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力发电原理 关于水力发电原理
水力发电原理主要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进而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以下是关于水力发电原理的详细解释:
1. 水能转换过程
2. 水电站的建设
3. 水力发电的特点
综上所述,水力发电原理是基于水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通过人工修筑的水工建筑物和不同类型的水电站,实现高效、清洁的水力发电。
『贰』 古代运用水能的方法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构造上下各内有一个轮子,下轮一容半淹在水中,两轮之间有轮带,轮带上装有很多尺把长的竹筒管。流水冲击下面的水轮转动,竹筒就浸满了水,并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带到高处倒出。A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