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滾動軸承在安裝時為什麼要留出軸向間隙應如何調整
你說的滾動軸承應該是錐形滾柱軸承吧,這種軸承一般是配對使用,安裝方向相反,在軸上它有一個調節螺母,安裝時留一點軸向間隙防止軸承工作時溫度升高膨脹而卡死從而損壞設備。間隙的大小視負荷輕重即軸承大小而定。軸承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應重新調整軸承間隙,不然會加速軸承的損壞。
Ⅱ 急急急!!!!為什麼軸承端蓋中心孔與外伸軸之間應留有足夠的徑向間隙
防止過定位的需要,同時可以保證裝配方便。
Ⅲ 軸承壓蓋和軸承外圈為什麼要留有間隙 間隙的大小怎麼調整
軸承與端蓋之間留有間隙,主要是考慮熱脹冷縮,否則會卡死,或者加劇磨損。
為了保證足夠的間隙,在端蓋與機架接觸面之間加油毛氈墊圈,墊圈厚度按照要求的間隙確定。工作一段時間時間,調整墊圈厚度,就可以調整間隙。
間隙量大小,可以使用厚薄規(塞尺)來檢測。
Ⅳ 滾動軸承在安裝時為什麼要留出軸向間隙應如何調整
滾動軸承的間隙分為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其功用是保證滾動體的正常運轉和潤滑以及補償熱伸長,調整方式下面詳細介紹。
1、調整軸向間隙:
(1)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之間有正比例的關系,所以安裝是只要調整好軸向間隙就可獲得所需的徑向間隙,而切它們一般都是成對使用的(即裝在軸的兩端或一端),因此,只需要調整一隻軸承的軸向間隙即可。一般用墊片調整軸向間隙,有的也可用螺釘或止推環調整。
(2)對於間隙不可調整的滾動軸承,因其徑向間隙在製造時就已按標准確定好了,不能進行調整,此類軸承裝在軸徑上或軸承座孔內之後,實際的徑向間隙稱為裝配徑向間隙,裝配時要使裝配徑向間隙的大小恰好能在運轉中造成必要的工作徑向間隙,以保證軸承靈活轉動。
(4)軸承為什麼有適當間隙擴展閱讀:
1、滾動軸承介紹:
(1)滾動軸承(rollingbearing)是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
(2)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並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
(3)滾動體是藉助於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其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著滾動軸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保持架能使滾動體均勻分布,引導滾動體旋轉起潤滑作用。
2、間隙重要性:
(1)裝配時都要調整好軸向間隙(但有些間隙不可調的軸承不必留軸向間隙),以補償軸在溫度升高時的熱伸長,從而保證滾動體的正常運轉。
(2)若軸向間隙過小時,會造成軸承轉動困難、發熱,甚至使滾動體卡死或破損;若軸向間隙過大,則會導致運轉中產生異聲,甚至會造成嚴重振動或使保持架破壞。
Ⅳ 軸承壓蓋和軸承外圈為什麼要留有間隙 間隙的大小怎麼調整
參考此法可調整端蓋與外圈的間隙:
軸向間隙可以藉助外圈的軸向位置來實現。內
1、調整墊片法: 在軸承端蓋與軸容承座端面之間填放一組軟材料(軟鋼片或彈性紙)墊片;調整時,先不放墊片裝上軸承端蓋,一面均勻地擰緊軸承端蓋上的螺釘,一面用手轉動軸, 直到軸承滾動體與外圈接觸而軸內部沒有間隙為止;這時測量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的間隙,再加上軸承在正常工作時所需要的軸向間隙;這就是所需填放墊片的總厚度,然後把准備好的墊片填放在軸承端蓋與軸承座端面之間,最後擰緊螺釘。
2、調整螺栓法: 把壓圈壓在軸承的外圈上,用調整螺栓加壓;在加壓調整之前,首先要測量調整螺栓的螺距,然後把調整螺栓慢慢旋緊,直到軸承內部沒有間隙為止,然後算出調整螺栓相應的旋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