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植物色素的提取能用Arnon方法嗎
Arnon是傳統的葉綠素測定方法,是將材料在80%丙酮溶液中研磨並經過濾或離心除去殘渣後,測定提取液的光密度值來計算葉綠素含量,所以是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光的吸收值繼而估算出色素的含量。二甲基亞碸(DMSO)直接浸提高等植物葉綠素,同樣是測定提取液的光密度值來計算葉綠素含量,但步驟較為簡省,但是對實驗條件的控制要求較嚴格。呵呵!以下是大體的步驟:葉綠素的分子結構是由四個吡咯環組成的一個卟啉環,此外還有一個葉綠醇的側鍵,由於分子具有共軛結構,因此可吸收光能。葉綠素是脂類化合物,所以它可溶於丙酮、石油醚、己烷等有機溶劑,用有機溶劑提取的葉綠素可在一定波長下測定葉綠素溶液的消光值,利用Arnon公式計算葉綠素含量。
二、材料、儀器與試劑
1.材料:菠菜葉片
2.儀器:分光光度計、天平、具塞刻度試管(15ml)、研缽、漏斗、滴管、濾紙、試管架。
3.試劑:丙酮、CaCO3
三、操作步驟
樣品處理及測定:准確稱取洗凈,擦乾(去葉片中脈)的菠菜葉片1.00g,於研缽中加少許CaCO3 研磨成勻漿,用80%丙酮浸提,將上清液過濾(濾紙先用80%丙酮濕潤),用滴管吸取80%丙酮分次把研缽中葉綠素浸提液和殘渣洗凈,然後再用丙酮逐滴把濾紙上的葉綠素溶液洗凈,全部轉移到具塞刻度試管,定容到15ml,於652nm波長處測定消光值,如需測定葉綠素a和b的含量,可於663nm 和645nm波長處分別測定其消光值,按分式(2)或(3)計算。
四、結果計算
OD652
A= ×稀釋倍數×100 (1)
34.5×W
式中:A:葉綠素含量(mg/100g);
W: 樣品重(g )
Ca——0.0127×OD663-0.00269×OD645(2)
Cb——0.0229×OD645-0.00468×OD663(3)
Ca,Cb——分別代表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含量(mg/ml)
五、注意事項
葉綠素是一種極不穩定的化合物,它能被活細胞中的葉綠素酶水解,脫去葉醇基,轉變為葉綠酸。光照和高漫都會使葉綠素發生氧化和分解,因此在分離提取葉綠素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控制這些因素,盡可能在低溫和弱光下進行,並注意縮短實驗時間,以防止葉綠素的破壞。
B. 高中生物教材提取植物色素的實驗
濾液中含有四中色素,畫的濾液線要細而直,這樣可以讓色素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將慮紙放到層析液中,溶解度以及含量不同的色素,"跑"速度不同,這樣就可以分離色素了.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
C. 高中生物實驗 綠葉色素的提取
葉綠素提取的准備工作是在一個半暗的房間里,室溫保持在25℃。
提取步驟如下:
(1) 取1000克新鮮的綠葉,在韋氏攪切器中粉碎。
(2)將粉碎的1000克綠葉放進加有少量的碳酸鈣的丙酮中(溫度20℃)進行萃取,直到過濾、清洗後的葉子碎片為無色。
(3)將過濾後的丙酮提取液放到盛有1升石油醚和100ml丙酮的漏斗中,然後輕輕地旋轉,同時加放蒸餾水直到分層為止。水層的大部分丙酮和水溶雜質被丟棄,只剩石油醚溶液。
(4)將石油醚溶液用蒸餾水再次凈化後,用含有石油醚和0.01克草酸的200ml80%的甲醇溶液清洗5次以上,最後得到黃綠色懸浮液。
(5)用無水硫酸鈉對懸浮液進行乾燥,並將其滲入到3cm厚的蔗糖粉末製成柱中,然後用石油醚清洗沉澱的色素去掉類胡蘿卜素,使之只含有天然的葉綠素。
(6)含有天然葉綠素的蔗糖柱分兩層,綠層有4-10mm的葉綠素b層,另一藍層為2-6mm的葉綠素a層。
(7)將位於藍層正中的部分(約占藍層的一半) 放入醚中,對此懸浮液進行過濾、洗提,用蒸餾水清洗,用硫酸鈉乾燥,再用器皿進行過濾後,得到葉綠素a。
(8)將(6)中的綠層中間部分移出,迅速放入醚中過濾、洗提,製成葉綠素b醚溶液。
(3)植物色素提取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葉綠素的分離
色譜法是一種很好的分離純化、鑒定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微量分析中應用的更是廣泛。果蔬中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的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
在提取實驗時,我們可以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把水溶性的花青素濾掉,繼而可以利用薄層色譜、柱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對胡蘿卜素、葉黃素和葉綠素進行分離。
由於這三種色素的極性依次減弱,可以適當地選擇單一的有機溶劑或者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劑作為展開劑和洗脫劑,確定最佳的優化分離條件。
葉綠素-網路
D. 最適合作為「提取植物葉綠體色素」實驗材料的是()A.番茄果實B.西瓜皮C.暗培養的綠豆芽D.菠菜葉
A、提取色素應選用含有葉綠體的植物組織,番茄果實不含葉綠體,回A錯誤;
B、西瓜皮含有色素少答,且不易提取,B錯誤;
C、暗培養的綠豆芽葉不含有葉綠素,不適合作為該實驗的實驗材料,C錯誤;
D、菠菜葉片含有葉綠體,且葉綠素含量高,D正確.
故選:D.
E. 在植物色素提取實驗中為什麼不能放入過多的乾燥劑
如果放入過多乾燥劑,容易造成植物細胞脫水而死,色素提取就會受到影響,謝謝,望採納……
F. 如圖是「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
(1)研磨時需要加入3種物質:10 mL的無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細胞和葉綠體破碎;細胞研磨破碎後,會溢出有機酸,為防止葉綠素中的鎂被氫取代,破壞葉綠素,研磨時需加入少許碳酸鈣中和有機酸.
(2)過濾研磨液時,漏斗基部不能用濾紙,因為色素可吸附在濾紙上.一般用一層尼龍布過濾.
(3)剪去兩角的作用是防止兩邊色素擴散過快.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細、齊、直,防止色素帶重疊.
(4)層析時的關鍵技術是不能讓層析液沒及濾液細線,否則,濾液細線會被層析液溶解,不能分離.4種色素溶於層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異,造成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由於層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揮發,所以要加蓋.色素帶的寬度是由各種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帶越寬,一般植物葉片中葉綠素a含量最多,所以葉綠素a帶最寬.擴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蘿卜素,在色素帶的最上層.
(5)葉綠素不穩定,易分解,而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較穩定.
故答案為:
(1)無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鈣
(2)尼龍布
(3)防止色素帶不整齊細、齊、直
(4)層析液不要沒及濾液細線防止層析液揮發葉綠素a胡蘿卜素
(5)葉綠素a和葉綠素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G. 如何提取植物色素(包括:器材、葯品)
一般考點
1、加入二氧化硅的原因:有利於充分研磨
2、加入碳酸鈣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壞。研磨時會破壞溶酶體,溶酶體裡面的有機酸會流出來而色素中有Mg,碳酸鈣能和酸反應,防止酸和鎂反應,破壞了色素。
3、加入無水乙醇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於無水乙醇等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4、層析液的作用:光合色素可溶於層析液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最終不同的光合色素會在擴散過程中分離開來。
(1)提取光合色素
用天平稱取5 g綠色葉片,剪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加入10 mL無水乙醇(也可用丙酮),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塊單層尼龍布,將漏斗插入試管。將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時用棉塞塞嚴盛有濾液的試管。
①剪碎和加二氧化硅的作用:利於研磨充分
②加入碳酸鈣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壞。研磨時會破壞溶酶體,溶酶體裡面的有機酸會流出來而色素中有Mg,碳酸鈣能和酸反應,防止酸和鎂反應,破壞了色素。
③加入無水乙醇(丙酮)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於無水乙醇等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④迅速研磨:防止乙醇揮發和色素的破壞。
⑤單層尼龍布的作用:過濾、去除雜質。
⑥用棉塞塞嚴的原因:防止乙醇(丙酮)揮發、提取液變少、變干。
(2)制備濾紙條
將乾燥的定性濾紙剪成長與寬略小於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將濾紙條一端剪去兩角,在此端距頂端1 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橫線。
①濾紙條的長與寬略小於試管:既能使濾紙條輕松地放入試管內,易於取出,也能防止濾紙條太小,彎曲塌陷在試管內。
②剪去濾紙條兩角的作用:1.保證濾紙能立在燒杯中2.保證濾紙上的濾液線能水平向上擴展。
③1 cm:保證濾紙條有足夠的長度泡在層析液中,又能使色素帶不浸在層析液(分離液)中。
④用鉛筆,不能用簽字筆、圓珠筆、畫筆的原因:簽字筆、圓珠筆、畫筆的筆液色素會也能溶於乙醇和層析液,污染從綠葉中提取的色素。
(3)畫濾液細線
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畫細線(也可用玻片較短那一端的邊緣沾取濾液後,印在濾紙條上)。待濾液線干後,重復畫線一兩次。
①濾液線要細,要均勻:保證濾液色素在同一起始點上。
②待濾液線干後再重復畫線的原因:既保證了濾液線的色素量,也防止濾液線過寬。畫的次數越多,色素量越多,越好跑,色素帶也就分得越開,越清楚。
(4)分離光合色素
將適量的層析液(分離液)倒入試管,將濾紙條畫線一端朝下,輕輕插入層析液中,迅速塞緊試管口。
①適量的層析液:保證足量用於色素的分離,防止層析液浸沒濾液線,也防止空氣污染(層析液易揮發、有毒),避免試劑的浪費。
②層析液的作用:色素可溶於層析液中,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最終不同的色素會在擴散過程中分離開來。
③注意不要讓層析液觸及濾液線。接觸後會使大量濾液溶於層析液中,導致實驗失敗。
④塞緊試管口的原因:層析液易揮發,且具一定的毒性。
(5)觀察、記錄
待層析液上緣擴散至接近濾紙條頂端時,將濾紙條取出,風干。觀察濾紙條上所出現的色素帶及其顏色,並做好記錄。
最後濾紙條上將分離出四條色素帶,顏色從上往下分別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四種色素分別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H. 請回答以下與實驗操作相關的問題.(1)提取和分離該植物綠葉中色素時,繪制了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離
(1)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越大的,在濾紙條上擴散的速度會越快,則溶版解度最高的是丁.
(2)染權色體(質)是細胞中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龍膽紫溶液(「醋酸洋紅液「、「改良苯酚品紅染液「、「蘇木精「等都是鹼性染料).有絲分裂中期染色形態數目最清晰.
(3)在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中,纖維素分解菌的接種可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塗布平板法.
(4)甲乙丙是一組對照實驗,甲裝置中的①是指米湯+唾液(或米湯和唾液),②是指熱水.檢測因變數的方法是在3支試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故答案為:
(1)丁
(2)中龍膽紫溶液
(3)稀釋塗布平板(4)米湯+唾液(或米湯和唾液)熱水在3支試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內溶液顏色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