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空調系統設計
1.、根據建築使用面積確定製冷機組型號,製冷機組型號確定後確定冷凍水管及冷卻水管的規格,根據建築高度確定循環泵的揚程(循環泵需有用有備),根據製冷機組型號確定冷卻塔型號及冷卻水管規格;根據建築確定水管走向;
2、房間內使用的冷熱空氣應加新風系統,根據使用面積確定新風機組的送風量,(新風機組每層一台,如果樓層使用面積較小,也可兩層用一台)確定新風機組的送風量以後確定送風管道的規格、走向。
3、新風一般為舒適性送風,風速要求不可過高,根據風量、房間大小確定風口的規格、型號(各風口配備調節閥);
4、風機盤管:根據房間大小確定風機盤管的規格、數量;看房間的使用功能來確定風機盤管的安裝位置;
5、製冷機房內各種閥件就不再說了,你肯定知道,該加閥件加閥件,該加跑風加跑風,設備該加減震加減震;新風機房同樣如此,防火閥、電動調節閥也是必備的,規格均根據管徑來確定。風管經過防火分區時別忘了加防火閥。
6、空調水管高點、末端加跑風。
你的空調設計不知是否含防排煙:
根據防火分區確定排煙風機的規格、型號,然後計算排煙風管規格及排煙風口的規格,根據防火分區確定排煙風口的位置;根據排煙風管規格確定280度防火閥的規格。
7、樓梯間的正壓送風也別忘記,加壓風機在樓頂,加壓風機、加壓風口根據建築定。
8、對於人員密集的房間,還應設排風系統。
1.各種管道的閥門該如何加、安裝在何處?
有一本圖集是:91sb-**,專門介紹、講解的。
2.能把加壓風口說詳細一點嗎?
樓梯間有排煙風口---帶280度防火閥,平時常閉,火災時打開;自垂百葉風口。
3. 4米高的大堂宜採用什麼風口?
宜採用旋流、射流風口。
4. 新風機組於外牆處需增加靜壓箱嗎?
1.可加可不加,外牆防雨百葉風口與機組進口偏差較大時加 。2. 為避免機組雜訊傳出室外,對環境有影響時加。
5. 酒店客房的回風如何處理?
房間小時利用衛生間排風,房間大時,如總統套房,設獨立的排風系統。
B. 如何自製小型家用空調
如果你具備這方面的知識,自己動手製作一台空調,自己會有很強的「成就感」。如果對這方面不甚了解,你應當好自為之。因為這方面涉及不少知識。你應當起碼有: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熱力膨脹閥等必備設備。
C. 學生用小型空調扇設計畢業論文任務書咋寫哈
有具體的試驗設計,
D. 空調系統設計的基本設計步驟及其主要設計程序
設計順序:先末端,後主機設計原則:合理、經濟,最大限度節約運行成本設計方案及適用范圍:一、末端部分:1、風機盤管系統;適用范圍:一般辦公、餐飲等場所2、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適用范圍:要求較高的辦公、酒店、餐飲娛樂等場所3、全空氣系統;適用范圍:商場超市、車間等大開間場所二、主機部分:1、螺桿式冷水機組製冷,市政或鍋爐供熱;適用范圍:有專用機房、電力充足、需專人值守2、風冷機組製冷(制熱),市政或鍋爐供熱;適用范圍:空調面積較小、沒有機房、無專人值守3、離心式冷水機組製冷,市政或鍋爐供熱;適用范圍:空調面積較大、有專用機房、電力充足、需專人值守4、溴化鋰機組製冷(制熱),市政或鍋爐供熱;適用范圍:電力不足、有市政熱源並經綜合比較經濟、有專用機房、需專人值守三、其它:1、一拖多系統;適用范圍:空調面積較小、無專用機房、無專人值守、空調面積較大但非同時使用且需獨立計費等場所2、風管機系統;適用范圍:大開間、無專用機房、無專人值守、控制靈活、初投資較低設計程序:一、末端部分:(一)設備選型:1、計算實際空調面積;2、根據使用場所確定冷負荷指標,計算出設計總負荷,根據設備布置特點確定所需設備數量,確定設備型號;冷負荷概算指標:採用組合式空調器,循環次數商場6~7次,推薦8~9次(二)水系統設計:1、設備定位布置,確定立管位置,根據系統復雜程度確定採用同程式或異程式(當立管與最末端設備距離超過30米時盡量採用同程式);2、確定主管道走向,並與設備合理連接,當主管道有分支時應設閥門以便於調節;3、根據設備流量確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再根據設計水流速計算出管徑;4、空調水設計流速為0.9-2.5m/s,管徑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應小於500;5、水管與設備連接時,進水管上設軟接、過濾器、閥門,出水管上設軟接、閥門;6、冷凝水管徑設計:當機組冷負荷Q≤7KW,DN=20;Q=7.1-17.6,DN=25;Q=17.7-100,DN=32;Q=101-176,DN=40;Q=177-598,DN=50;Q=599-1055,DN=80;Q=1056-1512,DN=100;Q=1513-12462,DN=125;Q>12462,DN=1507、空調水管保溫:當採用超細玻璃棉管殼保溫時,供回水管保溫厚度採用50mm,冷凝水管保溫厚度採用30mm;當採用橡塑材料保溫時,供回水管保溫厚度採用30mm,冷凝水管保溫厚度採用15mm;當冷凝水管採用PVC等塑料管材時,可不作保溫處理。一拖多氟系統應當保溫。(三)風系統設計:1、風量選擇:(1)新風工況:按每人最小新風量確定影劇院、博物館、體育館、商店,每人最小新風量8M3/H;辦公室、圖書館、會議室、餐廳、舞廳、普通病房,每人最小新風量17M3/H;客房,每人最小新風量30M3/H,正常採用50M3/H;(2)回風工況:按循環次數確定,一般取8-10次/H,即空調空間體積×(8-10)/H2、風機風壓的選擇:估演算法:風壓=(最不利環路長度×10)Pa3、設備定位,盡量靠近水系統立管;4、布置風口,在保證無空調死區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風口數量、保持風口規格統一;送風口風速在2-2.5 m/s之間,回風口風速在3-5 m/s之間,根據風口風量和風速確定風口尺寸;5、確定主風道走向,並與各風口合理連接,當主管道有分支時應設閥門以便於調節,並且每個風口均設風量調節閥;6、根據風口數量確定各段風道風量,再根據設計風速計算出風道截面積,根據安裝空間確定風道規格,在保證裝修標高的前提下,盡量減小風道的寬高比,盡量減少變徑;通風空調風管內設計流速(m/s):註:1、表中分子為推薦流速,分母為最大流速。2、對消聲有嚴格要求的系統,管內的流速不宜超過5 m/s,支管內的流速不宜大於3 m/s。7、當風道穿越機房或防火分區時,風道上應設防火調節閥;8、當風機風量大於10000 M3/H時,風機的進出口應設消音靜壓箱,通過靜壓箱截面流速為2-3 m/s;小於10000 M3/H時,在風機出口處設消音器即可,消音器的內徑與主風道相同;9、鋼板空調風道保溫:當採用超細玻璃棉板保溫時,保溫厚度為40mm;當採用橡塑板保溫時,保溫厚度為15mm。二、主機部分:(一)製冷、制熱主機:根據使用場所確定負荷概算指標,再乘以總的空調面積便可計算出總的設備負荷,再根據系統情況確定主機數量,選出設備型號;對於一些多用途的空調場所,計算設備負荷時需考慮同時利用系數。空調主機負荷概算指標:(二)冷卻塔:根據製冷機組的所需冷卻水量確定,實際選用的冷卻塔水量應大於所需水量,應當注意的是冷卻塔的工況應和機組冷卻水的工況保持一致。(三)冷媒水泵:1、數量:比機組多出一台作為備用;2、流量:根據機組冷水流量 ×(20~30)%確定;3、揚程:根據系統情況,通常取(20~40)m;(四)冷卻水泵:1、數量:比機組多出一台作為備用;2、流量:根據機組冷卻水流量 ×(10~15)%確定;3、揚程:根據水泵至冷卻塔的高度+機組壓降+(5~10)m;(五)軟化水設備:根據流量來確定,通常取(3~8)M3/H補水泵的流量,應根據熱水的正常補給水量和事故補給水量確定,並宜為正常補給水量的4-5倍。正常補給水量一般按系統水容量的1%考慮。初步設計時可按循環水量的1%估算。補水泵的流量是正常補給水量+事故補給水量;而水處理設備的流量可按照正常補給水量確定,即1%。補水量可按照系統負荷來估算:以設計冷量為基礎,系統水容量大約為2-3L/KW。有用建築面積來估算,大概每平方1升(六)軟化水箱:根據標准水箱尺寸,通常取(2.5~8)M3(七)落地膨脹水箱:1、罐體直徑通常取:Φ1000~12002、配2台水泵:流量:(3~8)M3/H; 揚程:(冷媒水泵揚程×1.3)m(八)分、集水器、分氣缸:1、直徑D=(1.5-3)×支管中的最大直徑,mm 2、長度按支管數量和閥門型號確定(九)冷卻水處理:通常在機組冷卻水進口處設電子水處理儀進行處理。一般中央空調系統的定壓點均設在冷凍水泵的入 口的回水干管上,這樣可以使水泵產生的壓頭在系統中得到合適的分布。目前供熱空調系統定壓補水方式主要有膨脹水箱定壓補水,補水泵定壓補水,氣體定壓罐結 合補水泵定壓補水等。其中膨脹水箱定壓補水是最經濟最簡單的方式,所以現在在民用建築中大量使用,但是膨脹水箱必須設在系統的最高點。
E. 小型空調怎麼製作
要多少的
F. 找一本製冷專業書籍電子版本,小型製冷裝置設計指導pdf版,吳業正主編。感激不盡!,,
原因如下:
1、製冷劑泄漏.(表現為內外機都工作,壓縮機也工作,但就是沒效果專)。
2、壓縮機電容損壞屬或不良,導致壓縮機不工作.(現象和上面差不多,但壓縮機不轉,且過熱)。
3、室溫感溫頭阻值變值,導致空調外機不工作.(現象和空調達到設定溫度後停機一樣)。
4、遙控器不良或空調接收器不良.(表現為開機空調無反映,或時靈時不靈)。
G. 空調系統如何設計
1.、根據建築使用面積確定製冷機組型號,製冷機組型號確定後確定冷凍水管及冷卻水管的規格,根據建築高度確定循環泵的揚程(循環泵需有用有備),根據製冷機組型號確定冷卻塔型號及冷卻水管規格;根據建築確定水管走向;
2、房間內使用的冷熱空氣應加新風系統,根據使用面積確定新風機組的送風量,(新風機組每層一台,如果樓層使用面積較小,也可兩層用一台)確定新風機組的送風量以後確定送風管道的規格、走向。
3、新風一般為舒適性送風,風速要求不可過高,根據風量、房間大小確定風口的規格、型號(各風口配備調節閥);
4、風機盤管:根據房間大小確定風機盤管的規格、數量;看房間的使用功能來確定風機盤管的安裝位置;
5、製冷機房內各種閥件就不再說了,你肯定知道,該加閥件加閥件,該加跑風加跑風,設備該加減震加減震;新風機房同樣如此,防火閥、電動調節閥也是必備的,規格均根據管徑來確定。風管經過防火分區時別忘了加防火閥。
6、空調水管高點、末端加跑風。
你的空調設計不知是否含防排煙:
根據防火分區確定排煙風機的規格、型號,然後計算排煙風管規格及排煙風口的規格,根據防火分區確定排煙風口的位置;根據排煙風管規格確定280度防火閥的規格。
7、樓梯間的正壓送風也別忘記,加壓風機在樓頂,加壓風機、加壓風口根據建築定。
8、對於人員密集的房間,還應設排風系統。
H. 關於空調系統的設計
家用中央空調的發展概況與設計
摘要:家用中央空調(又稱為家庭中央空調、戶式中央空調)是適用於別墅、公寓、家庭住宅和各種工業、商業場所的暗藏式空調。用中央空調一般為半集中式。半集中式中央空調的原理為:外供冷水或熱水分別或同時流經盤管,室內空氣由風機導流橫掠盤管而被冷卻去濕或加熱,然後由風機送入室內,依次循環,室溫逐漸下降或上升,達到舒適性空調的目的。家用中央空調兼具有中央空調和房間空調器兩者的優點家用中央空調技術含量高,擁有單獨計費、停電補償等優越性能,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安裝,可實現美觀典雅和舒適衛生的和諧統一,是國際和國內的發展潮流。
關鍵詞:家用中央空調:輸送介質:風機盤管:冷熱水源
1.家用中央空調原理及應用
家用中央空調(又稱為家庭中央空調、戶式中央空調)是一個小型化的獨立空調系統。在製冷方式和基本構造上類似於大型中央空調。由一台主機通過風管或冷熱水管連接多個末端出風口,將冷暖氣送到不同區域,來實現室內空氣調節的目的。它結合了大型中央空調的便利、舒適、高檔次以及傳統小型分體機的簡單靈活等多方面優勢,是適用於別墅、公寓、家庭住宅和各種工業、商業場所的暗藏式空調。
2.家用中央空調分類及優缺點
家用中央空調的分類
中央空調是集中處理空調負荷的系統型式,空調機組產生的冷(熱)量是通過一定的介質輸送到空調房間的。依據傳輸介質、機組的結構及應用場所等的不同特點,可將家用中央空調分成若干型式。
一.按空調的輸送介質分類
家用中央空調冷熱負荷的輸送介質主要有三種:空氣、水及製冷劑。可將家用中央空調分為風管系統、冷熱水系統、製冷劑系統。這是家用中央空調最主要的分類方式。
1.風管系統
風管系統
風管系統是以空氣為輸送介質,其原理與大型全空氣中央空調系統的原理基本相同。它利用主機集中產生的冷熱量,將從室內的回風(或回風與新風的混合)集中進行空氣處理,如冷卻、加熱、加濕、去濕、凈化等,再送入室內。根據室內機組和室外機組的布置,家用中央空調的風管系統可分為兩類:分體式風管系統的整體式系統。
(1)分體式風管系統
此系統也稱風冷管道型空調機,其空調容量大致為12~80KW,採用三相電源。它是由室外機、室內機組成,安裝時兩者由製冷劑銅管連接,屬於直接蒸發式系統。還有一種暗裝吊頂形式的分體式風管系統,其空調容量范圍更小些(3~12KW),電源有單相及三相,更適用於較小面積的居室。機組具有熱泵功能並配有輔助電加熱,用風管送風,也可引入新風,具有中央空調的功能。
(2)整體式風管系統
其室外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離心風機、軸流風機、熱力膨脹閥、換向閥、除霜控制器等。室內機只有風管和風口,室內環境無機械雜訊。安裝時只須將室外機的出風口和回風口同室內風管連接即可。此類機組大多安裝在屋頂,稱為屋頂式空調機;也可安裝在牆邊或窗外。同時,室外機配有新風進口,可調節室內空氣品質。相對於其他家用中央空調,風管式系統的特點是初投資較小,便於引入新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但風管式系統的空氣輸配系統所佔用的建築物空間較大,還應考慮風管穿越牆體問題。
2.冷熱水系統
輸送介質通常為水,也有用乙二醇溶液的,空調容量范圍在7~40KW。它通過室外主機產生出空調冷熱火,由管路系統輸送到室內的各末端裝置,在末裝置處冷熱水與室內空氣進行熱量交換,產生冷熱風,從而消除房間空調負荷。它是一種集中產生冷熱量,但分散處理各房間負荷的空調系統形式。
該系統的室內末端裝置通常為風機盤管。目前風機盤管一般均可以調節其風機的轉速(或通過旁通閥調節經過盤管的水量),從而調節送入室內的冷熱量,因此該系統可以對每個空調房間進行單獨調節,滿足各個房間不同的空調需求,同時其節能性能也較好。此外,由於冷熱機組的輸配系統所佔的空間很小,因此一般不受建築物層高的限制。但此種系統一般難以引進新風,因此對於通常密閉的空調房間而言,其舒適性較差。
3.製冷劑系統
也稱多聯式空調系統,輸送介質為製冷劑,採用製冷劑變流量(VRV)技術。它是由家用分體空調發展而來,類似分體式空調器的室外,末端裝置是由直接蒸發式換熱器和風機組成的室內機。一台室外機通過製冷劑管路向若干個室內機輸送製冷劑的液體或氣體。採用變頻技術和電子膨脹閥控制製冷壓縮機的製冷劑的循環和進入室內各換熱器的製冷劑的流量,可以適時地滿足室內冷、熱負荷要求。
製冷劑系統具有節能、舒適、運轉平穩等諸多優點,而且各房間可獨立調節,能夠滿足不同房間不同負荷的需求。該系統控制功能強,對製冷劑管材、製造工藝、現場焊接等方面需求非常高,且其初投資比較高。另外,製冷劑系統本身可以引進新風,大系統可設獨立新風。
這種系統一般可由一台室外機和4-16台室內機組成。低檔次的是一拖四的熱泵型空調機。高檔次的配有由直流變速電動機驅動的密封型雙轉子壓縮機,也有用渦旋式壓縮機的,室內機採用電子膨脹閥,具有可同時供熱、供冷、熱回收功能的系統。其優點是各居室溫度可個別調節,另外製冷劑液體管和氣體管的直徑小、管路佔用的空間小。
二.按空調主機的驅動能能源分類
1.電力驅動的家用中央空調系統
目前我國使用的家用中央空調幾乎由電力驅動的蒸氣壓縮式制系統。製冷壓縮機的電源有單相和三相之分。一般單個製冷壓縮機輸入功率3KW(4HP)以下的系統可採用單相電源,功率再大的以採用三相電源為宜。
2.燃氣驅動的家用中央空調系統
我國有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隨著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燃氣驅動的家用中央空調將會得到發展。這種系統一般採用雙效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也有採用氨吸收式製冷機,屬於冷熱水機組,有單冷型、冷熱型和冷熱兼衛生熱水(三用)型。該系統大多採用水冷冷凝器,也有風冷冷凝器,生產5~7度冷凍水。冷熱水泵和空調風機盤管則需要電力驅動。這種機組需要接通燃氣、自來水和電源。此主機可設置於屋頂上、樓層中地下室;設置在室內的機組需要將燃氣的尾氣和冷卻塔的熱空氣排出室外。機組的雜訊主要來自運行的風和水泵。燃氣家用空調系統配置集中空氣處理器或風機盤管為室內提供空調。
三.按熱泵冷熱源形式分類
按冷熱源的形式可分為三種類型:空氣源;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城市自來水);地源(土壤)。
四.按製冷壓縮機的轉速分類
按壓縮機轉速形式可分為三種類型:變轉速機組;定轉速機組;定轉速與變轉速組合式機組。
五.按製冷系統中節流方式分類
按製冷系統的節流機構的形式可分為三種類型:毛細管節流機組;熱力膨脹閥節流機組;電子膨脹閥節流機組。
六.按壓縮機的數量分類
按壓縮機的數量可分為單機頭和多機頭兩種類型。多機頭機組的製冷系統又有單迴路和多迴路兩種形式。
七.按應用場合分類
按空調的應用場合可分為兩大類:
1.家用空調(單元房、別墅等)
2.商用空調(辦公樓、餐館、娛樂場所等)
這兩類空調的應用場合有很多交叉部分。
八.按機組新風方式分類
按空調機組新風方式可分為無新風和有新風兩大類。無新風方式的家用中央空調,靠門窗滲透換氣。
九.按蓄能形式分類
家用中央空調也可採用蓄冷形式,根據機組的蓄冷形式分為無蓄冷、冰蓄冷、水蓄冷三類。其中冰蓄冷的形式將得到很大的發展。
4.家用中央空調的技術要求
為了保證向用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高效、和諧的生活環境,家用中央空調應滿足以下的技術要求:
1、運行的穩定性要好。
2、效率高、節能效果好;自動控制要求高,操作要簡便
3、安裝、連接要方便靈活;檢修、維護要方便
4、使用壽命長;對供電網影響要小
5、安全性要好,發生事故的破壞性要小
5.家用中央空調技術與性能特點
家用中央空調既不是大型中央空調簡單的縮小,也不是普通家用空調的簡單擴大,嚴格意義上說其應稱為「中小型中央空調」,更確切地說,家用中央空調的概念起源於美國,是商用空調的一類產品。其製冷原理和構造上類似與普通空調,但又結合了中央空調的眾多卓越功能,採用一個主機與多個末端分離安裝方式和完全針對80-800平方米的大戶型或多居室住宅設計的空調機組。家用中央空調是由一台主機通過風道送風或冷媒帶動多個末端內機的方式,來控制不同的房間以達到調節室內空氣的目的。
現在的人們都形成了一個共識:21世紀是一個環保的世紀,更是一個網路的世紀。家用中央空調在開發過程中便突出運用這方面的技術,這也是其越來越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家用中央空調一般都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節能環保;(2)健康舒適;(3)網路控制(4)安裝方便美觀。這也是新世紀空調的發展方向。
6.家用中央空調的發展前景
家用中央空調作為一個小型化的獨立系統,能耗在大型機組與傳統的房間空調器之間,在製冷方式、機組結構、處理空氣方法上基本與大型中央空調類似,實現了建築與空調的和諧,給了我們更加舒適的空間。家用中央空調作為一種新潮流正成為空調發展的熱點,它將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家用中央空調潛在需求巨大,經過20年來的改革開放,整個國民經濟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人們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並且造就了一批百萬級、千萬級、億萬級的富人隊伍。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對住宅面積及其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洋樓別墅或大面積居室成了他們的選擇目標,而室內舒適環境的創造,依靠傳統中央空調顯然是不現實的,而普通家用空調對大面積居室來說,裝一台無法滿足室內要求,裝多台又顯得既不合理也不合算。家用中央空調的問世,完善地解決了這一矛盾。
可以預見,隨著個人創業的升溫和各種精品住宅小區的增加,家用中央空調必將成為新的空調市場消費熱。
參考文獻
1. 蔡敬琅主編 《變風量空調設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年6月
2. 金蘇敏主編 《製冷技術及其應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年8月
3. 康寧、吳靄編《常用空調冷凍設備技術》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4. 中國建築學會暖通空調委員會 《暖通空調新技術》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0年10月
5.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吳志棠 《空調設計方法》 建設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6. 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會刊《製冷與空調》
7. 《暖通空調》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8. 殷平主編 《中國供暖通風空調設備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4年10月
9. 趙榮義主編《簡明空調設計手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8年12月
10. 廉樂明、譚雨非、吳家正、朱彤《工程熱力學》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7年1月
I. 空調設計詳細步驟
告訴你怎麼計算空調的選型
民用或者辦公用建築每平米需要製冷量大概130-150w
火鍋店燒烤店或者有熱源的其他場所每平米200-250w
玻璃幕牆建築,由於沒有有效的遮陽條件,每平米也要按190-250來算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隨你,但是不能差的太多
這樣下來用製冷量基數乘以空調面積
得出這間房屋所需要的總共的製冷量
從而參照產品樣本的機器規格
選出合適的室內末端(室內機,風機盤管)的型號
每一間屋子都要這樣計算
最後計算出總體需要的製冷量
在選擇主機
一般來講如果是變頻多聯機器
如果總體供需100kw(注意是100kw,100000w)
那麼主機可以選擇90kw,80kw,70kw
可以超額配主機
原則是不能超過30%
所以100kw的話,100/1.3=76.9kw是底線。。。
這樣說你能明白嗎?
不行的話
你去築龍網看看暖通部分有什麼能幫上你的
我不懂的時候就去那看看
至於畫圖
要先把建築圖畫出來
然後確定機器位置
要充分考慮與裝修的結合
不能讓我們與裝修產生矛盾
那樣對施工極其不利
畫的時候呢
你應該知道Atarch天正插件
你上網下載一個破解版的
很好用
你自己能摸索出來
如果徒手畫的畫
我覺得即使是很多年經驗的設計師
也未必會很快速的畫完
多看看你築龍網
那個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