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圖中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能夠說明發電機原理的圖是______,D圖說明______
A、該電路中有電源,即通電後,磁場中的金屬棒會受力運動,故是利用通電內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容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故該選項錯誤;
B、在該閉合電路中沒有電源,當線圈轉動時,其恰好切割磁感線運動,於是燈泡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故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即該選項正確;
C、該裝置中有電流通過時,磁場中的線圈會轉動,故是利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故該選項錯誤;
D、該實驗是著名的奧斯特實驗,該實驗說明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故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
『貳』 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請按要求回答:①圖(a)實驗儀器可以測量物體的______,測量前應調節______使
①圖(a)實驗儀器可以測量物體的質量,測量前應調節平衡螺母使它水內平平衡.
②實驗要求將容光具座上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心、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若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此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2f>v>f,
因此現在光屏上的像比較模糊,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光屏應該向左移動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利用這個成像規律可以製成投影儀(幻燈機).
故答案為:①質量;平衡螺母;②同一高度;左;投影儀(幻燈機)
『叄』 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能夠用來研究「發電機原理」的是()A.B.C.D
A、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進行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有感應電流產版生,這種現象是電磁感應現權象,根據電磁感應現象製成發電機.符合題意.
B、如圖,電路中有電源,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根據這個原理製成電動機.不符合題意.
C、如圖是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不符合題意.
D、如圖,通過改變電路電流可以改變電磁鐵磁性,根據這個現象製成電磁起重機.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肆』 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______(選填
(1)由杠桿左端下傾,說明杠桿左端偏重,所以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版動;
(2)由圖可知,權杠桿左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由杠桿平衡條件知,杠桿右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但由於鉤碼總數為8,A點已掛4個,故杠桿右邊鉤碼個數不能超過4,所以應在杠桿右側3處掛4個鉤碼或右側4處掛3個鉤碼;
(3)做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數據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和結論的片面性,得出普遍結論,歸納出物理規律;
(4)通過實驗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1)右;(2)在杠桿右側4格處掛3鉤碼;(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和結論的片面性,得出普遍結論,歸納出物理規律;(4)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伍』 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______(選填「
(1)由杠桿左端下傾,說明杠桿左端偏重,所以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專
(2)由圖可知,杠桿屬左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由杠桿平衡條件知,杠桿右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但由於鉤碼總數為8,A點已掛4個,故杠桿右邊鉤碼個數不能超過4,所以應在杠桿右側3處掛4個鉤碼或右側4處掛3個鉤碼;
(3)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①比較實驗中的甲、乙兩圖可知,受力面積一定,壓力的大小不同,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壓力的關系,細沙的形變程度不同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壓力有關;
②比較乙、丙兩圖可知,壓力一定,受力面積不同,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積的關系,細沙的形變程度不同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積有關.
故答案為:(1)右;(2)在杠桿右側4處掛3個鉤碼;(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4)①壓力;②受力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