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製冷劑的作用
這個說法不夠嚴謹。應該叫車用冷媒。傳統使用的是氟(R12),後來改為環保冷媒(134A),也有採用R404A和R407C的,其實這兩種也是環保冷媒,但汽車的採用的大部分是134A環保冷媒。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的物理變化帶走車內熱量。在高壓的情況下,冷媒形成液態,同時釋放熱量。當迴流到膨脹閥位置時,受壓力差影響,瞬間由液態變為氣態,吸收大量熱量,就像水變為蒸氣的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一樣,所以吸收了蒸發箱周邊的大量的熱,被壓縮機吸到氣缸內進行壓縮,再由氣態變為液態,再次釋放熱量,流經冷凝器時利用風扇散熱。這樣就完成了一個製冷循環。也是冷媒的作用。
Ⅱ 汽車空調常用的製冷劑主要有哪幾種並寫出各種製冷有哪些特點
總體來說,汽車空調製冷劑有兩類,一類叫做CFC12(二氯二氟甲烷),也就是所謂的R12;另一類叫做HFC134a(1,1,1,2-四氟乙烷),也就是所謂的R134a。由於R12對環境不友好,所以世界各國基本都停止在車載空調上使用。
1987年,聯合國的26個會員國簽署了《蒙特利爾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簡稱《蒙特利爾議定書》。該議定書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作出承諾,在未來停止使用R12作為空調製冷劑,並尋找新的替代品。
這個替代品,就是今天廣泛使用的R134a。按照承諾,我國自2002年起下線的新車,已不再使用R12空調系統,而採用更加環保但成本更高的R134a系統。
R134a最初是由杜邦公司研發而成的,它的最大優勢是ODP值為零(ODP指對臭氧層的破壞潛力)。此外,R134a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與R12比較接近,所以製冷系統的改型比較容易;其熱傳導性能也比R12好,可以減少製冷劑的用量。
目前,全球范圍內R134a作為製冷劑,有50%以上被應用到了汽車空調中。隨著汽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中國),市場對於R134a的需求量還會相當大。
汽車空調製冷劑多久加一次?答案是:建議每兩年進行檢查,但這個並沒有固定規律,因為一般情況下製冷劑是不會失效的,它只有可能發生泄露。
由於行車工況的復雜性,在各種震動下空調系統的管路可能出現密封不嚴的情況,造成了製冷劑外泄。所以,到底多久加一次製冷劑,實際上沒有固定說法。只能說,在正常損耗下,每隔兩年進行檢查、補加。
可以說,只要製冷劑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可能發生泄露。在汽車空調系統中,製冷劑的整個循環下來,壓縮機、蒸發箱、冷凝器、高壓管、低壓管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密封不嚴而導致製冷劑逃逸。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是不是製冷劑逃逸了呢?最常見的一個方法,就是檢查漏油痕跡。在空調系統中,除了製冷劑外,還有一種冷凍油。冷凍油的作用是潤滑壓縮機的運動部件、各個軸承,以及起到油封的作用。
在空調的循環中,部分冷凍油會跟製冷劑一起進入管道。如果發現某個部位有漏油跡象,那麼也就存在製冷劑的泄露。
Ⅲ 汽車空調製冷過程怎麼解釋
(一)組成:: 汽車空調裝置的製冷系統都是採用蒸汽壓縮式製冷原理,它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四個主要部件組成,並用管路連接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為了改善製冷系統的工作條件,保證製冷系統正常可靠地工作,在製冷系統中還設置一些輔助的部件,如排氣緩沖器、貯液器、乾燥過濾器、易熔塞、製冷劑觀察視鏡、蒸發壓力調節閥、液體分離器、高低壓力繼電器、防霜繼電器等。
(二)製冷原理
1 壓縮過程:
壓縮機將蒸發器低壓側(溫度約為0℃、氣壓約為0.15MPa)的低溫低壓氣態製冷劑壓縮成高溫(約70℃~80℃)、高壓(約1.5MPa)的氣態製冷劑,送往冷凝器冷卻降溫。
2冷凝過程:
送往冷凝器的過熱氣態製冷劑,在溫度高與外部溫度很多時,向外散熱進行熱交換,製冷劑被冷凝成中溫,壓力約為1.0Mpa~1.2Mpa的液態製冷劑。
3膨脹過程:
冷凝後的液態製冷劑經過膨脹閥使製冷劑流過空間體積增大,其壓力和溫度急劇下降,變成低溫(約-5℃)、低壓(約為0.15MPa)的濕蒸汽,以便進入蒸發器中迅速吸熱蒸發。在膨脹過程同時進行流量控制,以便供給蒸發器所需的製冷劑,從而達到控制溫度的目的。
3蒸發過程:
液態製冷劑通過膨脹閥變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氣,流經蒸發器不斷吸熱汽化轉變成低溫(約為0℃)、低壓(約為0.15MPa)的氣態製冷劑,吸收乘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蒸發器流出的氣態製冷劑又被吸入壓縮機,增壓後泵入冷凝器冷凝,進行製冷循環。
製冷循環就是利用有限的製冷劑在封閉的製冷系統中,周而復始地將製冷劑壓縮、冷凝、膨脹、蒸發,在蒸發器中吸熱汽化,對乘室內空氣進行製冷降溫。
4 製冷系統各部件的結構和原理
(1)壓縮機:
壓縮機作為汽車空調製冷系統的核心部件,具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使系統內產生低壓,二是把氣態製冷劑從低壓壓縮至高壓,並使其溫度提高。壓縮機是製冷系統中低壓和高壓、低溫和高溫的轉換裝置,其正常工作時實現熱交換的必要條件。
汽車空調常見壓縮機的主要類型有:曲柄連桿式壓縮機、斜盤式壓縮機、搖盤式壓縮機、旋葉式壓縮機、滾動活塞式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等,目前汽車常用壓縮機類型有旋轉斜盤式壓縮機、旋葉式壓縮機兩種,其結構特點是結構緊湊、性能可靠、工作平穩、振動雜訊小。
軸向活塞搖板式壓縮機主要由缸體、前後缸蓋、活塞、吸排氣閥片、斜盤及搖板等組成。斜盤與壓縮機軸製成一體,搖板經連桿與活塞連接。汽缸均勻地分布在剛體內部的圓周上。電磁離合器線圈固裝在皮帶盤內,當接通電原時,電磁離合器線圈中有電流流過,磁化鐵心產生吸力,將銜鐵吸附在皮帶盤端面,經彈簧片、結合盤驅動壓縮機軸旋轉。當壓縮機軸旋轉時,斜盤驅動搖板軸向反復搖擺,從而帶動活塞作軸嚮往復運動,驅動製冷劑流動,其工作原理如圖3—3所示。
當切斷電源時,電磁離合器線圈中電流消失,鐵心吸力消失,銜鐵在彈簧片作用下回位,壓縮機停止工作,此時的壓縮機皮帶輪只是受發動機驅動而空轉。
Ⅳ 汽車空調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空調製冷系統的工作分哪幾個過程現在空調用的製冷劑是什麼
您好
空調系統是由蒸發箱,冷凝器,乾燥瓶跟管路,壓縮機組成!
汽車空調的工作原理就是冷媒在空調系統內高低壓之間進行轉換!
壓縮機打到高壓,經過冷卻降溫通過膨脹閥節流,高壓變低壓從而吸收熱量,帶有周圍熱量,使溫度降低,鼓風機將冷風吹出,低壓的冷媒再次進入壓縮機循環!
現在車型上採用的冷媒都是134a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用車愉快!【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Ⅳ 汽車上的冷媒是什麼
汽車空調製冷劑也叫汽車冷媒,汽車冷媒俗稱雪種、冰種,分為環保的(134a)和非環保的(R12很少車型使用)。
工作原理:
壓縮機將從蒸發器吸回的製冷劑進行加壓,以提高製冷劑溫度,並將製冷劑變為高溫高壓汽態製冷劑。
高溫高壓汽態製冷劑進入冷凝器後,由於溫度高於外界環境溫度,所以想環境散熱,將製冷劑變為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
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出冷凝器後進入儲液乾燥器進行過濾及水分吸收,同時將一部分製冷劑儲存在此處。
經過過濾的製冷劑經過節流裝置,進行減壓。此時的製冷劑為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
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進入到蒸發器中。由於蒸發器中的空間突然間增大使得壓力降低,製冷劑此時壓力更低溫度更低,由於遠遠低於環境溫度,因此吸收環境溫度使製冷劑汽化的同時將經過蒸發器外部的空氣降溫,通過鼓風機送入到汽車車廂中。
此時,空調製冷系統完成一個製冷循環。製冷系統周而復始地使製冷劑如此循環下去以達到製冷的目的。
(5)汽車流過冷凝器的是什麼製冷劑擴展閱讀:
製冷劑,又稱冷媒、致冷劑、雪種,是各種熱機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以可逆的相變(如氣-液相變)來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製冷機中的雪種等等。一般的蒸汽機在工作時,將蒸汽的熱能釋放出來,轉化為機械能以產生原動力;而製冷機的雪種則用來將低溫處的熱量傳動到高溫處。
Ⅵ 汽車冷凝器是什麼`
汽車冷凝器是空調的機件,作用是對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製冷劑蒸氣散熱降溫,使其凝結為液態高壓製冷劑。
Ⅶ 汽車空調製冷系統由什麼組成
1.壓縮機:在發動機的驅動下,持續吸入蒸發器中吸熱汽化產生的低溫低壓製冷劑蒸汽,壓縮後形成高溫高壓冷媒蒸汽,排至冷凝器,為冷媒在冷凝器中持續凝結放熱創造高壓條件。同時,克服冷媒在製冷迴路中的循環流動阻力。
2.冷凝器: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冷媒蒸汽所含熱量釋放給流過冷凝器的車外空氣,並將冷媒蒸汽凝結成帶一定過冷度的冷媒液體。冷凝器大多布置在車頭散熱水箱前,由冷卻風扇和汽車行駛產生的迎風氣流進行冷卻。
3.儲液乾燥器:當製冷系統運行時,對液態冷媒進行過濾、乾燥吸濕和臨時儲存。其上方常裝有視液鏡,用以觀察所充冷媒是否足夠以及流動是否正常(冷媒應無泡沫且平穩流動)。
4.膨脹閥:將來自儲液乾燥器的高壓冷媒液體節流降壓降溫,形成低溫低壓的霧狀冷媒,噴入蒸發器。噴入蒸發器的冷媒流量可根據蒸發器的出口冷媒蒸汽溫度自動調整。
5.蒸發器:低溫低壓冷媒液體持續蒸發汽化,吸收流過蒸發器空氣的熱量,冷卻車艙內的空氣。蒸發器布置在車室內,通常由離心風機送風。
6.空調管路:由鋁制硬管和橡膠軟管扣壓而成,連接製冷系統各部件。
7.冷媒:冷媒在蒸發器中的汽化吸收車艙內空氣的熱量,實現製冷,在冷凝器中的凝結向車外空氣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