信實時性得到了保障。在網路化的IEC61850 數字化變電站系統中,基於上述技術的交換式乙太網,解決了基於HUB的共享式乙太網沖突檢測機製造成的丟包問題和交換式乙太網的實時性不確定問題,乙太網交換機除了用於構建各種網路架構和傳輸各種控制命令和監測數據以外,還通過網路傳輸間隔設備之間的跳閘命令和閉鎖信號。因此,對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在IEC61850 系統中的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已經成為組成變電站綜自系統其中極為重要的設備。已有的實際工程應用中,這些交換機還存在著部分問題,如電源損壞率高,部分嚴酷情況下會出現丟包現象等,在設計中必須考慮採用符合IEC61850-3 標準的產品,應滿足與安裝在變電站間隔層就地的保護測控裝置一樣的環境、機械以及電磁兼容的要求。通信容量更大、實時性更高、可靠性更高的需求影響著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3、遙視系統的應用
遙視系統在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內已廣泛使用,它將變電站內採用攝像機拍攝的視頻圖象遠距離傳輸到調度中心或集控站(主站),使主站的運行、管理人員可以藉此對變電站電氣設備的運行環境進行監控,以保證無人值班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遙視系統的視頻圖象監視在本質上還屬於圖象獲取系統,將計算機視覺技術運用到圖象信息的分析與理解中,可以實現變電站系統圖象信息的智能處理。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變電站領域已成功應用的例子有指針式儀表表示值的自動檢定、移動物體的自動識別報警和跟蹤運行人員的操作過程。隨著與計算機視覺相關的一些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其在變電站領域顯示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4、藍牙技術的發展應用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開放性全球規范,它是一種以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通信環境建立一個特別連接的短程無線電技術,解決了乙太網用於變電站自動化布線難的問題。該技術具有小功率、微型化、低成本以及與網路時代相適應的特點。藍牙技術是一項發展中的技術,其應用正處於起步階段,但藍牙技術標准統一、知識產權共享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其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可以預見,變電站內許多設備問採用無線方式通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實現。
XNR-800型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在綜合國內外多家微機保護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吸收當前國內外先進微機技術,採用國際最新的DSP為核心處理單元,研製成集保護、測控、遠動、通訊於一體的綜合自動化系統。該系統適用於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具有保護、遙測、遙信、遙脈、遙調、遙控等功能,可實現對變電站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實現了變電站無人值守功能。
該系統自投入市場以來,以其運行穩定、功能完善、采樣准確、開入開出正確、通訊可靠而深受用戶的好評。
該系統採用分層分布式控制模式,裝置可以集中組屏,也可分散安裝於開關櫃的二次儀表室中。集中組屏時,屏櫃採用2260(或2360)×800×600尺寸,每面屏櫃可裝4層裝置,每層可裝3個裝置。其各種保護測控裝置、自動化控制裝置從物理性能上與空間分布至主變電站一次設備間隔層,各裝置作為一個完整系統,具有獨立的電源,CPU及獨立的操作迴路,完成對變電站對應間隔的保護、測量、控制等功能,各裝置在軟、硬體設計上是完全獨立的,不依賴通訊網。
構成分布式系統的保護、測控裝置的CPU晶元採用國際先進的DSP晶元,並採取了隔離、軟硬體濾波、看門狗電路、抗干擾編碼、智能診斷、各種開放、閉鎖控制電路、抗震動、抗干擾的新型結構設計等多種軟硬體方面的措施,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
在通訊系統中,各裝置可通過現場匯流排直接連接微機進行通訊,也可與通訊管理機進行通訊,將採集到的各種信息通過通訊管理機上傳給微機監控系統;同時通訊管理機把接收到的各種命令傳送到所對應的裝置中。控制設備層以站內一次設備為測控對象,面向對象,綜合分析變電站對信息的採集、處理及控制要求,分布式配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微機保護和測控裝置。各裝置相對獨立,可與變電站層設備通訊,實現變電站綜合自動化。

『柒』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歷程

全國第一套微機保護裝置----1984國電南自
全國第一套分布式綜合自動化系統----1994大慶
全國第一套就回地安裝保護裝置答----1995 CSL200A
全國第一套22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6珠海南屏
全國第一套全下放式22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9丹東
全國第一套全國產500kV綜合自動化變電站----1999南昌
全國第一套將專家系統應用到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2000
國內第一家引進現場匯流排LonWorks (四方公司引進,四方公司由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楊奇遜老師創辦) **注:(摘自老師課堂課件)**
隨著IEC61850標準的誕生,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閱讀全文

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裝置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沂河東五金城博世電動工具 瀏覽:61
變電所的接地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363
郵政儲蓄銀行怎麼解綁設備 瀏覽:559
定州市恆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16
寶馬運動模式排氣閥門會打開嗎 瀏覽:799
什麼國產軸承最好 瀏覽:29
工業儀表用電磁閥有什麼要求 瀏覽:276
k916機械鍵盤鎖住了怎麼解鎖 瀏覽:659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什麼時候起作用 瀏覽:372
機械戒指怎麼爆 瀏覽:586
鎮江永興儀表閥門廠 瀏覽:204
換一個電瓶車後軸承多少錢 瀏覽:257
噴氣反作用裝置 瀏覽:864
空調製冷時高壓管熱是怎麼回事 瀏覽:144
天正暖通閥門怎麼刪除 瀏覽:531
超聲波燙鑽機為什麼不能用鑽石 瀏覽:888
我們所知道的簡單機械有哪些 瀏覽:6
啞鈴訓練器材包括什麼 瀏覽:664
塑料機械關鍵詞有哪些 瀏覽:377
de管的閥門怎麼表示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