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方法
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澱粉),並且釋放氧氣的過程。自然光合作用越強,消耗二氧化碳就越多
2.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測什麼,麻煩說明
測定來植物光合作用速源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測什麼
利用澱粉遇碘液變藍色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檢測光合作用的產物(澱粉)來檢測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可以設置兩組對照實驗,一組實驗的變數是光,二組實驗的變數是葉綠體.在實驗前首先把葉片內原有的澱粉耗盡,然後按照實驗的變數進行設計操作,最後給葉片脫色,然後滴加碘液,看葉片是否變藍.通過此實驗證明綠葉必須在光下才能製造澱粉.植物體高度的增加是有機物長期積累的過程,無法進行檢測.二氧化碳檢測較復雜,水分也需要較長時間,不符合題意.BCD均不正確.
3. 如圖中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
(個)由圖可知,當光照強度小於2.如千勒克斯時,呼吸作用強度均大於光合作用版強度權,因此綠葉要從容器中吸收氧氣,從而導致容器內氣壓減小,紅色液滴左移.(2)由圖可知,當光照強度為個個千勒克斯時,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強度,葉片從外界吸收如小2放出小2,因此對應的箭頭有a、b、如、d.
(3)光照強度為如千勒克斯時,植物個小時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量為如個3v,同時被自己消耗了如個3v,因此產生的氣體量為個個個3v.
故答案為:
(個)左側
(2)a、b、如、d
(3)個個個
4.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最有效方法
A、通過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可以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A正確;
B、植物體內葉綠體的含量不易測定,B錯誤;
C、植物體內葡萄糖的氧化量代表了呼吸作用速率,C錯誤;
D、光合作用中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產生,且植物體內水的消耗量不易測量,D錯誤.
故選:A.
5. 圖中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個經消毒的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
(1)二氧化碳緩沖溶液可維持甲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相對穩定,因此液滴的移動方向取決於甲中氧氣量的變化,由於光照強度由0漸變為2.5千勒克斯時,呼吸作用速率大於光合作用速率,導致甲中氧氣量減少,因此液滴左移.
(2)丙圖內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②③⑥;二氧化碳被消耗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其場所在葉綠體基質.A場所為葉綠體,發生的是光合作用,其能量變化過程是光能→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進入C的⑦是指丙酮酸和還原態氫兩種有機物.
(3)對葉片來說,光照強度為10千勒克斯時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對應丙圖中存在相關氣體的箭頭有①②⑤⑥.
(4)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時,氣體總量增加了150ml,根據上面的試題分析,這150ml為凈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而葉片的呼吸作用強度一直為50ml/h,可知,實際上光合作用產生了150+50=200ml的氧氣.
(5)凡士林有密封作用,導致二氧化碳不能通過氣孔進入到葉綠體中,從而使暗反應速率下降.
(6)由於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氧氣,因此與植物的實際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裝置所測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數值偏低.
(7)根據設計實驗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數原則,為了防止無關變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與實驗組裝置的區別是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故答案為:
(1)左側
(2)②③⑥葉綠體基質 光能→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 丙酮酸 還原態氫
(3)①②⑤⑥
(4)200
(5)暗
(6)偏低 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氧氣
(7)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6. 圖中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
(1)①光照強度為10千勒克斯時,圖中看出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因此葉綠體除了利用線粒體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d)以外,還需從外界環境中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b);因此產生的氧氣除了供給線粒體利用(c)以外,還有一部分釋放到細胞外(a).
②由於總光合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圖乙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時,1小時氣體體積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量為150+50=200毫升.
③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可用一枚消毒的死葉片進行對照;以排除溫度、大氣壓等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對實驗的影響.
(2)①由於線粒體有氧呼吸消耗氧氣,葉綠體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因此丙圖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a、c、f.圖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因為葡萄糖需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丙酮酸,再進入線粒體繼續分解.
②丁圖中在5℃時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1.0,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為0.5,由於實線表示的是凈光合速率,因此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因此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的3倍.
故答案為:
(1)①a、b、c、d
②200
③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2)①a、c、f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丙酮酸,再進入線粒體繼續分解
②3
7. 如圖中,圖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
(1)二氧化碳緩沖液可以維持試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恆定,因此試管中氣體含量的變化就是氧氣的變化.
(2)由於總光合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圖乙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時,1小時氣體體積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量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氣,根據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釋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還需從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可用一枚消毒的死葉片進行對照;以排除溫度、大氣壓等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對實驗的影響.
(4)如果將試管中的C02緩沖液改為水,則實驗測得的數據指標是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值.由於是密閉容器,並且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並且氧氣的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故答案為:
(1)氧氣
(2)200160
(3)新鮮葉片改為經消毒的死葉片 環境物理因素(如溫度變化等)對實驗的影響
(4)釋放的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量的差 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夠或光合作用吸收和產生的氣體量相等,變化量與呼吸強度相關.
8.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方法是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方法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方法是二氧回化碳答消耗量
光合作用就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嘛。和光照強度,葉綠體的數量,二氧化碳含量,植物生長狀況等等都有關系。
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澱粉),並且釋放氧氣的過程.自然光合作用越強,消耗二氧化碳就越多. 所以,單單憑葉綠體的含量不能判斷光合作用的效率,還會受光照,水分等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9. 圖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
(1)二氧化碳緩沖溶液可維持甲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相對穩定,因此液滴的移動方向取決於甲中氧氣量的變化,由於光照強度由5漸變為2.5 千勒克斯時,呼吸作用速率等於光合作用速率,因此液滴不移動.
(2)對葉片來說,當光照強度為10千勒克斯時,光合強度大於呼吸強度,應圖丙中不存在的箭頭有ef.
(3)在圖乙中,為了獲得圖乙中-50mL/h的數據,則應對甲裝置進行改進,新裝置為把甲裝置中的二氧化緩沖液改為氫氧化鈉溶液,其他條件不變,測定呼吸作用應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實驗.
(4)丁圖中在15℃時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2.5,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為1,由於實線表示的是凈光合速率,因此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因此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的3.5倍.
(5)丙圖中由同一個細胞產生的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利用,從葉綠體到線粒體會穿過4層膜,丙圖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細胞結構和相關代謝情況,a~f代表O2或CO2,圖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葉綠體產生的ATP僅供暗反應利用.
故答案為:
(1)原始
(2)ef
(3)把甲裝置中的二氧化緩沖液改為氫氧化鈉溶液,其他條件不變 黑暗或遮光
(4)3.5
(5)4 葉綠體產生的ATP僅供暗反應利用
10. 圖甲裝置用於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圖乙表示該實驗植物細胞與外界環境間、葉綠體與線粒體間氣體交換,圖
(1)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變化的過程是通過光反應光能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中,通過暗反應儲存在ATP中的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穩定的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2)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
(3)③④①②
(4)B點之後
(5)a+b
(6)光照強度 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