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是研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的實驗裝置(不考慮繩子、滑輪重和摩擦),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在這個實驗中,不考慮繩子、滑輪重和摩擦,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但要費回一倍距離,即答F=
1 |
2 |
1 |
2 |
② (2014大慶)小軍同學為了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省力情況」,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前,小軍用彈
(1)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在動滑輪的重力大於或等於物體的重力的條件下拉力專F大於或等於物屬體的重力,所以不省力.
(2)由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2,在忽略摩擦、繩重及實驗誤差的條件下,由滑輪組公式可得:F=
1 |
2 |
W有 |
W總 |
Gh |
Fs |
Gh |
Fnh |
G |
nF |
3N |
2×2N |
1 |
2 |
③ 如圖為「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勻速拉動細繩時的示數如圖所示
(1)2.4N; (2)0.24W; 83% (3) ①減少動滑輪重; ②增加鉤碼個數; ③減少機械摩擦。 (任選兩個即可) |
④ 小明探究滑輪的作用,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測量,圖中的滑輪是______(選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圖中滑輪抄是定滑輪,因使用定滑襲輪不省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所以手拉彈簧測力計在a位置時的示數等於重力;手拉彈簧測力計在b位置時的拉力等於重力,示數不變;
故答案為:定滑輪;不變;使用定滑輪不省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
⑤ 探究滑輪的作用的實驗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為了知道各滑輪的特點
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且費距離
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⑥ (2009平陽縣一模)小軍同學為了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省力情況」,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前,小
分析表中實驗數據,根據動滑輪的省力特點,得出:
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鉤內碼重力G及動容滑輪重力G0的關系的表達式為:F=
1 |
2 |
1 |
2 |
⑦ (2014高港區二模)小凡同學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圖如圖所示.(1)在探究定滑輪
(1)測力計倒過來使抄用時,彈簧測力計受力情況是:受到向上繩子的拉力(大小等於鉤碼重),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這時測力計測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於繩子自由端的拉力與測力計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勻速拉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實驗會造成測量值會小於向上繩子的拉力即鉤碼重.
(2)人在提升重物時把動滑輪也提起了,所以動滑輪本身的重力是存在差異的最主要原因;由於轉軸之間有摩擦,繩也有一定重量,導致拉力增大.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慮動滑輪和摩擦的理想情況下才成立的,在實際實驗中,動滑輪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觀存在的,要減小此差異,則動滑輪的重力不能忽略;將動滑輪的重力計算在提升的物體的重力里.
故答案為:(1)變小;忽略了測力計的重力;
(2)動滑輪本身有重力;將動滑輪的重力計算在提升的物體的重力里.
⑧ (4分)小凡同學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圖如下圖所示. 實驗次數 物重G/N 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