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測動滑輪機械效率裝置圖

測動滑輪機械效率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1-03-02 15:25:00

A. 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動滑輪機械效率,滑輪下面掛著一個鉤碼

砝碼上升抄10cm(暫且假設那個尺子的單位為cm),那測力器移動距離為10*2=20cm,所做的功為20cm*0.6N=12cmN=0.12Nm
而實際砝碼重力勢能增加1N*10cm=10cmN
所以機械效率是10/12=83.33333%

B. 如圖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不計繩重及滑輪

從圖可知,動滑輪由3段承擔;
(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5N,指針指內在20N到容30N之間,所以小明所用的拉力F=25N,
則拉力移動的距離為:s=3h=3×0.4m=1.2m,
拉力做的總功為:W=Fs=25N×1.2m=5J;
(2)額外功W=W-W有用=5J-2.4J=2.6J;
(3)滑輪組機械效率為:η=

W有用
W總
=
2.4J
5J
=48%.
答:(1)小明所用拉力做的功是5J;
(2)小明需要做的額外功是2.6J;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48%.

C. 請利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測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請寫出主要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1)將彈簧測力計調零,然後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所受到的重力G,並記錄到實驗數據記錄表中。(或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所受到的重力G,並記錄在表格中。)
(2)按示意圖組裝實驗器材。
(3)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動繩子自由端,使彈簧測力計從圖中的位置A'勻速豎直上升到位置B',鉤碼從位置A勻速上升到位置B。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用刻度尺測出AB間的距離h,A'B'間的距離s,將F、s和h的數值記錄到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4)根據

D. 如圖甲所示,是測動滑輪機械效率的示意圖。它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子自由端,將質量為200g的鉤碼從A位置勻

(1) 1.6 。(2) 10。 (3) 0.32。(4) 62.5%。

E. 如圖甲,是測量動滑輪機械效率的示意圖.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子的自由端,將質量為480g的重物從A位置勻速


(1)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N+0.2N=3.2N,所以拉力F=3.2N;
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s=45.0cm-25.0cm=20.0cm=0.2m;
拉力做的功:W=Fs=3.2N×0.2m=0.64J;
(2)物體專上升的距離h=10.0cm-0.0cm=10.0cm=0.1m,
W有屬=mgh=0.48kg×10N/kg×0.1m=0.48J,
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100%=
0.48J
0.64J
×100%=75%.
故答案為:(1)0.64;(2)75%.

F. 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試驗中,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來完成實驗.(1)完成實驗裝置圖,保證拉力沿

(1)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向上,所以繩子由動專滑輪繞起屬,如圖所示:

4N
3×2N
×100%≈66.7%.
(4)造成機械效率達不到100%的原因有動滑輪的自重、繩子的自重、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等.
(5)表格內容包括實驗次數、物重、物體上升的高度、拉力、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有用功、總功以及機械效率,表格如下:
實驗次數物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m有用功W/J總功W/J機械效率η
1
2
3
故答案為:(2)勻速;彈簧測力計示數;物體上升的高度;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3)66.7%;(4)動滑輪及繩子所受重力;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

G. (2011房山區二模)如圖甲所示,是測動滑輪機械效率的示意圖.它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子自由端,將質量為2

(1)彈簧來測力計的示數為1N+0.2N×源3=1.6N;
(2)鉤碼上升的距離為圖中A到B的距離,為10cm;
(3)拉力F做的功W總=Fs=1.6N×0.2m=0.32J;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
Gh
Fs
=
0.2kg×10N/kg×0.1m
0.32J
=62.5%.
故答案為:(1)1.6;(2)10;(3)0.32;(4)62.5%.

H.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測動滑輪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1)他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______移動,測得

(1)實驗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動滑輪下的物體緩慢上升;
(2)根據內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容實驗要求,需要測量和記錄的物理量有: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F/N,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m.
因為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物體時,動滑輪是由兩股繩子承擔,s=2h,所以s=2×0.2m=0.4m.
(3)實際在實驗時,動滑輪自身的重量、動滑輪與繩子之間存在摩檫阻力等,都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所以拉力大小並不等於鉤碼重力的一半的原因是:動滑輪自身受到重力.
(4)對於裝置一定的動滑輪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因為s=2h,所以機械效率η=

W有用
W總
=
Gh
Fs
=
Gh
G2h
=
G
2F
,所以機械效率與提升的高度無關,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勻速豎直;(2)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m;0.4;(3)動滑輪自身受到重力;(4)不變.

I. 如圖是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裝置圖.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子自由端,將重為6N鉤碼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

(1)由圖可知,s=15cm=0.15m,h=5cm=0.05m,
拉力做功:W=Fs=2.5N×0.15m=0.375J,
(2)有用功:W=Gh=6N×0.05m=0.3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W有用
W總
×100%=
0.3J
0.375J
×100%=80%;
(2)整個滑輪組保持不變,即額外功不變.因為對重物做的功為有用功,減小鉤碼的個數,即減小了有用功,機械效率就會減小.
故答案為:(1)0.375;(2)80%;(3)減小.

J. 圖甲是小磊測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的示意圖.他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子自由端,將質量為200g的鉤碼從A位置勻速

(1)由圖知,測力復計的分度值為制0.2N,示數為1.2N;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所以B的刻度為10.0cm,即鉤碼上升的距離為0.1m;
A′的刻度為15.0cm,B′的刻度為45.0cm,則繩端上升的高度為0.2m;
則W=Fs=1.2N×20×10-2m=0.24J
W有用=Gh=mgh=0.2g×10N/kg×10×10-2m=0.2J
η=

W有用
W總
×100%=
Gh
Fs
×100%=
0.2J
0.24J
×100%=83.3%;
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物體提高的高度/m 繩子自由端的拉力/N 有用功/J 總功/J 機械效率
0.1 1.2 0.2 0.24 83.3%
(2)由F=
1
2
(G+G)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2F-G=2×1.2N-0.2kg×10N/kg=0.4N;
(3)若想提高動滑輪的效率,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加物重的方法提高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1)0.1;1.2;0.2;1.24;83.3%;(2)0.4;(4)增大被提升物體的重力.

閱讀全文

與測動滑輪機械效率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廠打磨工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8
閥門型號上的16p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08
沒有工具怎麼開機械表 瀏覽:761
逐鹿淘寶賣家工具箱 瀏覽:457
軸承外圈過盈配合怎麼選擇 瀏覽:765
實驗室蒸餾裝置所需儀器 瀏覽:727
投標中消防器材實施方案怎麼寫 瀏覽:280
冰箱始終製冷是怎麼回事 瀏覽:230
汽車軸承怎麼分反正 瀏覽:819
爆炸爐的閥門怎麼調 瀏覽:269
kn95兒童口罩怎麼沒閥門 瀏覽:520
體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554
探究水沸騰實驗裝置儀器 瀏覽:767
機械密封怎麼入行 瀏覽:917
錐度軸承用什麼材料代替 瀏覽:38
臨沂河東五金城博世電動工具 瀏覽:61
變電所的接地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363
郵政儲蓄銀行怎麼解綁設備 瀏覽:559
定州市恆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16
寶馬運動模式排氣閥門會打開嗎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