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實驗室制二氧化碳裝置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FE%D1%F5%BB%AF%CC%BC&in=68&cl=2&cm=1&sc=0&lm=-1&pn=67&r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FE%D1%F5%BB%AF%CC%BC&in=16&cl=2&cm=1&sc=0&lm=-1&pn=15&rn=1
Ⅱ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分別是
二氧來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自
1、葯品: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條件:常溫。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製取CO2不能用稀硫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因為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於水,在溶液中析出後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2)製取CO2一般不選用濃鹽酸,因其揮發出HCl氣體,使收集到的CO2不純。
(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物質還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從反應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快慢適中,Na2CO3與稀鹽酸反應較快。
4、收集方法:
根據CO2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製得的氣體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裝置:
根據稀鹽酸是液體,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及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等情況,可以使用和實驗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裝置。
6、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已集滿。
Ⅲ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哪些
不能,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鈣和鹽酸放應
用一氧化碳還原得不到純凈的二氧化碳,同時,你的一氧化碳也不好製取
Ⅳ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什麼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通常採用稀鹽酸與石灰石發生反應,方程式為:
試驗裝置如圖:
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
所謂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際上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是指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第二層面,是指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取方法。它們的具體內容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個層面,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又分為兩種和三種。前者有「固體加熱型」和「固液常溫型」兩種裝置;後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氣法」和「向上排空氣法」三種裝置。具體如圖所示:
第二個層面,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取方法,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1、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的選取的依據是氣體製取的反應原理,即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如果是用固體或固體混合物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製取氣體,那麼就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成上圖中的「固體加熱型」的裝置(或直接選取該裝置),來進行實驗製取該氣體。如果是用固體和液體混合物在常溫的條件下反應製取氣體,那麼就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成上圖中的「固液常溫型」的裝置(或直接選取該裝置),來進行實驗製取該氣體。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有:
(1)在「固體加熱型」的裝置中,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內的導管不能伸的太長,剛露出橡皮塞即可。
(2)在「固液常溫型」的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應浸在液面下,瓶內的導管不能伸的太長,剛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取的依據是氣體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與水或者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等。如果氣體是不易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並且不與水發生反應,那麼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排水法」的裝置來收集。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上圖中的上圖中的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向下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上圖中的上圖中的該氣體可選取上圖中的「向上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
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是:
(1)排水法收集氣體時,要先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倒立於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氣泡;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把導管口放在瓶口內開始收集氣體;導管口一開始冒氣泡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此時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收集滿氣體(瓶內的水全部排凈)時,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蓋好後取出;若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大,就將集氣瓶正方在桌面上備用;若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就將集氣瓶倒方在桌面上備用;
(2)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一定要將導管伸到集氣瓶的底部,並且收集的時間要稍微延長一點;以防瓶內的空氣排不幹凈,使收集的氣體的純度不高。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還要注意用毛玻璃片蓋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氣體進入瓶內,使收集的氣體的純度不高。
Ⅳ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圖
你好,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那套反應裝置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收內集裝置組合在一容起就行了,你去課本上找一下就行了,如果需要畫草圖,請說明
親,我是誠心的想幫你,若滿意請給予好評,此題有問題請追問,互相探討,答題不易,互相理解,請不要隨意給差評,謝謝,
Ⅵ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
反應方程內式:
(6)二氧化碳制備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二氧化碳研究簡史:
原始社會時期,原始人在生活實踐中就感知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把看不見、摸不著的二氧化碳看成是一種殺生而不留痕跡的凶神妖怪而非一種物質。
3世紀時,中國西晉時期的張華在所著的《博物志》一書記載了一種在燒白石作白灰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這種氣體便是如今工業上用作生產二氧化碳的石灰窯氣。
化學家們結合氧和碳的原子量得出「固定空氣」中氧和碳的原子個數簡單的整數比是2:1,又以阿伏伽德羅於1811年提出的假說為依據,通過實驗測出「固定空氣」的分子量為44,從而得出「固定空氣」的化學式,與此化學式相應的名稱便是「二氧化碳」。
Ⅶ 怎樣製作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版是CaCO3).
2、條件:常溫權.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製取CO2不能用稀硫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因為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於水,在溶液中析出後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2)製取CO2一般不選用濃鹽酸,因其揮發出HCl氣體,使收集到的CO2不純.
(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物質還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從反應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快慢適中,Na2CO3與稀鹽酸反應較快.
4、收集方法:
根據CO2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製得的氣體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裝置:
根據稀鹽酸是液體,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及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等情況,可以使用和實驗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裝置.
6、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已集滿.
Ⅷ 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步驟
一、實驗室製法:
1.葯品:碳酸鈣(或石灰石)、稀鹽酸
2.反應原理:利用強酸制弱酸的原理,並且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3.實驗步驟:檢查氣密性後,將碳酸鈣(或石灰石)放入反應器內,加入稀鹽酸,可以觀察到碳酸鈣(或石灰石)表面形成了大量的氣泡,並且,碳酸鈣(或石灰石)也慢慢溶解!生成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二氧化碳
4.操作注意事項:反應物不能用濃鹽酸、硝酸或硫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會揮發出氯化氫氣體,使製得的二氧化碳不純;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由於硝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成二氧化氮、氧氣和水,所以會使製得的二氧化碳不純;硫酸不會揮發,但會生成硫酸鈣沉澱,沉澱的硫酸根附著在碳酸鈣(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鈣(或石灰石)與酸的接觸面積變小,最後反應停止!
5.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或用排水法(最好將水換成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6.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火焰立刻熄滅就證明收集慢了;若用排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方法收集,看到液面完全處於瓶口,並有氣體漏出就證明收集慢了!
7.放置方法:一般實驗室製得的二氧化碳氣體(應該說是製得的所有氣體)都會馬上用掉的,不會放置太久的!若要放置一段時間,只要在將集氣瓶上方的玻璃瓶上加點水,並蓋上就性了!這樣也許能保存10多個小時,太久就不純了!有條件的話,放在專業的密封儲氣罐中是最好的!
二、工業製法:
1.原料:石灰石。
2.反應原理:石灰石在常溫下較穩定,但在高溫(825℃以上)時會分解,生成生石灰(氧化鈣)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