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院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开那些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其下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五个二级学科,具体课程各个学校可能不太一样: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课程设置 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课程设置 矩阵分析,数学物理方程,误差分析,现代控制理论,近代物理基础,电磁场理论,检测理论,信号处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仪表智能化技术,仪表可靠性技术,工业计算机网络和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模型化与软测量技术等。
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 数理统计及随机过程,矩阵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导论,系统工程方法论,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宏观和微观)等。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课程设置 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导航、制导与控制
课程设置 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线性系统理论,随机过程与滤波,系统辨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优控制,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导航系统,火力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信息融合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等。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涵盖了广泛的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按照学位要求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包括:
这些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矩阵论、线性系统理论、计算机控制理论等,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如模糊理论、人工智能和实时控制系统。
选修课程提供更深入的专业方向探索,如多传感器融合、分布式控制、电力电子学等,同时涉及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和现代设计方法等企业管理与工程领域的知识。
必修环节包括论文选题、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和健身课程,总计5学分。论文选题要求深入阅读文献并提交选题报告,学术讲座则强调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社会实践和健身课则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最后,硕士研究生需在学期间发表至少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满足学位论文发表的要求。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信息处理、机械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的符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自动化装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符合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而且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铁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