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图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02-25 10:35:49

①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②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B装置连接

(1)将A、B装置抄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3)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③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给CuO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

()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①②
(4)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也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对照
(5)成立

④ (2014青岛)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

(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锥形瓶,②为水槽;故答案为:锥形瓶;水槽;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作用;
(3)组装好A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由于漏气而收集不到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的浪费,所以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5)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氧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⑤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给CuO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

(1)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现象,故在内给氧化铜加热前,需要先容通入一氧化碳,排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现象,故填:排走玻璃管中的空气;
(2)氧化铜是黑色的固体,能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铜是红色的固体,故填: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CO+CuO

.

⑥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

一组是甲和乙,变量时温度,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另一组是甲和丙,变量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与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⑦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在不断运动
(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也可)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筹异(符合题意均可)

⑧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发生的化

(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主要成分HCl),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a管导入,当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时,多余的二氧化碳就从b导管冒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A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由于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碳酸钙能溶于盐酸;故答案为:H2O+CO2═H2CO3 氯化氢气体;
(4)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所以底部蜡烛先熄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
(5)A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⑨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 2 +H 2 O=H + +Cl - +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
H + 与石蕊发生显色反应,先变回成红色,由于答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最后石蕊变为无色,
氯气可与NaBr、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 2 ,溶液变成橙色,最后生成I 2 ,淀粉遇碘变蓝色.
所以现象依次为白色、先变红色后无色、橙色、蓝色,
故选A.

⑩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滴加稀盐酸后,大试管中有气泡产


A、根据图示、药品来可知,试管中自有二氧化碳气泡产生,故A正确;
B、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颜色不会变,故B错误;
C、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故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AD

与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莞市精建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90
铸造管换pp管怎么换 浏览:848
锻钢阀门的型号Z和J代表什么 浏览:328
怎么买医美正版仪器 浏览:605
怎么测算超声波波长 浏览:541
仪表导压管安装前做什么工作 浏览:21
英特ssd工具箱下载 浏览:558
公安恒丰铸造怎么样 浏览:127
金牛座怎么用机械钥匙锁门 浏览:195
冰柜制冷管用什么焊接好 浏览:267
格力不能制冷是什么原因 浏览:13
博世电动工具官方网店 浏览:402
什么保健器材可以降血脂 浏览:648
功率表电力仪表如何选型 浏览:585
燃气管道和阀门多少钱 浏览:89
消防器材哪里能换新 浏览:754
管材切割机自动送料装置 浏览:237
轴承编码是什么 浏览:385
汽车障碍物自动刹车装置 浏览:907
超声波钢板板材检测报告怎么填写 浏览:96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