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SH/T 3122-2013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谁有SH/T 3122
石化行业标准SH/T 3122-2013 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留下邮箱号,采纳我,给你发送。
Ⅱ 如何有效开展炼化企业设备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员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补充设备管理知识,要真正懂得责任成本核算的内容、特点和主题,并在新的管理方式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要努力学习设备管理的法规文件,不但管理者自己要理解,还要大力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都懂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懂得和了解设备管理的知识和上级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认识。只有从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加强设备管理,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才能达到加大设备管理和核算力度的目的。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要切实完善设备管理的台帐、技术档案,充分了解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随时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情况,以便合理使用,计划修理,确定机械设备使用费。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现场的《配件管理制度》、《修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保养制度》等等。按章行事,奖罚分明,使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合理配置设备,明确职责 施工项目领导要坚持根据所担负的工程投资规模,工程性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标书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的配置计划,使所配置的施工设备的型号、规格、能力与工程任务和环境相适应,形成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机械化施工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施工设备新、大、多、先进的倾向。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工程任务量,编制年度、季度、月份的机械施工计划。通过计划组织施工设备,合理调动,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设备故障,保障施工任务的及时完成。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性能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超负荷运转,不得带故障作业,与使用维修人员签定"两定""三包"和"三好""四会"责任书,以保证设备使用维修良好,使施工正常进行。 四、控制成本,降低可变费用支出 在责任成本核算中,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设备使用费的管理。设备使用费由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两部份组成。其中,不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等规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修理费等。基本折旧费是不可变的成本。修理费的支出,也是施工项目部成本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搞好机械修理和配件供应,施工项目部要建立健全《领发料制度》、《材料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得施工现场有章可依,通过建章立制,达到修理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通过经常分析总结,提高修理质量,降低配件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五、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社会在发展,管理要更新,设备管理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核算中,加强设备管理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对班组实行责任承包制。这种责任承包制的方式是,对班组明确责任,规定权力,规范奖罚原则,做到三好(管理、使用、养修好)、四懂(懂原理、构造、性能、用途)、四会(会使用、养修、检查、排除故障)。切实完成好自己应承担的养修项目。如日常的维修保养润滑等,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定额指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出勤率。对基础工作和任务完成好的班组,要按照奖罚办法,进行奖励,完成不好的要处罚。这种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好施工的设备,比较适用企业的现场设备管理。 2.定量经济承包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除责任承包中规定的技术、安全、养护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和经济挂钩。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减轻公司和项目部的工作量,强化职工的成本意识。 3.反向租赁管理方式。反向租赁管理方式是把设备按实际价值折算出现值,租给班组,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投资来抵偿设备的价值和规定的利润。这样,单位只监督执行合同和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其余的一律由班组负责。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支出,可以集中企业资金再购人新的设备,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使用.
Ⅲ 炼油厂安全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1. 临时用火作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电焊、气焊、钎焊、塑料焊等焊接及切割作业;
2)电热处理、电钻、砂轮、热煨管和风镐等临时用电作业;
3)喷灯、火炉、电炉、喷砂、熬沥青、炒沙子和黑色金属撞击等明火作业;
4)机动车进入正在生产的炼化装置、在生产区域内设置自带动力源的发电机和自带动力源的空气压缩机。
2.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教育。
(2)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教育。
(3)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
(4)事故案例的学习与事故预案的演练。
(5)消防、气防知识教育。
(6)危险化学品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教育。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4、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有: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缉;在高位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触电并坠落;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元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设备、工具己有的保护线中断: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水泥搅拌机等机械的电机受潮;打穷机等机械的电源线磨损;浴室电源线受潮;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人蛮干行为导致(包括盲目闯入电气设备遮栏内、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遇损坏落地电线用手拣拿等)。
5、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
6、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火灾以及-些不可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
7、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哪几类?
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以下六类:1)在高空作业中,由工具零件、砖瓦、术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扔废物、物伤人;引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用铁棍捅卡料,铁棍飞弹出伤人;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7)放炮作业中乱石伤人等。
8、特种作业人员指哪些人员?
(1)电工作业;(2)锅炉司炉;(3)压力容器操作;(4)起重机械作业;(5)爆破作业(6)金属焊接(气割)作业;(7)机动车驾驶;(8)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9、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有哪几种?
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八种点火源:明火、自然、高温表面、辐射热、冲击和磨擦、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
10、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什么?
(1)交接班不交待清楚不走;(2)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3)用电设备不拉闸不走;(4)可燃物不清理干净不走;(5)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11、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设计上的不足;(2)设备上的缺陷;(3)操作上的错误;(4)管理上的漏洞;(5)不遵守劳动纪律。
12、常用的防毒面具有哪些?
(1)简易防毒面具;(2)橡胶防毒口罩;(3)过滤式防毒面具;(4)二小时氧气呼吸器;(5)化学生氧式防毒面具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6)送风式长管防毒面具。
13、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较多的地方有哪些?
(1)脱水、排污;(2)油罐检尺;(3)采样;(4)清污、油罐清洗;(5)回收污油;(6)进入废水井;(7)误入毒区;(8)抢救他人。
14、在易燃易爆场所检修应注意什么?
进入地沟或容器进行施工、检修时,应先检查清楚其中有无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并经分析合格、配备足够的照明方可进入。作业时,应有三人以上同时作业并设专人监护。地沟或容器内外应保持密切联系,防止中毒、爆炸事故发生。
15、对操作有旋转的机械设备人员穿戴的工作服有何要求?
工作服要三紧(袖口、领口、下摆)。不许戴手套、围巾、不许穿凉鞋、高跟鞋。女工长发和发辫不准露出帽外。
静电和雷电防护及接地常识
一、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静电是指绝缘物质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不同物体接
触摩擦时在物质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现象。
随着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静电的危害,认识到炼油工业技术不能随意越过静电所加给的各种限制。静电之所以能够造成危害,主要由于它能聚集在物体表面上而达到很高的电位,并发生静电放电。静电放电有三种形式,⑴电晕放电,⑵刷形放电,⑶火化放电。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危害。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火花放电。若静电火花放电能量等于或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最小静电点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二、 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预防静电放电引起易燃易爆物质发生事故是炼油企业安全技术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防止静电产生事故,主要在于防止静电的产生和及时消除已产生的静电,使静电不致过多积累。
(一) 控制物料尽量少产生静电,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限制流速
2. 控制装卸方式
3. 防止不同油品相混和油中掺水夹气
(二) 消除静电的方法中,主要是防静电接地法。就是将生产设
备,工艺装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再接入接地装置。
(三)电气保护接地
电气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机开关设备,照明灯具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接地装置做可靠的电气连接。
根据GBJ8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第3.0.1条,电力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应接地或接零:
①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
②电力设备传动装置。
③房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④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等。
⑤控制电缆的外皮。
16、用火作业时车间安全员的职责?
负责对特殊工种资质的审查,负责分析报告单数据的确认和填写,负责动火作业票的管理,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
17、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有哪几种?
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八种点火源:明火、自然、高温表面、辐射热、冲击和磨擦、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
18、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设计上的不足;(2)设备上的缺陷;(3)操作上的错误;(4)管理上的漏洞;(5)不遵守劳动纪律。
19、何谓本质安全?
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20、在易燃易爆场所检修应注意什么?
进入地沟或容器进行施工、检修时,应先检查清楚其中有无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并经分析合格、配备足够的照明方可进入。作业时,应有三人以上同时作业并设专人监护。地沟或容器内外应保持密切联系,防止中毒、爆炸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
入厂安全须知
l、未经准许、未接受安全教育者不准入厂。
2、车辆入厂须装阻火器、进生产区须办票。
3、未办理安全作业票不准进行施工和作业。
4、不准乱动厂内任何设备、设施和化学品。
5、不准擅自排放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品。
6、不准私自带香烟火种、易燃易爆品入厂。
7、不准在易燃爆区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器具。
8、不准穿铁钉鞋和易起静电服装进易爆区。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1)严禁在厂内吸烟,严禁私自携带香烟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票,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5)严禁用汽油等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其它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非防爆设备、器材、工具。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没施。
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火防爆设施。
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安全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上岗操作
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或施工区域
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或施工现场。
4)未办理高处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处作业。
5)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未办理维修作业票,严禁拆卸停用的与系统联通的管道、机泵、阀门等设备。
7)未办理电气作业“三票”,严禁电气施工作业。
8)未办理施工破土作业票,严禁破土施工。
9)严禁使用防护装置不完好的设备。
10)设备的转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
防止硫化氢中毒十条规定
第一条 生产操作、检维修及有关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有关硫化氢中毒及救护知识的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第二条 各单位要摸清硫化氢的分布情况,作出硫化氢平面分布图,并在危险作业点设置警示牌。
第三条 根据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特点,配备完善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落实到岗位责任制中,切实加强管理。
第四条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实现密闭化生产,使装置区或生产作业环境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 对生产过程中的介质和作业环境中的硫化氢含量,要定期组织测定和评价。因物料改变、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时,主管部门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岗位,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第六条 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构成中毒危险的装置或区域,要安装检测报警器。
第七条 甲、乙类油罐进油、出油、调合时,禁止进行采样、检尺、测温(罐壁固定测温除外)、更换、拆检安全附件等罐顶作业。罐内液面静止30分钟后,方可进行上述作业。
第八条 对粗汽油罐、轻质污油罐及含酸性气等介质的设备从事采样、检尺、脱水、堵漏、检修等作业时,要佩戴适用的防毒器具,应有两人同时到现场,站在上风向,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第九条 在硫化氢污染区佩戴特种防护用品作业时,在未脱离危险区域前严禁摘下防护用品,以防中毒。
第十条 从事硫化氢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岗位人员,要按要求转换工作岗位。
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1. 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用压缩空气调和、搅拌。
2. 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3. 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4. 不准从罐上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品。
5.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试设备。
6. 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以内。
7. 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要符合规定。
8. 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和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泄出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9. 防静电措施和设备,要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卡登记存档。
10. 新产品、设备、工艺和原材料的投用,必须对静电情况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
Ⅳ 高温油泵需要高温油泵隔离保护装置吗
我觉的来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看温度自到底有多高吧,为了安全是需要高温油泵隔离保护装置,全名为高温油泵蒸汽雾化喷射隔离保护装置。它主要由紫外光火焰监测器、喷嘴、喷淋管、阀门、控制器及报警系统组成。高温油泵隔离保护装置是炼化企业高温油泵的专用消防灭火装置,同时也适用于炼化企业高温换热器的隔离保护。恒盛泵业的高温油泵是不需要的。
Ⅳ 炼化用到石化,那么石化产业布局有哪些
1.石化工业与浙江经济
浙江省的石化工业是构筑全省工业经济优势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对促进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石化工业已连续十多年实现销售收入、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发展目标。但由于缺乏大型优势企业的示范、带动和整合,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产业层次低,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在经济运行中进一步显现,面临着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迫切要求。要保持浙江石化工业的竞争优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石化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大型炼油、乙烯项目,加快浙江乙烯及其下游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
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中明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以及推进炼油厂和化工的一体化,乙烷和芳烃项目,建设工业园区,提升高效益化学品新材料的供应,及推动绿色和石化产业的高效发展。其中浙江宁波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活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是石化下游产品消费中心,也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
3.石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
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水平偏低,过剩的产能多数为落后产能。而乙烯、芳烃产品对外依存度高,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因此石化产业布局需要优化,需要通过基地化、集约化、高端化等结构性的调整来完成国家石化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推进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石油化工项目建设。
4、国外石化基地的基本情况
答: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美国休斯顿、荷兰鹿特丹、新加坡裕廊、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多个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1)美国休斯顿化学工业园区是世界最大的石化工业园区,坐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航道附近,面积约38平方英里,长达300英里海岸线。目前建有45座炼油厂、37套乙烯装置,炼油能力3.9亿吨,乙烯生产能力2700万吨,分别占美国总量的44%和93%。园区按照区域内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建有综合保障管理中心,有效保障化工区开发、建设和生产的安全运行。园区内部各企业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联盟与发展,成为相互联系的生命体系,变废为宝、节能减排,避免了经济发展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巨大消耗与破坏。
2)荷兰鹿特丹化工区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凭借其优良的地理位置,集中了5座炼油厂,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形成了大规模的石化联合体。鹿特丹化工区面积60平方公里,年原油加工能力5000万吨以上,园区产品覆盖无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聚合物、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几乎所有化工领域。化学品领域主要有朗盛、阿科玛、瀚森特殊化学品、阿克苏诺贝尔、帝斯曼、亨斯迈、莱昂德尔巴塞尔、赢创等多家跨国化工公司。
3)安特卫普化工区位于欧洲中心,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地处公路、铁路、水路网络相交处。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化工产业集聚地。目前。安特卫普化工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炼油化工用地占75%。区内建有一体化的公用工程,拥有集中的公用工程中心、公共的管道管网系统、铁路系统、集中的储罐与沸水处理中心。同时,区内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规律互相分工,在产业体系上形成了“一体化”运营模式。区内现有5座炼油厂和4家蒸汽裂解工厂,炼油能力为4000万吨/年、乙烯产能为250万吨/年,是欧洲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之一,为区域石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4)新加坡裕廊化工区是亚洲最大的石化生产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裕廊进行填土工程,将七个小岛连成一片,形成34平方公里工业建设用地,目前入驻的大型石化公司有巴斯夫、BP、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杜邦、雪佛龙-德士古、壳牌等。截至目前,区内拥有炼油能力6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350万吨/年。
5、绿色石化基地的“绿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绿色”意味着生产更加安全、环境更加友好和资源更加节约。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通过集中化、规模化、清洁化生产,使原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相关物料得到综合利用,能量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减少了单位产品三废排放。
2)生产清洁汽油和航煤等成品油,重点发展高端化工产品,实现产品方案绿色化、高端化。
3)选择先进成熟工艺和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技术,按照炼化一体化模式,优化原油结构,合理安排炼油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案,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
4)通过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等产业链优化设计,上下游原料物尽其用,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5)按照现行最严格排放标准设计,并配置先进环保设施,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6)设置三级水污染事故防控体系,避免物料高环境风险中间运输,加强灌区风险控制,降低环境风险。
6、92#、95#、97#汽油中,92、95、97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
其实指的是汽油的辛烷值,辛烷值按字面的解释就是辛烷——准确地说是异辛烷的比例,这个值不需要理解定义,只需要知道它的实际意义是表示汽油的抗爆性,也就是抗震爆的能力。
良好的工厂布局不允许铁路支线通过厂区,可以把铁路支线规划在工厂边缘地区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罐车和罐车的装卸设施常做类似的考虑。
在装卸台上可能会发生毒性或易燃物的溅洒,装卸设施应该设置在工厂的下风区域,最好是在边缘地区。
原料库、成品库和装卸站等机动车辆进出频繁的设施,不得设在必须通过工艺装置区和罐区的地带,与居民区、公路和铁路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辅助生产区
1维修车间和研究室
维修车间和研究室要远离工艺装置区和罐区。维修车间是重要的火源,同时人员密集,应该置于工厂的上风区域。研究室按照职能的观点一般是与其他管理机构比邻,但研究室偶尔会有少量毒性或易燃物释放进入其他管理机构,所以两者之间直接连接是不恰当的。
2废水处理装置
废水处理装置是工厂各处流出的毒性或易燃物汇集的终点,应该置于工厂的下风远程区域。
3高温煅烧炉
高温煅烧炉的安全考虑呈现出矛盾。作为火源,应将其置于工厂的上风区,但是严重的操作失误会使煅烧炉喷射出相当量的易燃物,对此则应将其置于工厂的下风区。作为折中方案,可以把煅烧炉置于工厂的侧面风区域。与其他设施隔开一定的距离也是可行的方案。
管理区
每个工厂都需要一些管理机构。出于安全考虑,主要办事机构应该设置在工厂的边缘区域,并尽可能与工厂的危险区隔离。
19、化工厂的管理区为什么选在边缘区域?
这是因为销售和供应人员以及必须到工厂办理业务的其他人员,没有必要进入厂区。因为这些人员不熟悉工厂危险的性质和区域,而他们的普通习惯如在危险区无意中吸烟,就有可能危及工厂的安全。其次,办公室人员的密度在全厂可能是最大的,把这些人员和危险分开会改善工厂的安全状况。
20、没有平地,工厂建在丘陵地区怎么办?
在工厂布局中,并不总是有理想的平地,有时工厂不得不建在丘陵地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液体或蒸气易燃物的源头从火险考虑不应设置在坡上
(2)低洼地有可能注水,锅炉房、变电站、泵站等应该设置在高地。
(3)在紧急状态下,如泛洪期,这些装置连续运转是必不可少的,贮罐在洪水中易受损坏,空罐在很低水位中就能漂浮,从而使罐的连接管线断裂,造成大量泄漏,进一步加重危机。
(4)有时甚至需要考虑设置物理屏障系统,阻止液体流动或火险从一个厂区扩散至另一个厂区。
21、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1.持续需求提供长期动力
截至2015年末,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1.90%、县城污水处理率为85.22%,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未来一段时间仍存在新建处理设施的需求。除此之外,环保法规趋严,以及居民对水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升,使得污水处理存量设施的升级改造需求日益迫切。
2015年末,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达到3,542座(数据来源:住建部),未来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庞大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是专业化运营需求的基础,市场的持续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长期动力。
2.政策扶持加快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了多部与水环境改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