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裝置圖呢(乙醯水楊酸的制備)
乙醯水楊酸俗稱阿司匹林,為重要的醫葯。具有退熱、鎮痛、抗風濕等作用。
二、基本原理:
乙醯水楊酸是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和乙醯酐,在少量濃硫酸(或乾燥的氯化氫,有機強酸等)催化下,脫水而製得的。
主反應:
副反應:
在生成乙醯水楊酸的同時,水楊酸分子間可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乙醯水楊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水溶性鈉鹽,而其副產物聚合物不能溶於碳酸氫鈉溶液。利用這種性質上的差別,可純化阿司匹林。
注意:
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增加副產物的生成:
1.為了促使反應向右進行,通常採用增加酸或醇的濃度, 或連續的移去產物酯和水(通常是借形成共沸混合物來進行)的方式來達到。至於是否醇過量和酸過量,則取決於原料來源的難易及操作上是否方便等因素。在實驗過程中,常常是兩者兼用來提高產率。
2.由於水楊酸中的羥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內氫鍵,反應必須加熱到150℃~160℃。不過,加入少量的濃硫酸或濃磷酸過氧酸等來破壞氫鍵,反應溫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產物也會有所減少。
3.乙醯水楊酸易受熱分解,因此熔點不是很明顯。它的熔點為136℃ ,分解溫度為128℃ ~135℃ 。在測定熔點時,可先將載熱體加熱至120℃左右,然後放入樣品測定。
三、實驗操作:
1.在100ml錐形瓶中放置乾燥的水楊酸6.5g及乙醯酐10ml,充分搖動後,滴加10滴濃硫酸(足量)。(注意:如不充分振搖,水楊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將生成付產物水楊酸水楊酯。)
2.水浴上加熱,水楊酸立即溶解。如不全溶解,則需補加濃硫酸和乙醯酐。保持錐形瓶內溫度在70℃左右。(注意:用水浴溫度控制反應溫度。水浴溫度控制在80℃-85℃即可。)維持反應20分鍾。
3.稍微冷卻後,在不斷攪拌下將其倒入100ml 冷水中。冷卻析出結晶(只要瓶內溫度和冷卻水溫度一致即可,不一定需要15分鍾)。抽濾粗品,每次用10ml水洗滌兩次,其作用是洗去反應生成的乙酸及反應中的硫酸。
4.粗品重結晶純化,用95%乙醇和水1:1的混合液約25ml左右,加冷凝管加熱迴流,以免乙醇揮發和著火,固體溶解即可。(重結晶時無須加活性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有色雜質,因粗產品沒有顏色,加熱煮沸即可)
5.趁熱過濾,冷卻,抽濾,乾燥,稱重。
四、實驗產率的計算:
從反應方程式中各物材料的摩爾比,可看出乙醯酐是過量的,故理論產量應根據水楊酸來計算。0.045mol水楊酸理論上應產生0.045mol乙醯水楊酸。乙醯水楊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g/mol,則其理論產量為:
0.045(mol)×180(g/mol)=8.1g
2. 高中化學各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裝置圖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3. 以苯酚為原料怎麼制備己內醯胺實驗中有什麼裝置,急求具體步驟及反應式,謝謝
李玉如,哎,悲劇啊,到這來求答案啊,還是去網路吧啊
4.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製取裝置圖和步驟
一、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
三、裝置中通蒸汽的導管不能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於加熱不均勻,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熱反應物的試管中。
5. 實驗室製取氯化氫的實驗裝置圖
如圖
6. 設計一個簡單的一次性完成實驗的裝置圖,驗證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順序是CH3COO
(1)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順序是CH3COOH>H2CO3>C6H5OH,根據強酸製取弱專酸知,醋酸和碳酸屬鈉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苯酚鈉溶液反應製取苯酚,所以儀器的連接順序是:
A→D→E→A→B→C→F,故答案為:A;B;C;F;
(2)碳酸鈉和醋酸反應方程式為: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二氧化碳和苯酚鈉溶液反應方程式為;
(3)醋酸易揮發,苯酚鈉變渾濁,可能是醋酸與苯酚鈉反應,應設計一個裝置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蒸氣,所以該同學說的有道理,應在錐形瓶和試管之間加一個盛NaHCO3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蒸氣,
故答案為:該同學說的有道理,應在錐形瓶和試管之間加一個盛NaHCO3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蒸氣.
7. 實驗室製取乙炔的實驗裝置圖(如圖)中,(1)A儀器的名稱為______;所盛的試劑為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
(1)A儀器的名稱為,碳化鈣與水反應生成乙炔,反應非常劇烈,為了減慢反應專的速率,屬通常用飽和食鹽水與碳化鈣反應,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飽和食鹽水;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鍵,具有還原性,能被酸性的高錳酸鉀氧化而使高錳酸鉀褪色,乙炔為不飽和烴與溴能1:1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烯,化學方程式為:;
(3)電石主要成分是CaC2 ,還有雜質CaS Ca3P2等,這些雜質CaS、Ca3P2也能和水反應,生成H2S,PH3等雜質,H2S,PH3都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而除去,故可以用硫酸銅溶液除去雜質;
故答案為:硫化氫、磷化氫(H2S、PH3);將混合氣體通過CuSO4溶液洗氣.
8. 乙醯水楊酸的制備實驗裝置圖
乙醯水楊酸的制備實驗裝置圖如下:
(8)乙醯苯酚的制備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使用禁忌
12歲以下兒童可能引起瑞夷綜合症(Reye's syndrome)高尿酸血症,長期使用可引起肝損害。妊娠期婦女避免使用。飲酒者服用治療量阿司匹林,會引起自發性前房出血,所以創傷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剖腹產或流產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的溶血性貧血患者的溶血惡化;新生兒、幼兒和老年人似對阿司匹林影響出血特別敏感。治療劑量能使2歲以下兒童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發熱、過度換氣及大腦症狀。
腸胃出血或腦出血的危險可能會抵消少量服用阿司匹林所帶來的益處。
研究人員分析了居住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2萬名年齡為70歲到74歲之間的老年男性和婦女的健康資料庫,通過電腦運行該資料庫,然後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利與弊的臨床試驗結果輸入到電腦中。
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發現,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預防710名老年人患心臟病,54名老年人避免了中風,但卻有1071名老年人出現腸胃出血,129名老年人出現腦出血。不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對他們的壽命則沒有影響。
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阿司匹林有助於預防可導致梗死或中風的血栓的形成,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之一則是,長期服用會導致出血,出血部位因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
美國健康指南推薦:心血管和冠心病高危人群每天要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75至150毫克。而該項研究則認為,迄今為止對老年人來說,「應該抵抗這種盲目服用阿司匹林的誘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醯水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