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如圖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如圖

發布時間:2021-03-01 06:31:41

㈠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兩支外

(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於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回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答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即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4)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刻度尺;位置;(2)未點燃;A;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

㈡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僅從有利於實驗的角度出發,該實驗需要的環

(1)實驗最好在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增加與環境的對比度;
(2)實驗中將回E蠟燭點燃後比較亮,答黑暗的環境和蠟燭的對比度大,蠟燭成像更清晰;
(3)像的亮度一定,若將另一側的蠟燭點燃,結果使得玻璃後面太亮,更不容易發生反射,像與背景的亮度差異變小,所以像會更不清晰;
(4)本實驗是一個探究性實驗,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避免結論的偶然性;因此,在後幾次的實驗中,必須改變物體在平面鏡前的位置,即物距的大小;
(5)本實驗是為了探究蠟燭與其像的大小關系和位置關系,點燃只是為了增加亮度,因此燭焰不是我們研究的對象,故只有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暗;(2)像看的更亮一些;(3)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物距;(4)比較像物大小關系(5)A.

㈢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M是玻璃板,A、B是兩支相同的蠟燭,A蠟燭是「物」。

BC。

㈣ (2013大連二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用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做實驗

(1)選用大小相同的兩個蠟燭,是為了用蠟燭B代替蠟燭A,來比較像物的大小關系.
(2)實驗專中將A蠟燭點燃後比屬較亮,黑暗的環境和蠟燭的對比度大,蠟燭成像更清晰;
(3)探究平面鏡成像時,要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其目的是進行多次實驗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如果選擇貼膜的這塊玻璃板做實驗,A蠟燭的像會更亮一些,但由於玻璃板較厚,會使像距偏大較多.
故答案為:(1)像與物的大小關系;(2)更亮一些;(3)具有普遍性;(4)A蠟燭的像會更亮一些;像距偏大較多.

㈤ (2011大連二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兩個相同的蠟燭,C是玻璃

(1)因為玻璃板有厚度,所以在玻璃板前後都能成像,因此看到同一蠟燭的兩個像.專
故答案為:玻璃板屬的厚度.
(2)①由物距和像距是8.25cm可知數字2是倒數第二位,即毫米位,對應於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故答案為:1mm.
②由表中數據可知,當物距為8.25cm時,像距也為8.25cm,同理,第2、3次試驗中,物距也等於像距,
所以分析表中的信息,可得到的結論是:平面鏡成像時,像距等於物距.
故答案為:平面鏡成像時,像距等於物距.
(3)物的亮度一定,若將另一側的蠟燭點燃,結果使得玻璃後面太亮,更不容易發生反射,像與背景的亮度差異變小.所以像會更不清晰.
故答案為:物的亮度一定,點燃B蠟燭,像的背景變亮,像與背景的亮度差異變小.

㈥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時除了圖所示器材外,還需要:鉛筆、直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需要點燃蠟燭;因此實驗時除了圖所示器材回外,還需要:鉛筆、直答尺和火柴.
(2)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即垂直於桌面,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3)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鏡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4)實驗時選用刻度尺的作用是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的 距離關系.
(5)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鏡的距離無關,人們感覺到的近大遠小是一種視覺效果,不影響真實的大小.所以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它的像不變.
故答案為:(1)火柴;(2)垂直;(3)便於觀察像的位置;(4)距離;(5)大小;不變.

㈦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是點燃的蠟燭,B是未點燃的蠟燭.實驗時,應使玻璃

(1)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回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答水平面上,所以實驗時,應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垂直;
(2)如果實驗操作都是正確的,但發現三次實驗測出的像距都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使用的玻璃板比較厚,這樣會造成像距偏大.
故答案為:(1)垂直;(2)使用的玻璃板比較厚.

與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如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供熱管道穿人防如何加閥門 瀏覽:16
數控機床攻螺紋用什麼代碼 瀏覽:298
250公斤設備怎麼辦 瀏覽:91
想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什麼 瀏覽:109
儀表盤上燈亮時表示什麼 瀏覽:127
練拳擊的器材不倒翁叫什麼 瀏覽:523
電動工具管理規程 瀏覽:753
力邦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45
玻璃幕牆檢測裝置價格 瀏覽:267
軸承珠子沒有了怎麼回事 瀏覽:783
用來溶解鹽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瀏覽:618
餘姚市山豐閥門廠 瀏覽:761
減速箱軸承旁螺栓為什麼用c級的 瀏覽:411
瑞風車儀表盤石英錶怎麼調 瀏覽:985
銀峰鑄造怎麼樣 瀏覽:476
設備上有碘伏怎麼清洗 瀏覽:435
寶馬液晶儀表盤顯示什麼信息 瀏覽:730
直線軸承如何保養直線滾珠導軌 瀏覽:10
斧子鍛打和鑄造怎麼區分 瀏覽:766
名義製冷量怎麼換算冷噸 瀏覽:49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