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電工電子實驗「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的一個問題(見圖)
1、屏幕什來么都沒有,應該是源示波器電源沒開。打開電源。
2、只有中心一個亮點,可能是信號沒正確接入或X軸掃描頻率太低,且Y軸增益太小。檢查信號輸入是否正確,增大X軸掃描頻率,增大Y軸增益。
3、可能Y軸增益太小且Y軸↑↓沒調正中心。增大Y軸增益或調整Y軸中心。
4、X軸不掃描且X軸中心沒調正。打開X軸掃描或調整X軸中心。
5、Y軸增益太大。減小Y軸增益。
6、Y軸增益太小。增大Y軸增益。
7、X軸掃描頻率與信號頻率的相位不同步,微調X軸掃描頻率,同步即可。
『貳』 電工電子實驗系統儀器上功率,功率因數表四個插孔怎麼和元件相連
搞清表上表上哪兩個是電流介面,哪兩個是電壓介面,電流串,電壓並
『叄』 電子電工實訓操作台的組成及各部分組成的作用
實訓台無非是要培養電工學習人員的安裝意識和操作的規范性,所以在實訓台通專電前要注意以屬下幾點:
第一步:首先要測試一下測試台主電源開關入線側有沒有電,為下面的操作和檢查安全做一個保障;
第二步:測試主開關負荷側有無電,防止主開關原因造成開關雖然閉合,但接觸點還粘結通路,或者零線相線接反,等造成主開關負荷側帶電
第三步、確認無帶電後,檢查負荷側有無短路,設備端有沒有接地線短接保護,如有則需排除短路故障,或拆除保護用接地短接線。
第四步,將所有可操作的選區擇開關調到手動位置,預防斌開關一送電設備自動啟動。
第五步、經過上面步驟檢查後,可以取下警示牌,關好設備箱內門,操作主開關手柄送電了
『肆』 幾個有關電工電子實驗儀器的問題
5.函數發生器輸出正弦波交流信號的頻率為20kHz,能否不用交流毫伏表而用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檔去測量其大小?不能 對於頻率高的交流信號 用熱動式儀表測量
『伍』 電子電工實驗中,儀器儀表以及被測裝置間為什麼要共地
要看測取的電壓,很多儀表的地就是參考電壓,因此要和被測裝置共地。
『陸』 東南大學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的教學體系
針對服務眾多學科專業、實驗課程種類繁多的現狀,從學科專業實踐教學和工程訓練需求出發,構建了包含實驗教學、工程訓練、課程設計和課外科研實踐活動在內,覆蓋各學科電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形式多樣、課內外相結合、多層次、模塊化的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體系,為全校學生提供「菜單式」的實驗教學服務。
教學體系共分5個層次,每個層次包含多個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中都包含基礎型(演示、驗證型)、綜合設計型和研究創新型等一系列不同類型的實驗項目。
第一層次含電工電子實踐基本知識、工程技能訓練,教學模塊中以基礎型實驗為主要教學內容。採取實驗室現場教學和實踐的形式,傳授實驗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訓練。
第二層次含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其中演示和驗證型實驗約佔20%,設計型實驗佔50%,綜合型實驗佔30%,主要採取開放式教學模式。
第三層次是課程設計,由學生在規定范圍內自主選題,在實驗室自主完成。設計課題中,設計、綜合性內容佔80%以上,留有20%左右的空間供學生進行研究和自主創新發揮。
第四層次是專業基礎課程類實驗,實驗室和教學資源向學生全面開放。教學模式由任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中,基礎型實驗佔10%,綜合設計型實驗佔70%,其餘為研究創新型實驗。每個教學模塊都以綜合、設計、研究創造相結合的大型實驗項目作為總結。
第五層次是對前面4個層次教學的總結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前面各教學模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能,面對較大規模的電子系統,經過需求分析、資料查詢、方案論證、設計搭試、調試測試、分析總結等過程,在開放式的綜合實驗系統上完成課題。
『柒』 電子電工實驗需要哪些工具
萬用表,搖表。電工刀,電工鉗,偏口。尖嘴。電工膠布,電烙鐵,焊錫。基本就這些了
『捌』 電子電工實訓裝置包括哪些
這可多了,光電技術實驗裝置、系列單片機產品開發項目套件、電子裝專配工藝實屬訓台(含電子實訓套件)、綜合型單片機實訓台(含計算機)、感測器技術實訓台、電子工業現場環境模擬教學實訓系統,像唯康教育,除了以上這些,還有項目型單片機實訓台(含計算機)、創新型單片機技術實訓設備、VDZ-TLJ01投籃機應用教學裝置等等!看你想要學什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