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醫療器械(設備)是否可以直接從生產廠家購買
這個要看生產廠家了.有的廠家在各地有自己的經銷商或辦事處,為了保護經銷商的利益一般只能在當地的經銷商那裡拿貨,廠家那裡是不賣貨的.有些廠家就可以直接銷售,對這方面沒有什麼控制和要求.
一般大型的比較有名氣的醫療器械廠家自己的銷售網路都鋪設的比較好,所以在當地都能找到經銷商或辦事處,拿貨價格基本上全國都是一個價,如果你和經銷商的關系好,興許他會能把年終獎勵的點讓給你,價格能稍稍便宜點.
『貳』 中國醫療器械可以個人買賣嗎
中國醫療器械是不可以個人買賣的,在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應當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貯存條件,以及與經營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應當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貯存條件,以及與經營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
第三十條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並提交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資料。
第三十一條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的,經營企業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經營許可並提交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資料。
受理經營許可申請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必要時組織核查。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准予許可並發給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予許可並書面說明理由。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依照有關行政許可的法律規定辦理延續手續。
(2)為什麼醫療器材買不了擴展閱讀: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使用單位應當對所生產經營或者使用的醫療器械開展不良事件監測;發現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應當按照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有權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
『叄』 請問如何在網上購買醫療器械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一個購買的網站,現在賣醫療器械的網站有很多的,比如天貓、京東、一號店都有的。
其次要跟網站客服說明你的需求,有些不懂的產品可以跟客服詳細說明了解下。比如購買制氧機,制氧機有一升機、三升機、五升機,各個型號配置的作用,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
最後在根據自己的需求下單。支付寶,網銀支付,貨到付款現在有很多種支付方式的。付款後就等著收貨,然後再去購買的網站確認下收貨和評價就可以了。
『肆』 淘寶上為什麼不讓出售醫療器械呢
因為「醫療器械」在淘寶上,屬於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發布的商品。
淘寶規則,第六十五條(三)發布以下商品或信息的,每次扣六分:
1、尚可使用的證券、政府發放的消費劵及相應代購、推薦服務;
2、軍警制服、標志及軍警專用製品;
3、帶有宗教、種族歧視的相關商品或信息;
4、有毒化學物、農葯及相關信息;
5、煙草專賣品;
6、含有情色暴力低俗內容的漫畫、書籍、游戲、音像製品以及SM用具、成人網站的賬號及邀請碼、原味二手內衣物、陪聊陪逛服務等情色低俗 商品或信息;
7、用於預防、治療人體疾病的葯物、血液製品或醫療器械;
8、個人隱私信息及企業內部數據;
9、國家保護的植物及其製品;
10、由不具備生產資質的生產商生產的或不符合國家、地方、行業、企業強制性標準的商品;
11、各類簡訊的群發設備及軟體。
『伍』 醫療器械到哪裡去買
到網上查詢,有專門的醫療器械銷售機構,說不定還有折扣
『陸』 醫院是否能買醫療器材
你問題是賣還是買,如果的買的話,當然可以了,要不然醫院的醫療器材不會是別人送的.還由於要是賣的話,那說明你們醫院有生產醫療器材的部門了.
『柒』 醫保卡可以買醫療儀器嗎
醫療儀器是不可以用醫保卡購買的。
按照相關規定,醫保卡的主要用途如下:
1、醫保最主要的用途就是門診看病付錢。
2、醫保還有其他用處,可以用這些錢在定點葯店買葯(非處方葯物),醫療器械,體溫計和血壓儀等這些輔助檢查設備。
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
以下6類費用按規定不能報銷::
1、非定點零售葯店購葯;
2、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其他事故造成傷害的費用;
3、因本人吸毒、打架斗毆或因其他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費用;
4、因自殺、酗酒等原因進行治療的費用;
5、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進行治療的費用;
6、按照醫保規定一些自費的項目,如牙齒的鑲復就不能報銷,種牙、補牙、潔牙等都是要自費的。
『捌』 醫院是否能買醫療器材
能啊,設備科就是采購及管理醫療器械的。
『玖』 家用醫療器械可以在網上買嗎
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葯品監督管理,規范互聯網葯品交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葯品(包括醫療器械、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交易服務的電子商務活動。
第三條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包括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提供的服務,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企業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的互聯網葯品交易以及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
本規定所稱本企業成員,是指企業集團成員或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企業對其擁有全部股權或者控股權的企業法人。
第四條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經過審查驗收並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
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的驗收標准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制定(見附件1)。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印製,有效期五年。
第五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對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提供服務的企業進行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互聯網葯品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企業和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進行審批。
第六條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提供服務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
(二)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已獲得從事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的資格;
(三)擁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並具備自我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四)具有健全的網路與交易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完整的管理制度;
(五)具有完整保存交易記錄的能力、設施和設備;
(六)具備網上查詢、生成訂單、電子合同、網上支付等交易服務功能;
(七)具有保證上網交易資料和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設備與技術措施;
(八)具有保證網路正常運營和日常維護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健全的企業內部管理機構和技術保障機構;
(九)具有葯學或者相關專業本科學歷,熟悉葯品、醫療器械相關法規的專職專業人員組成的審核部門負責網上交易的審查工作。
第七條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
網葯品交易提供服務的企業不得參與葯品生產、經營;不得與行政機關、醫療機構和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存在隸屬關系、產權關系和其他經濟利益關系。
第八條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互聯網葯品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和葯品批發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已獲得從事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的資格;
(二)具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並具備自我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三)具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具備網路與交易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完整的管理制度;
(四)具有完整保存交易記錄的設施、設備;
(五)具備網上查詢、生成訂單、電子合同等基本交易服務功能;
(六)具有保證網上交易的資料和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的完善管理制度、設施、設備與技術措施。
第九條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設立的葯品連鎖零售企業;
(二)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已獲得從事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的資格;
(三)具有健全的網路與交易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完整的管理制度;
(四)具有完整保存交易記錄的能力、設施和設備;
(五)具備網上咨詢、網上查詢、生成定單、電子合同等基本交易服務功能;
(六)對上網交易的品種有完整的管理制度與措施;
(七)具有與上網交易的品種相適應的葯品配送系統;
(八)具有執業葯師負責網上實時咨詢,並有保存完整咨詢內容的設施、設備及相關管理制度;
(九)從事醫療器械交易服務,應當配備擁有醫療器械相關專業學歷、熟悉醫療器械相關法規的專職專業人員。
第十條申請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應當填寫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制發的《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申請表》(附件2),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擬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網站獲准從事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的許可證復印件;
(二)業務發展計劃及相關技術方案;
(三)保證交易用戶與交易葯品合法、真實、安全的管理措施;
(四)營業執照復印件;
(五)保障網路和交易安全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六)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七)儀器設備匯總表;
(八)擬開展的基本業務流程說明及相關材料;
(九)企業法定代表人證明文件和企業各部門組織機構職能表。
第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在5日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決定予以受理的,發給受理通知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同時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二條對於申請材料不規范、不完整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受理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申請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報送相關申請材料。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按照有關規定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並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進行現場驗收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同時抄送受理申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同意進行現場驗收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按驗收標准組織進行現場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同時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驗收合格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核發並送達同意其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
第十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企業和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批,並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進行現場驗收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同意進行現場驗收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組織對申請人進行現場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同時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經驗收合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核發並送達同意其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
第十五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時,發現行政許可事項直接關繫到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該利害關系人,並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陳述和申辯。依法應當聽證的,按照法律規定舉行聽證。
第十六條提供虛假材料申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給予警告,一年內不受理該企業提出的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申請。
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撤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三年內不受理其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申請。
第十七條在依法獲得(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後,申請人應當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依法取得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履行相應的備案手續。
第十八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在其網站首頁顯著位置標明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號碼。
第十九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嚴格審核參與互聯網葯品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從事葯品交易的資格及其交易葯品的合法性。
對首次上網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以及葯品,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索取、審核交易各方的資格證明文件和葯品批准證明文件並進行備案。
第二十條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互聯網葯品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和葯品批發企業只能交易本企業生產或者本企業經營的葯品,不得利用自身網站提供其他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
第二十一條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只能在網上銷售本企業經營的非處方葯,不得向其他企業或者醫療機構銷售葯品。
第二十二條在互聯網上進行葯品交易的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必須通過經(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電信業務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企業進行交易。參與互聯網葯品交易的醫療機構只能購買葯品,不得上網銷售葯品。
第二十三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變更網站網址、企業名稱、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地址等事項的,應填寫《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變更申請表》(見附件3),並提前30個工作日向原審批部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變更程序與原申請程序相同。變更服務范圍的原有的資格證書收回,按本規定重新申請,重新審批。
第二十四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需要歇業、停業半年以上的,應在其停止服務前一個月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備案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收到備案申請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通知電信管理部門。
在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有效期內,歇業、停業的企業需要恢復營業的,應當向其備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重新驗收,經驗收合格,方可恢復營業。
第二十五條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內,向原發證機關申請換發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
第二十六條原發證機關按照原申請程序對換證申請進行審核,認為符合條件的,予以換發新證;認為不符合條件的,發給不予換證通知書並說明理由,原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由原發證機關收回並公告注銷。
原發證機關應當在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准予換證的決定。逾期未作出決定的,視為准予換證,原發證機關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予以補辦手續。
第二十七條根據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的書面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收回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備案並公告注銷。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被收回的,不得繼續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
第二十八條未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擅自從事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或者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超出有效期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移交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九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撤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並注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
(一)未在其網站主頁顯著位置標明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號碼的;
(二)超出審核同意范圍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
(三)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
網葯品交易提供服務的企業與行政機關、醫療機構和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存在隸屬關系、產權關系或者其他經濟利益關系的;
(四)有關變更事項未經審批的。
第三十條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為未經許可的企業或者機構交易未經審批的葯品提供服務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撤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並注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同時移交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一條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提供服務的企業直接參與葯品經營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進行處罰,撤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並注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同時移交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二條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葯品連鎖零售企業在網上銷售處方葯或者向其他企業或者醫療機構銷售葯品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葯品管理法律法規給予處罰,撤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並注銷其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同時移交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三條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通過未經審批同意或者超出審批同意范圍的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企業進行互聯網葯品交易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第三十四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審批中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七規定情形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五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提供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網站進行監督檢查,並將檢查情況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規定製定具體的審核要求和程序規定,並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備案。
『拾』 購買家用醫療器械需要注意什麼求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像血壓計、磁療器具、家用血糖分析儀、各種治療儀等醫療器械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日常保健治療、健康監測等服務。但是,如何購買適用、安全的醫療器械大有學問。消費者在購買家用醫療器械時要注意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醫生指導下購買使用。醫療器械是用於診斷、治療疾病的,購買前應聽取醫生的意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雖然不少醫療器械都在瞄著「家用」的方向推銷,也有越來越多人認可其家用的方便性,但一些使用條件比較嚴格的醫療器械還是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貪圖方便。在購買醫療器械前,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詢問銷售人員或醫生,弄清產品的作用機理、適用范圍、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禁忌症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自身情況選擇購買和使用。此外,要定期由醫生評價使用效果,檢查有沒有不良反應,防止誤用損害健康。
二是查看經營者有沒有資格。國家規定銷售醫療器械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條件,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消費者應仔細查看經營單位是否具有證照,遇到搞流動銷售、臨時設攤銷售的,要慎重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三是認真閱讀產品資料。現在的產品往往包裝精美,資料一大堆,但是關鍵性信息往往容易忽視。比如包裝、說明書上必須印有生產企業的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注冊證號,隨產品包裝的還應該有產品說明書以及合格證等。所以,沒有生產許可證號和產品注冊證號的,要麼是假冒產品,要麼不是醫療器械。現在網路很發達,消費者可以登陸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在數據查詢欄目中點擊醫療器械,輸入注冊證號或產品名稱,全國各地的產品都可以查到。
四是不能輕信推銷人員的宣傳。醫療器械在注冊審批時,能治哪些病或者適用范圍有哪些,要經過嚴格的認證,這些信息記錄在《產品注冊證》所附的《產品注冊登記表》上。產品說明書都必須根據注冊登記表中的「產品適用范圍」制定。消費者在購買咨詢時要查看正式的產品說明書,最好核對一下與注冊登記表內容是否一致(有的經銷商可以提供復印件)。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在推銷產品時,不按照批準的適用范圍進行宣傳,甚至任意誇大療效。所以遇到散發與說明書內容不一致的宣傳單、使用指南、病例介紹等,宣傳「療效神奇」、「包醫百病」的就要特別留神了。
還有一些普通商品宣傳治療功效混淆視聽,如增高儀、減肥儀等,其實它們都不屬於醫療器械。日常健身的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襪、手鐲、耳環等也不屬於醫療器械,它們只是一些普通商品,不具有治療功能。如果作為治療疾病目的,不要購買這些商品,否則不但花了冤枉錢,還貽誤病情。還有利用會堂、影劇院播放名人廣告來推銷,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要認真鑒別。
五是不要輕信自己的感覺。現在有一種體驗式營銷模式。這種模式以情感服務為重心,通過免費體驗試用來吸引消費者。試用的人往往受心理暗示的作用,好像效果很好。其實,評價醫療器械到底有沒有效果,有一套科學的試驗方法,經過統計學分析,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才能得出結論。簡單的試用不會得出可靠的結果。
六是要索取發票。消費者在購買醫療器械時一定要索取購物發票。正式發票是購買憑證,在產品保修、質量投訴中用處很大,一些搞非法銷售的也往往沒有正式票據,所以千萬不能圖省事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