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玩紅色警戒3帝國的進!
初期應該先偵察看他是單礦出重工還是雙礦,在偵察過程中出帽子,記住要讓蜻蜓死得其所,因為蘇聯一開始是不能維修的,這樣一來電腦的心思就花在你的蜻蜓上了。你偵察完了之後就速重工,前期先用帽子防一下,等重工的T2科技,之後不斷地出海嘯。當然期間也要去騷擾一下電腦的礦,這里我隆重推薦天狗,因為三個國家只有蘇聯是防空和防地是分開的,這會讓你的對手不得不去造不必要的防空。當海嘯成群之後馬上主攻遇到兩個以上的鐵錘馬上跑—讓在後面的帽子去打鐵錘,當你看到對手的實驗室時應該適當的出8-10個天狗因為對方很快就會出基洛夫了這里有兩個選擇1.你想用你比較弱的陸軍去打陸軍最強的蘇聯,就一直攀科技,出鬼王,波能這些高級單位配合兩個超武把歐列格打的落花流水。2.你想用最強的海軍去打,這就是最好的,利用將軍戰艦超強的攻擊再加上海翼的防空,如果還有強化戰艦與導彈這兩個秘密協議的話簡直無敵了。最後提醒幾點1.如果鐮刀跳起來壓帽子,就按x。2.在建造的時候要小心重工和碼頭不要被炸了。3.超級武器兩個配合來用效果更妙,先派天狗去偵察,看到人多的地方(這里不單指步兵)就用超能波毀滅裝置,然後立刻放下蟲巢之後敵人損失慘重。4.建議你去下載紅色警戒3起義時刻,裡面多了很多單位,日本海軍多了超級要塞(這個可是超厲害的)盟軍裝甲多了平定者,未來坦克,飛機多了先鋒武裝戰艇機(縮小版質子撞擊炮)
⑵ 紅色警戒三起義時刻怎麼打贏中等難度的日本
蘇聯出錘子和摩托成群後狂按F攻擊敵人 其他具體戰術版來此咨詢權 http://tieba..com/ra3
⑶ 哪位老師能夠說明一下「波浪水槽無反射造波系統」的相關知識
有關於「波浪水槽無反射造波系統」專題報告
復合式結構物
之
消波特性探討
學號:M93520057
姓名:林建明前言
台灣為一四面環海以出口為導向的海洋國家,經貿往來運輸主要仰賴船運;因此,如何提供一規劃設計完善的港埠設施,將關系運輸效率及影響整體國家經貿成長.港埠建設之成效,取決於是否能夠提供較靜穩水域,以確保船舶航行,泊靠及裝卸作業之安全;加上人民所得提高,然而個人的生活休閑品質要求也相對提高,而藍色公路是近期內蓬勃發展的一項觀光休閑活動,遊艇港所需要求的港池靜穩度需較平穩,有些遊艇港是季節性的開放,若能在季風強時或台風侵入時,能使防波堤受到最小破壞是必要的,則浮式結構物具備了這項條件,所以本實驗將針對有關浮式結構物方面的消波特性,進行一系列的探討.
二,實驗目的
利用本校海洋大學河工系一館地下室水動力實驗室之斷面水槽,進行水工模型實驗,探討復合式消波結構物的消波特性;結合前人研究〔許駿祥(2004),劉奕宏(2004)〕,組合成復合式消波結構物,所以本實驗將浮式結構物配合多孔隙消波結構物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復合式消波結構物的消能探討,期能設計一有效消減波能的結構,可提供作為後續研究與實際設計之參酌.
實驗儀器設備
2-1 實驗設備
本實驗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包括:斷面水槽,造波設備及波高資料擷取系統.
2-2 斷面水槽
本實驗利用本校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一館地下室「水動力實驗室」內之斷面造波水槽中進行.如下圖所示,該水槽總長28m,寬0.8m,高0.8m;其兩端為混凝土所鋪設而成,底部為高0.6m之混凝土基座,中間觀測段,兩側鑲嵌透明強化玻璃,厚度為1cm.
斷面水槽示意圖
2-3 造波機
造波裝置為加拿大國家水利研究所(CHC/NRC)及DAVIS公司所制,屬於活塞式造波機(piston type wave generator).如下圖所示,藉由控制箱面版輸入不同之造波周期,經由控制盒傳送訊號以驅動造波機造波.
活塞推拉式造波機
2-4 波高資料擷取設備
波高資料擷取設備包含容量式波高計(capacitance wave gauge),波高增幅器(amplifier)及波高資料擷取電腦系統(NDAC).WG-50 容量式波高計原先系由加拿大環保署的國家水利研究所所設計,而授權由Richard Brancker Research(RBR)公司生產製造.NDAC為造波機控制及資料擷取軟體,採用Windows圖形顯示介面.而GEDAP及GPLOT則使用批次指令執行.GEDAP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可供NDAC使用的控制訊號,其次為分析由NDAC程式所擷取到的儀器訊號.而GPLOT則可將造波機控制訊號或是儀器所擷取到的訊號繪成圖形.整個系統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軟體操作系統架構圖
2-5 本實驗架構
(1)本實驗以劉奕宏學長為主軸,搭配許駿祥學長的實驗配置.
劉奕宏(2004)-結論
相同厚度下,當孔隙率為0.6時,能達到最佳的消波效果.多孔隙結構物的反射率會隨著無因次波數的增加而遞減,當KB=1.2附近時,反射率到達最低點;當通過最低點之後,反射率又隨著無因次波數增加而遞增;當無因次波數到達某一值之後,反射率的曲線才趨於平衡.相同的孔隙率,相同厚度的情形下,有效水深愈小,對於長周期波而言,愈能降低其反射率,本實驗為例,q=0.45會得到最佳之消波效果.
(2)許駿祥學長部份,取其消波效果較好條件進行試驗.
許駿祥(2004)-結論
入射波浪波高的大小對反射率的影響並不顯著.排列方式Type1(通水面積大的情況)消波效果優於Type2.當無因次周頻率<1.5時,高度增加,反射率遞減.反射率隨著孔隙率愈大其減小趨勢愈顯著.
2-6 本實驗背景
劉奕宏(2004)
水深為0.5公尺,波高固定為4公分,孔隙率為0,0.4,0.5,0.6,相對厚度(B/h)為0.60,0.77,0.95,q值取0.45.
許駿祥(2004)
浮式結構物取其Type1(通水面積大的情況),模型高度取D4(10.16cm),孔隙率為0,0.4,0.5,0.6.
2-7 實驗示意圖
2-8 波浪條件
T
周期 sec
L
波長 m
0.50
2.01
4.07
0.75
1.64
3.17
1.00
1.42
2.62
1.25
1.27
2.23
1.50
1.16
1.94
1.75
1.07
1.71
2.00
1.00
1.52
2.25
0.95
1.37
2.50
0.90
1.24
2.75
0.86
1.13
3.00
0.82
1.04
3.25
0.79
0.96
3.50
0.76
0.90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
本實驗步驟及方法如下:
(1)波高計率定
將容量式波高計固定於可上下垂直移動之固定架上,並於水槽中直接進行率定工作.率定時首先用酒精擦拭波高計測線以除去表面的污垢,接著調整固定架旋轉鈕,使波高測線的中心點位置與靜水面對齊,並執行NDAC程式的Sensor Calibration,選取波高計頻道,開始取樣,然後再次調整波高計固定架旋轉鈕使其分別依次向上和向下移動5公分,並於移動完畢之後隨即啟動取樣,重復以上過程經由程式做波高計的回歸分析,則可得到此波高計之率定曲線方程式與其最佳量測之范圍.
(2)實驗中需隨時檢測水位,以避免水量溢出,蒸發或減少,以確保
造波水深為固定值.
(3)透過電腦控製造波機以產生實驗所需要之波浪條件.
(4)資料擷取
本次實驗取樣頻率為20Hz,由於造波板至結構物距離為21.4公尺,資料擷取應在二次反射發生之前.
(5)在水槽側邊架設數位相機及告示牌,記錄每一次造波的過程.
(6)造波完畢,將實驗中所得的波高資料加以分析,並更換下一組實驗所需之模型.
(7)進行下一組實驗,並進行資料分析.
(8)資料分析部分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反射率變化,方法是利用Goda and Suzuki (1976)之二點法分析,分析方法詳見附錄.
四,預期成果
本實驗將從三種模型配置情形下去探討消波特性:
(1)固定厚度,孔隙率,改變浮體孔隙率.
(2)固定厚度,浮體孔隙率,改變孔隙率.
(3)改變厚度,固定,孔隙率.
* 為後方多孔隙結構物孔隙率,為前方浮體孔隙結構物孔隙率.
最後再從結果中去列出:
(1)探討出本實驗最佳配置.
(2)比較前人研究之最佳配置.
(3)在雙重消波結構物下,應得更加消波效果.參考文獻
1.許駿祥(2004)"多孔隙浮式結構物之消波特性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2.劉奕宏(2004)"多孔隙結構物之消波特性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⑷ 紅色警戒3中超級武器怎麼造
蘇聯科技樹:電站-礦場-大電-作戰實驗室-鐵幕和真空內爆彈
盟軍科技專樹:電站-機場屬-礦場(可與機場交換)-高科-超時空傳送儀和質子撞擊炮(主基地不用升級)
帝國科技樹:電站-礦場-電腦主機核心-納米護罩和超能波毀滅裝置
1.12中小超武也需要高科才能建造。
⑸ 為什麼跳水比賽泳池邊都會有一根水管沖水
對於我們中國的跳水運動員也一直都是我們國家的驕傲,而很多人在觀看跳水比賽的時候也就會發現在運動員參加過一個比賽之後,那麼接下來就會有一個工作人員拿著一根水管進行沖水,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還有就是很多人也會發現跳水運動員在跳過水之後就會馬上進行沖洗自己的身體,這主要也是因為在跳水池當中含有一些消毒物質,而對於這些物質一旦殘留在身體上就會對皮膚造成一些損害,所以呀,跳水運動員在跳入水中起來之後就會立馬的用干凈的水再沖洗一遍,這樣就能夠減少對皮膚的傷害。
⑹ 哪位有關於造波機的英文說明,謝謝!
我們實驗室有個師兄的碩士論文做的就是造波機這一塊的 查看原帖>>
滿意請採納
⑺ 實驗形成過程及結果分析
實驗結果表明,三角洲前緣產生滑塌的充要條件是要有一定的觸發機制。觸發機制可以是外界的,例如地震作用、波浪作用等;也可以是內在的,如三角洲前緣砂體自身重力所產生的壓實沉陷等。在不同機製作用下,滑塌濁積體的形成過程和分布規律都有較大的差異性。
(一)地震作用模擬
地震作用是一種最直接的,也是最頻繁的外界機制,它不但可以產生斷層、形成溝谷,還可以誘發產生崩塌和滑坡。在斷陷盆地中地震活動尤其頻繁。
模擬實驗首先在底形上沉積形成一個延伸距離長2.7m的三角洲沉積體,待池內水體澄清後,將24磅的磅錘抬高0.5m,讓其自由落體,敲打震源觸發點,至三角洲前緣產生明顯滑塌時共敲擊20下,歷時40s。在地震作用下,三角洲前緣發生液化滑塌和斷階滑塌兩種類型的滑塌,形成三種類型的滑塌濁積體,可明顯觀察到7個泥質溝道-濁積體系。它們分布在不同區帶內,在三角洲前緣形成了廣泛發育的滑塌濁積體系。
1.液化滑塌濁積體
在靠近震源一側,由於受到的震動作用比較強烈,三角洲前緣發生強烈液化,整體塌陷前移。在液化體前方可形成小型濁積體,濁積體的物源來自泥質溝道初始端下部的砂質沉積,它們在液化作用下上涌至表面,然後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底形斜坡下傾方向遷移,移動過程中同時攜帶了表面的泥質沉積和水形成砂泥水的混合物,移動一定距離後沉積下來形成濁積體。這種濁積體往往分布在前緣斜坡與底形坡折的中央部位,規模小、物性差。底形斜坡的存在是其遷移和沉積的重要前提。
2.斷階滑塌濁積體
在遠離震源一側,基底的震動使三角洲前緣局部形成近於垂直的斷階。斷階上部斷開了三角洲體上部的頂積層,下部則沿著前積層層理發育。斷階之上的沉積物在重力作用下順著前緣斜坡向下滑動,先在坡腳處的較深水區分別形成對應的一級滑塌砂體。隨著震動的繼續,一級滑塌體前方的局部砂體會突然脫離主滑塌體而向深窪陷移動和沉積,在深窪陷內形成孤立的二級滑塌濁積體。
三角洲前緣實際上是由多個相對獨立的前積體組成。地震作用產生的斷階可斷掉前緣的多個前積體,使其成為滑塌濁積體的物源。不同位置的前積體具有不同的勢能,滑動過程中由於各單層前積體滑動次序的不同和速度的差異,使這些前積體互相疊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滑的同時也受到了後續滑塌前積體的推擠。滑塌初期,這些疊置體作為一個整體沿著斜坡面向下滑動,到達坡腳後速度逐漸減慢。連續震動過程中的一次強震形成新的疊置體,它以較高的速度沿斜坡面下滑並撞擊早期形成的疊置體,最前方的疊置體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就會脫離整體而向深窪處移動。這就像連珠相撞一樣,相互靠著的一排圓球,如果撞擊最後一個,則只有最前面的那個被撞出去,而其他的球仍然靠在一起不動。當再一次出現強震時,後方疊置體的撞擊力會使前方第二個疊置體脫離群體,形成一個新的濁積體或與第一個疊置體相接觸組成復合濁積體沉積(圖10-10)。
圖10-10 三角洲前緣斷階滑塌濁積體系剖面分布示意圖
二級滑塌濁積體發育規模較大、移動距離遠、物性相對較好,且多分布在深窪陷內部,具有良好的生儲蓋條件,往往是隱蔽油氣藏勘探的有利目標。
此外,在一級滑塌體內部的前緣或側緣還發育另外一種濁積體,它們規模很小,移動距離短,其產生滑塌的部分並不是三角洲前緣的一個前積體,而是一級滑塌體在遷移過程中新形成的小型濁積砂體,也可以將其稱為次生疊置濁積體。它們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底形斜坡的下傾方向移動,形成小型的泥質溝道-濁積體系。這種濁積體多在前緣斜坡坡腳處沉積,很難與一級滑塌體區分開,因此不將其作為有利勘探目標。
總的來說,二級滑塌濁積體規模較大,最大可達30×18cm2,最小也有10×10cm2。兩個液化滑塌濁積體較小,大的為6×4cm2,小的為3×3cm2。兩個次生疊置滑塌濁積體面積也很小,都在3×3cm2左右。二級滑塌體的泥質溝道最長可由前緣斜坡根部延伸至水槽頂端,長達100cm,短的也有30cm長(次生疊置體除外)。溝道的寬度一般與濁積體大小有關,濁積體越大溝道越寬。
(二)無外界觸發機製作用模擬
無任何外界觸發機製作用下,三角洲前緣滑塌濁積體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前緣砂體的壓實沉陷作用。前緣主溝道入水口處的砂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壓實沉陷,從而導致三角洲前緣局部位置的滑塌,並進一步產生遠距離搬運的濁積砂體。
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的頻繁改道,也是三角洲不斷發育生長的主要方式。在河道間歇期,三角洲平原以漫流沉積為主,不發育主河道,大量的泥質沉積物被帶入前緣的湖盆中。由於泥質濁流的搬運距離比較遠,在三角洲前緣會形成較厚的、表面平直的泥岩,它直接覆蓋在前緣斜坡底部之上。該層泥岩未固結,而且飽含水,一旦上部有物質沉積,則處於欠壓實狀態,因此是無觸發機製作用下三角洲前緣發生滑塌的重要前提。
在主河道發育期,大量的砂質沉積物經河道搬運至三角洲前緣,形成具有固定前緣斜坡的前積體。這組前積體直接形成在河道間歇期的泥岩之上,當其規模和沉積厚度達到一定時,其自身的重力開始大於下部泥岩的承受能力,這時前緣會產生一條高角度的正斷層,斷層上盤的砂岩前積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塌沉陷,取代下部的泥岩沉積,並迫使泥岩向下坡方向推移。同時,砂岩前積體滑塌後,前緣斜坡的坡度變得平緩,砂岩可沿泥質沉積物表面滑移更遠的距離,滑塌砂體規模越大則移動越遠。對下部的泥岩,這些砂體質量同樣是超載的,因此沿著滑塌砂岩的分布可形成多條同生正斷層,各斷層下降盤的砂岩隨著主滑塌的繼續同樣也發生滑塌和變形,在移動過程中形成火焰構造、揉皺構造等各種變形構造,砂泥接觸面上還可以形成重荷模等反映重力流沉積的標志。泥岩的揉動變形使原來就被斷層斷開的滑塌砂體變得更加孤立,在三角洲前緣形成一系列孤立的濁積體。同時,由於飽含水的泥岩在上部沉積物的重力作用下還可以發生液化現象,使主砂體前方本來就已經發生變形的區域變得更為復雜。
由於底形坡度的存在,滑塌砂體以及液化形成的砂、泥、水混合濁流在重力作用下會沿著底形滑動,沖蝕出一條近於垂直岸線的深水溝道,沉積物沿溝道緩慢移動和沉積。其中的砂質沉積物在移動過程中會先沉積下來,沿著溝道形成斷續相連或孤立的小型濁積砂體。在底形的坡折處,由於坡度驟減以及砂質沉積物含量的減少,剩下的泥質沉積物失去了遷移的動力而在坡折附近發散,形成舌形發散體(圖10-11)。
圖10-11 無外界觸發機制下三角洲前緣滑塌體系平面分布圖(單位:cm)
河道發育期過後,整個前緣剖面繼續接受泥質沉積,並等待下一期主河道的來臨。而下一期主河道同樣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同時,後一組塌陷還可以將前一組已經或幾乎已經孤立的砂岩體向湖盆方向推擠,在離母源區更遠的地方保存下來。多期的壓實沉陷作用使該類濁積體分布更復雜。早期壓實沉陷形成的深水溝道內的濁積體,甚至早期的主滑塌砂體也可能被逐步孤立在後期三角洲下面。
(三)波浪作用模擬
波浪對湖岸有較強的侵蝕作用。斷陷盆地內構造的頻繁活動不僅會產生強烈的地震,而且會攪動湖盆內水體引起湖嘯,所形成的波浪可以破壞和改造三角洲前緣,進而誘發形成濁積砂體。這類濁積體不是滑塌成因的,而是前緣砂體再沉積的產物。
波浪作用的模擬是在湖平面基本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的,待水體澄清後在水槽末端的中央位置通過容器在水中的上下起伏來製造波浪,造波時間4min,平均波高8cm。
在波浪作用下,岸線附近的沉積物被波浪攪起,形成濁流,並被波浪的迴流作用攜帶至湖盆內部,在最大浪基面以下接受再沉積。靜水面與最大浪基面之間的前緣沉積被波浪的迴流作用帶走後,在三角洲前緣形成一個環帶狀的液化區。液化區是一個平坦的沉積區,由於該區上部的原始沉積物被波浪迴流作用帶走,下部飽含水的砂、泥岩因上部壓力的突然消失而湧上地表,形成砂火山、泥火山等液化現象,最後液化區的砂岩沉積表面被泥岩所覆蓋,並顯示出明顯的區帶性。
波浪迴流作用所攜帶的沉積物在三角洲前緣斜坡腳的再沉積是進一步形成三角洲前緣濁積體的重要前提。前緣坡腳處沉積的砂岩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三角洲前緣的底形斜坡進一步向前移動,形成指狀砂體(圖10-12)。這些指狀砂體根部與坡腳沉積的主砂體相連,向深湖方向指狀變窄。指狀砂體在移動過程中能量逐漸減弱,指根砂體受主砂體的牽引會很快停止移動,而指尖砂體在重力和慣性力的作用下會沿著底形斜坡繼續移動,直至其能量全部消失,在前緣形成孤立的濁積砂體。
圖10-12 三角洲前緣波浪改造示意圖
這種濁積體是以塊體流的形式遷移的,由於沒有後續能量的補充,其遷移動力很快消散,因此並不會移動很遠的距離。此外,指尖砂體規模太小也可能是它移動距離不遠的原因之一,這就導致了實際勘探中很難將該類濁積體與三角洲主砂體區分開。
波浪作用形成的濁積體規模小,數量少,且靠近三角洲主砂體。實驗中只有一個指狀砂體形成的濁積體最為明顯,形成兩個小型孤立的濁積體,前方的濁積體大小為2×3cm2,距坡腳主砂體55cm遠(泥質溝道的距離);後方濁積砂體相對較大,有3×5cm2大小,距坡腳主砂體30cm遠,泥質溝道寬2~3cm。
(四)滑塌濁積體分布規律
不同機制形成的三角洲前緣濁積體,其沉積特徵、發育規模、分布規律等也都不一樣。地質歷史上,各種成因機制可以是同時存在、共同作用,也就是說,三角洲前緣發育的濁積體往往是混合成因的,不同類型的濁積砂體在三角洲前緣成片、成帶出現,這使我們既看到了三角洲前緣隱蔽油氣藏類型的多樣性和較好的勘探前景,同時又增添了我們預測的難度。
根據水槽實驗模擬結果可以發現,三角洲前緣滑塌濁積體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帶性。各種成因機制下,三角洲前緣的主體滑塌都會沉積在前緣斜坡的坡腳處。這些主滑塌沉積的砂體往往與三角洲前緣斜坡砂體在垂向上相互疊置,平面上緊密相連。通過沉積構造的差別雖然可以將它們區分開,但由於二者連通性較好,並不能將主滑塌體沉積作為獨立的濁積體來分析。
主滑塌砂體的前方才是孤立的滑塌濁積體發育的場所。根據水槽實驗模擬結果,將三角洲前緣滑塌濁積體的分布劃在四個區帶內,區帶Ⅰ是緊鄰主滑塌沉積體的區域,也是波浪成因的濁積體(圖10-13①,圖10-14①)和地震作用產生的次生疊置濁積體(圖10-13④,圖10-14④)發育的有利場所。區帶Ⅱ是三角洲前緣與底形坡折之間的中央區帶,強水流作用下三角洲前緣重力壓實沉陷形成的深水溝道內的濁積砂體(圖10-13②,圖10-14②)以及振動作用下液化滑塌形成的小型濁積體(圖10-13③,圖10-14③)由於動力作用的逐漸消失而多沉積於該區帶內。區帶Ⅲ位於底形坡折附近,是強水流作用下形成的滑塌濁積體系的舌形發散體(圖10-13⑤,圖10-14⑤)沉積的場所。區帶Ⅳ為三角洲前緣的深水窪陷區,地震作用產生的斷階滑塌所形成的二級滑塌濁積體(圖10-13⑥,圖10-14⑥)主要沉積在該區域。
相對而言,區帶Ⅰ、Ⅱ和Ⅳ中的濁積砂體是較為有利的勘探目標,尤其是區帶Ⅳ中的濁積砂體,規模較大、砂質含量較高,又發育在深窪陷內,直接與生油岩相接觸,是三角洲前緣最為有利的岩性油氣藏。區帶Ⅰ和Ⅱ中的濁積砂體規模小,分布的規律性差,是次一級的有利目標。區帶Ⅲ沉積的濁積體雖然規模較大,但沉積物泥質含量高,物性差且厚度薄,是最次一級的三角洲前緣濁積體勘探目標。
圖10-13 三角洲前緣濁積體平面分布規律示意圖
圖10-14 三角洲前緣濁積體剖面分布規律示意圖
⑻ 什麼是熱水浸提法實驗室操作.實驗裝置是什麼樣的
多糖(polysacharides,PS),又稱多聚糖,是由10個以上的單糖通過苷鍵連接而成的,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它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高等植物、藻類、微生物(細菌和真菌)與動物體內.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發現多糖具有復雜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1]:(1)多糖可作為廣譜免疫促進劑,具有免疫調節功能,能治療風濕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癌症等免疫系統疾病,甚至能抗AIDS病毒[2].如甘草多糖具有明顯的抗病毒和抗腫瘤作用[10],黑木耳多糖、銀杏外種皮多糖和蘆薈多糖可抗腫瘤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3-5].(2)多糖具有抗感染、抗放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作用.如柴胡多糖具有抗輻射,增強免疫功能等生物學作用[6],麥冬多糖具有降血糖及免疫增強作用[7-8],動物黏多糖具有抗凝血、降血脂等功能[9].(3)多糖能控制細胞分裂和分化,調節細胞的生長與衰老.如爬山虎多糖具有抗病毒和抗衰老作用[10],銀杏外種皮粗多糖具有抗衰老、抗過敏、降血脂、止咳祛痰、減肥等功能[11]. 另外,多糖作為葯物,其毒性極小,因而多糖的研究已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 由於多糖具有的生物活性與其結構緊密相關,而多糖的結構又是相當復雜的,所以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相對緩慢.但人們在多糖的分離提取與純化方面已做出了不少工作. 1. 多糖的提取[12] 1.1 熱水浸提法: 1.1.1多糖提取條件的優選根據文獻報道[13]:影響熱水浸提多糖的因素主要有提取時間、提取次數、溶劑體積、浸提溫度、pH值、醇析濃度和植物顆粒大小等.在試驗前對上述多種因素利用正交實驗法做出優選,才能選出最佳提取方案. 1.1.2其步驟為:原料→粉碎→脫脂→粗提(2-3次)→吸濾或離心→沉澱→洗滌→乾燥首先除去表面脂肪.原料經粉碎後加入甲醇、乙醚、乙醇、丙酮或1:1的乙醇乙醚混合液,水浴加熱攪拌或迴流1-3小時,脫脂後過濾得到的殘渣一般用水作溶劑(也有用氫氧化鉀鹼性水液、氯化鈉水液、1%醋酸和1%苯酚或0.1-1M氫氧化鈉作為提取溶劑)提取多糖.溫度控制在90-100℃,攪拌4-6小時,反復提取2-3次.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大多較粘稠,可進行吸濾.也可用離心法將不溶性雜質除去,將濾液或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多糖若為鹼性則需要中和).然後濃縮,再加入2-5倍低級醇(甲醇或乙醇)沉澱多糖;也可加入費林氏溶液或硫酸銨或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等,與多糖物質結合生成不溶性絡合物或鹽類沉澱.然後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滌.將洗干後疏鬆的多糖迅速轉入裝有五氧化二磷和氫氧化鈉的真空乾燥器中減壓乾燥(若沉澱的多糖為膠狀或具粘著性時,可直接冷凍乾燥).乾燥後可得粉末狀的粗多糖. 1.2 微波輔助提取法:其原理為利用不同極性的介質對微波能的不同吸收程度,使基體物質中的某些區域和萃取體系中的某些組分被選擇性加熱,從而使萃取物質從基體或體系中分離出來,進入到介電常數小,微波吸收能力較差的萃取劑中[14]. 由於微波能極大加速細胞壁的破裂,因而應用於中草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能極大加快提取速度,增加提取產率.而且由於其選擇性好,提取後基體能保持良好的性狀,提取液也較一般的提取方法澄清[15]. 聶金源等在柴胡多糖和黃酮化合物的提取[18]中對微波輔助提取法、超聲輔助法和索氏提取法進行比較,發現微波輔助提取法所需時間最短(10min),多糖的提取率最高(28.46%). 1.3 超聲輔助法: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聲波的次級效應,如機械振動、乳化、擴散、擊碎、化學效應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擴散釋放並充分與溶劑混合,利於提取[16]. 超聲波輔助法與常規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時間短、產率高、無需加熱等優點[17]. 1.4 索氏提取法:將植物粉末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60℃-90℃條件下提取至無色(一般為6小時).過濾,濾渣揮發乾燥完溶媒後加入80%乙醇,再提取6小時,過濾,濾渣乙醇揮發乾燥後加蒸餾水.迴流提取2次,趁熱過濾,濾液減壓濃縮,再除蛋白,醇沉,除色素.60℃乾燥,稱重. 1.5 醇提法:先後將90%和50%乙醇加入植物粉末中,振盪充分再抽濾.濾液中加入足量無水乙醇,至於4℃冰箱中過夜.減壓抽濾,再除去色素,得多糖粗品,在60℃通風乾燥箱中乾燥,再置乾燥皿中恆重保存. 醇提法方法簡單,易於操作,但提取率較低,乙醇使用量大,不宜大規模提取使用. 1.6 其它方法:多糖的提取方法還有稀鹼液浸提法、稀酸液浸提法、酶法等.但由於稀酸、稀鹼條件下,易使多糖發生糖苷鍵的斷裂,部分多糖發生水解而使多糖的提取率減少,因而很多試驗中避免採用稀鹼液浸提法和稀酸液浸提法. 2. 多糖的純化 2.1 多糖中雜質除去方法 粗多糖中往往混雜著蛋白質、色素、低聚糖等雜質,必須分別除去. 2.1.1 除蛋白質採用醇沉或其它溶劑沉澱所獲得的多糖,常混有較多的蛋白質,脫去蛋白質的方法有多種:如選擇能使蛋白質沉澱而不使多糖沉澱的酚、三氯甲烷、鞣質等試劑來處理,但用酸性試劑宜短,溫度宜低,以免多糖降解.常用的方法有[19]: 2.1.1.1 沙維積法(Sevag法)[20]:根據蛋白質在氯仿等有機溶劑變性而不溶與水的特點,將多糖水溶液、氯仿、戊醇(或正丁醇)之比調為25:5:1或25:4:1,混合物劇烈振搖20到30分鍾,蛋白質與氯仿-戊醇(或正丁醇)生成凝膠物而分離,然後離心,分去水層和溶劑層交界處的變性蛋白質.此種方法較溫和,在避免降解上有較好效果,但效率不高,如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實驗中要重復處理達三十幾次.並且每次除去蛋白質變性膠狀物時,不可避免的溶有少量多糖,另外少量多糖與蛋白質結合的蛋白聚糖和糖蛋白,在處理時會沉澱下來,造成多糖的損失.如能配合加入一些蛋白質水解酶,再用Sevage法效果更佳. 2.1.1.2 三氟三氯乙烷法[21]:多糖溶液與三氟三氯乙烷等體積混合,低溫下攪拌10min左右,離心得上面水層,水層繼續用上述方法處理幾次,即得無蛋白質的多糖溶液,此法效率高,但溶劑沸點較低,易揮發,不宜大量應用. 2.1.1.3 三氯醋酸法:在多糖水溶液中滴加5%-30%三氯醋酸,直至溶液不再繼續混濁為止,在5-10℃放置過夜,離心除去沉澱即得無蛋白質的多糖溶液.此法會引起某些多糖的降解. 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和三氯醋酸法三種方法均不適合糖肽,因糖肽也會像蛋白質那樣沉澱出來.對於對鹼穩定的糖蛋白,在硼氫化鉀存在下,用稀鹼溫和處理,可以把這種結合蛋白質分開[1]. 2.1.1.4 酶解法[22]:在樣品溶液中加入蛋白質水解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鏈霉蛋白酶等,使樣品中的蛋白質降解.通常將其與Sevag法綜合使用除蛋白質效果較好. 2.1.1.5 鹽酸法[23]:取樣品濃縮液,用2mol/L鹽酸調節其PH至3,放置過夜,在3000r/min條件下離心,棄去沉澱,即脫去蛋白質. 另有李知敏[23]和葉將瑜[25]等人分別在植物多糖實驗中證明:鹽酸法、三氯乙酸法及Sevag法脫蛋白率分別為72.5%、46.1%和42.3%,多糖的損失率分別為15.1%、6.1%和14.3%.鹽酸法脫蛋白率高,但多糖的損失率也較高;三氯乙酸法較溫和,但除蛋白效率不高;Sevag法的脫蛋白效果不及前兩種. 2.1.1.6 其它方法:可以加入5%ZnSO4溶液和飽和Ba(OH)2溶液,振盪後離心去蛋白.此法除蛋白不夠徹底,可結合Sevag法使用.還可在提取液中加入50%的TCA溶液至沉澱完全,在4000r/min的條件下離心10min,收集上清液,即為除蛋白液.還有人使用4:1的氯仿-乙醇溶液除蛋白,將混合液清搖,再靜置,取上清液.此過程需重復多次方可除盡蛋白. 除去蛋白質的樣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驗,觀察在280mm處是否有吸收,如果無吸收則表明蛋白質已經除盡[24]. 2.1.2 除色素 2.1.2.1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除色素[12]:活性炭屬於非極性吸附劑,有著較強的吸附能力,特別適合於水溶性物質的分離.它的來源充足,價格便宜,上柱量大,適用於大量制備性分離.目前用於色譜分離的活性炭主要分為粉末狀活性炭、顆粒狀活性炭、錦綸活性炭三種.一般情況下,盡量避免用活性炭處理,因為活性炭會吸附多糖,造成多糖的損失. 2.1.2.2對於植物來源的多糖,可能含有酚型化合物而顏色較深,這類色素大多呈負性離子,不能用活性炭吸收劑脫色,可用弱鹼性樹脂DEAE纖維素或DuoliteA-7來吸附色素. 2.1.2.3若糖和色素時結合的,易被DEAE纖維素吸附,不能被水洗脫,這類色素可進行氧化脫色:以濃氨水或NaOH液調至PH8.0左右,50℃以下滴加H2O2至淺黃色,保溫2小時. 2.1.2.4 依次用丙酮、無水乙醚和無水乙醇洗滌多糖,即可得到較為純凈的多糖.此法較為簡單,便於操作,多糖損失也較小. 2.1.2.5 用4:1的氯仿-正丁醇除色素.操作簡單,多糖有一定損失. 2.1.2.6發酵來源的多糖顏色一般較淺,色素含量較少,一般可不除色素. 2.1.2.7對於動物,微生物等提取得到的多糖也可根據不同情況按上述方法處理. 2.1.3 除低聚糖等小分子雜質 2.1.3.1採用逆向流水透析法.即准備好一桶蒸餾水,用一根導管將水通入透析袋的燒杯底部,另用一根導管將水引出,根據水量控制流速,使水緩慢流動48小時.這樣得到的就是多糖的半精品. 2.1.3.2利用溶液濃度擴散效應,將分子量小的物質如無機鹽、低聚糖等從透析袋滲透到袋外的蒸餾水中,不斷換水即可保持濃度差,從而除盡小分子雜質.具體的做法是根據多糖溶液的體積截取相應長度的透析袋,用透析夾夾住一端,灌入多糖液,離液面2-3cm處夾緊透析袋,置於一大燒杯中,注入蒸餾水至完全浸沒透析袋後,用磁力攪拌器慢速攪拌,每12小時換一次水,重復3-4次. 2.2 多糖的純化方法 純化是將多糖混合物分離為單一多糖的過程,純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2.1 分部沉澱法 根據各種多糖在不同濃度的低級醇或丙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質,逐次按比例由小到大加入甲醇或乙醇或丙酮,收集不同濃度下析出的沉澱,經反復溶解與沉澱後,直到測得的物理常數恆定(最常用的是比旋光度測定或電泳檢查).這種方法適合於分離各種溶解度相差較大的多糖.為了多糖的穩定,常在pH7進行,唯酸性多糖在pH7時-COOH是以-COO` 離子形式存在的,需在pH2-4進行分離,為了防止苷鍵水解,操作宜迅速.此外也可將多糖製成各種衍生物如甲醚化物、乙醯化物等,然後將多糖衍生物溶於醇中,最後加入乙醚等極性更小的溶劑進行分級沉澱分離. 2.2.2 鹽析法 在天然產物的水提液中,加入無機鹽,使其達到一定濃度或飽和,促使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沉澱析出,與其它水溶性較大的雜質分離.常做鹽析的無機鹽的有氯化鈉、硫酸鈉、硫酸鎂、硫酸銨等. 2.2.3 季銨鹽沉澱法 季銨鹽及其氫氧化物是一類乳化劑,可與酸性糖形成不溶性沉澱,常用於酸性多糖的分離.通常季胺鹽及其氫氧化物並不與中性多糖產生沉澱,但當溶液的PH增高或加入硼砂緩沖液使糖的酸度增高時,也會與中性多糖形成沉澱.常用的季銨鹽有十六烷基三甲胺的溴化物(CTAB)及其氫氧化物(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CTA-OH)和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m hydroride,CP-OH).CTAB或CP-OH的濃度一般為1%-10%(W/V)的多糖溶液中,酸性多糖可從中性多糖中沉澱出來,所以控制季銨鹽的濃度也能分離各種不同的酸性多糖.值得注意的是酸性多糖混合物溶液的PH要小於9,而且不能有硼砂存在,否則中性多糖將會被沉澱出來. 2.2.4 柱層析:包括纖維素柱層析、纖維素陰離子交換柱層析、凝膠柱層析、親和層析、高壓液相層析和其它柱層析.如用活性炭及硅膠做載體的柱層來分離多糖;或用硼砂型的離子交換樹脂分離中性多糖. 纖維素柱層析 纖維素柱層析對多糖的分離既有吸附色譜的性質,又具有分配色譜的性質,所用的洗脫劑是水和不同濃度乙醇的水溶液,流出柱的先後順序通常是水溶性大的先出柱,水溶性差的最後出柱,與分級沉澱法正好相反. 纖維素陰離子交換柱層析 最常見的交換劑為DEAE-纖維素(硼酸型或鹼型),洗脫劑可用不同濃度的鹼溶液、硼砂溶液、鹽溶液等.此方法目前最為常用.它一方面可純化多糖,另一方面還適於分離各種酸性多糖、中性多糖和粘多糖. 凝膠柱層析 凝膠柱層析可將多糖按分子大小和形狀不同分離開來,常用的凝膠有葡聚糖凝膠(sephadex G)、瓊脂糖凝膠(sepharose bio-gel A)、聚丙烯醯胺凝膠(bio-gel P)等,常用的洗脫劑是各種濃度的鹽溶液及緩沖液,但它們的離子強度最好不低於0.02.出柱的順序是大分子的先出柱,小分子的後出柱.由於糖分子與凝膠間的相互作用,洗脫液的體積與蛋白質的分離有很大的差別.在多糖分離時,通常是用孔隙小的凝膠如sephadex G-25、G-50等先脫去多糖中的無機鹽及小分子化合物,然後再用孔隙大的凝膠sephadex G-200等進行分離.凝膠柱層析法不適合於粘多糖的分離. 親和層析 用凝聚素(一般是蛋白質和糖蛋白)做親和色譜來分離多糖. 高壓液相層析 2.2.5 制備性區域電泳 分子大小、形狀及所負電荷不同的多糖其在電場的作用下遷移速率是不同的,故可用電泳的方法將不同的多糖分開,電泳常用的載體是玻璃粉.具體操作是用水將玻璃粉拌成膠狀、柱狀,用電泳緩沖液(如0.05mol/L硼砂水溶液,PH9.3)平衡3天,將多糖加於柱上端,接通電源,上端為正極(多糖的電泳方向是向負極的),下端為負極,其單位厘米的電壓為1.2-2V,電流30-35MA,電泳時間為5-12小時.電泳完畢後將玻璃粉載體推出柱外,分割後分別洗脫、檢測.該方法分離效果較好,但只適合於實驗室小規模使用,且電泳柱中必須有冷卻夾層. 2.2.6 金屬絡合物法 常用的絡合劑有費林溶液、氯化銅、氫氧化鋇和醋酸鉛等. 2.2.7 其它方法:純化除採用上述方法外,還有超過濾法(多糖溶液通過各種已知的超過濾膜就能達到分離)、活性炭柱色譜.另據報道,國外多採用的LKB柱色譜系統,用比旋度、示差折射及紫外檢測多糖,各組分的峰位自動記錄,分離效果好且方便. 2.3 多糖純度的鑒定 2.3.1超離心法 由於微粒在離心力場中移動的速度與微粒的密度、大小和形狀有關,故當將多糖溶液進行密度梯度超離心時,如果是組分均一的多糖,則應呈現單峰.具體的做法是將多糖樣品用0.1molNaCl或0.1molTris鹽緩沖溶液配製成1%-5%的溶液,然後進行密度超離心,待轉速達到恆定後(通常是60000r/min),採用間隔照明的方法檢測其是否為單峰. 2.3.2高壓電泳法 由於中性多糖導電性差、分子量大、在電場中的移動速度慢,故常將其製成硼酸絡合物進行高壓電泳.多糖的組成不同、分子量不同,其與硼酸形成的絡合物就不同,在電場作用下的相對遷移率也會不同,故可用高壓電泳的方法測定多糖的純度.通常高壓電泳所用的支持體是玻璃纖維紙、純絲綢布、聚丙醯銨凝膠、纖維素醋酸酯薄膜等.緩沖液是PH9.3-12的0.03-0.1mol的硼砂溶液,電壓強度約為30-50V/cm,時間是30-120min.由於電泳時會產生大量的熱,所以要有冷卻系統,將溫度維持在0℃左右,否則會燒掉支持體.一般單糖、低聚糖因醛基而發生的顏色反應在多糖上不明顯,電泳後常用的顯色劑是p-茴香胺硫酸溶液(p-anisidine)和過碘酸希夫試劑等. 2.3.3凝膠柱層析 常用的凝膠是Sephadex、Sepharose、Sephacryl,展開劑為0.02-0.2molNaCl溶液或0.04mol吡啶與0.02醋酸1:1的緩沖溶液,柱高和柱直徑之比大於40. 2.3.4旋光測定法 在多糖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使其濃度為10%左右,離心得沉澱.上清液再加入乙醇使其濃度為20%-25%,離心所得二次沉澱,比較二次沉澱的比旋度.如果比旋度相同則為純品,否則為混合物. 2.3.5其它方法:官能團摩爾比恆定法,即如為純品兩次分離所得產物的官能團如-COOH、-NH2、-SO3H、-CHO等摩爾比應該恆定.類似的方法還有示查折射法、HPLC法等.此外德國常用高壓液相法來檢測多糖純度,結果可靠. 必須注意的是:純度檢查一般要求有上述兩種方法以上的結果才能肯定.
⑼ 如圖是觀察水面波衍射的實驗裝置,AB和CD是兩塊擋板,BC是一個孔,O是波源,圖中已畫出波源所在區域波的傳播
ABC
⑽ 粒子加速器的實驗裝置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與造波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廠打磨工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8
閥門型號上的16p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08
沒有工具怎麼開機械表
瀏覽:761
逐鹿淘寶賣家工具箱
瀏覽:457
軸承外圈過盈配合怎麼選擇
瀏覽:765
實驗室蒸餾裝置所需儀器
瀏覽:727
投標中消防器材實施方案怎麼寫
瀏覽:280
冰箱始終製冷是怎麼回事
瀏覽:230
汽車軸承怎麼分反正
瀏覽:819
爆炸爐的閥門怎麼調
瀏覽:269
kn95兒童口罩怎麼沒閥門
瀏覽:520
體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554
探究水沸騰實驗裝置儀器
瀏覽:767
機械密封怎麼入行
瀏覽:917
錐度軸承用什麼材料代替
瀏覽:38
臨沂河東五金城博世電動工具
瀏覽:61
變電所的接地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363
郵政儲蓄銀行怎麼解綁設備
瀏覽:559
定州市恆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16
寶馬運動模式排氣閥門會打開嗎
瀏覽: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