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十四中鳳起校區實驗樓大廳里科普器材中有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在大齒輪盤內嵌有三個等大的小齒輪.若齒
A、小齒輪的運動方向和大齒輪的運動方向相同,所以小齒輪也是順時針勻速轉動,故A錯誤;
B、大齒輪和小齒輪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小齒輪的每個齒的線速度方向不同,故B錯誤;
C、根據v=ωr可知,線速度相等,大齒輪半徑(內徑)是小齒輪半徑的3倍時,小齒輪的角速度是大齒輪角速度的3倍,故C正確;
D、根據a=
v2 |
r |
B. 圖示為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示意圖,A、B、C分別為大齒輪、小齒輪、後輪邊緣上的一點,則在此傳動裝置中(
A、B和C兩點同軸轉動,所以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故A錯誤;
B、A和B兩點屬於同一傳內動鏈兩點,故線速度相等容,故B正確;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
v2 |
r |
C. 如圖所示的齒輪傳動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若已知從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
齒輪不打滑,說明邊緣點線速度相等,從動輪順時針轉動,故主動輪逆專時針轉動;
主動輪的齒屬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故大輪與小輪的半徑之比為R:r=3:1;
根據v=rω,有:
ω′ |
ω |
r |
R |
1 |
3 |
1 |
3 |
2π |
ω′ |
6π |
ω |
D. 某齒輪傳動裝置如圖1所示,輪1為主動輪,則輪2的齒面接觸應力按 變化。 (分數:2分; 難度:易) A、對稱
這個應該是脈動循環變化。
E. 如圖齒輪傳動裝置,其有關參數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齒輪2的螺旋角與斜齒輪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齒輪2的螺旋角斜線,從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齒輪的權螺旋角為15.74054853° 。
齒輪1、2採用正傳動(總變位系數+1.6957),嚙合角25.25°;
齒輪3、4採用零傳動(總變位系數0),嚙合角20°。
F. 物理如圖所示為齒輪傳動示意圖,齒輪a與b的齒數之比為2::5
A、大齒輪和小齒輪是同緣傳動,邊緣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故A點和B點的線速度版大小之比為1:權1,故A正確;
B、C、A點和B點的半徑之比為1:3,線速度相等,根據v=ωr,角速度之比為3:1,故B錯誤,C正確;
D、由於AC正確,故D錯誤;
故選:AC.
G.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 輪帶動B 輪沿逆時針方向旋轉B.B 輪帶動A 輪
若A是主動抄輪,要出現圖中下方襲傳送帶綳緊狀態,A輪應帶動B輪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同理若B是主動輪,要出現圖中下方傳送帶綳緊狀態,上方傳送帶鬆弛狀態,B輪應帶動A輪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故選項B正確.
若要出現圖中上方傳送帶綳緊狀態,下方傳送帶鬆弛狀態,可以是C作為主動輪帶動D輪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也可以是D作為主動輪帶動C輪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故D選項也正確.
故選:BD.
H. 我國古代很早就發明了齒輪傳動和皮帶傳動的裝置。在漢代古墓中,有如圖甲所示的一幅壁畫,畫中一輛
M的半徑R1大,N的半徑R2小。繩子各處的線速度相等。設M的轉速為n1,N的轉速為n2.
則有2πR1*n1=2πR2*n2
n2=(R1/R2)*n1
由於R1>>R2,所以版n2>>n1
這種紡車的權優點是人用力使M慢慢轉動,則N就可以快速轉動,用來紡線。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請及時採納。有問題另行提問。《中學生數理化》團隊會隨時幫助你。祝你成功。
I. 如圖所示為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忽略齒輪嚙合部分的厚度,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則在傳動的過程
C、齒輪傳動,邊緣線速度相等,故C錯誤; A、根據v=rω,線速度相等時,角速度與半徑成反回比,半徑之比為1:答3,故角速度之比為3:1,故A正確; B、根據T=
D、根據a=
故選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