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畢業生化學實驗 溶解與蒸發如何操作
操作如下:
1.溶解:稱取4克粗鹽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回充分溶解。 粗鹽逐漸溶解,答溶液渾濁。
2.過濾:組裝好儀器,將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進行過濾。若濾液渾濁,要再次過濾,直到濾液澄清為止。 濾紙上有不溶物殘留,溶液澄清。
3.蒸發:將過濾後的澄清溶液轉入蒸發皿,加熱,並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當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余熱蒸干。 蒸發皿中產生了白色固體。
2、結晶
原理:利用溶劑對被提純物質及雜質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純物質從過飽和溶液中析出。而讓雜質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從而達到提純的目的。
(1)蒸發結晶:通過蒸發或氣化,減少一部分溶劑使溶液達到飽和而析出晶體。此法主要用於溶解度隨溫度改變而變化不大的物質。
(2)冷卻結晶:通過降低溫度,使溶液冷卻達到飽和而析出晶體。重結晶指的是重復冷卻結晶。此法主要用於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明顯減小的物質。
注意:通常我們是兩種方法結合使用
(1)進行蒸發時,液體放置在蒸發皿中的量不得超過蒸發皿容量的2/3,以免加熱時溶液濺出。
(2)在加熱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液體,以免液體局部過熱而致使液滴飛濺。
㈡ 化學實驗中如何用蒸發皿蒸發溶液的步驟
實驗步來驟:
一.把蒸發皿置於源三腳架上(注意:蒸發皿要放置結實穩固,防止液體傾出)
二.把溶液倒入蒸發皿內(注意:不要倒如過多溶液,大約占容積3/4就可以了,避免蒸發時液體溢出或濺傷人員)
三.點燃酒精燈加熱
四.在蒸發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由於溶液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五.蒸發時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的固體時就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液體。
㈢ 化學實驗中的蒸發實驗是先放酒精燈還是先固定鐵圈位置
先放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的位置確定鐵圈固定的高度,從而確保被加熱器皿正好處在酒精燈的外焰部分
㈣ 化學實驗中蒸發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有哪些注意點
操作要領:
1.蒸發皿中液體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2/3.
2.蒸發過程中必須用版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權部溫度過高而使液體飛濺。
3.當加熱至(大量)固體出現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
4.不能把熱的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台上,應墊上石棉網。
5.坩堝鉗用於夾持蒸發皿。
㈤ 化學蒸發實驗操作三個要點是
蒸發皿中液體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2/3:
蒸發過程中必須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版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權液體飛濺;
當加熱至(大量)固體出現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液體
應該是這些吧。
㈥ 高中化學幾個實驗裝置圖. 1.蒸發 2.萃取 3.過濾 4.蒸餾 我需要這四個的實驗裝置圖.
㈦ 請問化學實驗中蒸餾的兩套裝置叫什麼啊蒸餾的原理是什麼
蒸餾水和石油
編輯本段蒸餾的原理: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版,使液體混合權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
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兩組分的揮發能力相差越大,則上述的增濃程度也越大。在工業精餾設備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與部分冷凝的氣相直接接觸,以進行汽液相際傳質,結果是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氣相,也即同時實現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㈧ 高中化學幾個實驗裝置圖。
蒸發
㈨ 化學實驗中蒸發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有哪些注意點
操作要領:
1.蒸發皿中液體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2/3.
2.蒸發過程中內必須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容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液體飛濺.
3.當加熱至(大量)固體出現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
4.不能把熱的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台上,應墊上石棉網.
5.坩堝鉗用於夾持蒸發皿.
㈩ 化學實驗蒸發用的儀器 (要全的)
酒精燈(加熱),蒸發皿(盛放待蒸發的液體),鐵架台(固定蒸發皿),玻璃棒(攪拌),火柴(點火),小瓷片(防止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