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从图1中选择所需装置,完成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的反应并检验反应产物(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
(1)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碳粉被浓硫酸氧化,浓硫酸被还原,方程式为:2H2SO4(浓)+C
△ | .
Ⅱ (高考化学,实验题)某小组对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2NaOH+2NO2=NaNO3+NaNO2+H2O,
(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防止污染大气;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故答案为: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故答案为: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高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故选a c d.
Ⅲ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
A、铁在浓硝酸中抄钝化,Cu失电子作负极,换为稀硝酸时,Fe失电子作负极,故A正确; B、II中发生吸氧腐蚀,U形管左端气体减少,液面升高,稀硫酸与Fe接触生成Fe2+,所以装置Ⅱ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故B正确; C、当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时,氧化铁溶解为铁离子,发生Fe+2Fe3+═3Fe2+,故C错误; D、铁丝中含碳,有电解质溶液及氧气,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装置Ⅱ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在. 故选C.
Ⅳ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
A、铁在浓硝酸中钝化,Cu失电子作负极,换为稀硝酸时,Fe失电子作负极,版故A正确; B、II中发生吸权氧腐蚀,U形管左端气体减少,液面升高,稀硫酸与Fe接触生成Fe2+,所以装置Ⅱ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故B正确; C、当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时,氧化铁溶解为铁离子,发生Fe+2Fe3+═3Fe2+,故C错误; D、铁丝中含碳,有电解质溶液及氧气,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装置Ⅱ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在. 故选C.
Ⅳ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其实验装置图如图
(1)本实验目的是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所以仪器连接顺序为:制取装置a、干燥装置C、二氧化氮与C反应装置B及吸收尾气装置D,仪器连接顺序为:a→d→e→c→b;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烧的实验要求气体必须是干燥的,所以用装置C干燥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气体,所以装置D用来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d;e;c;b;干燥气体;吸收尾气; ②根据装置B中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可以说明二氧化氮支持燃烧,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燃烧; ③生成的物质的量比为1:1有毒气体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 2 +C CO+NO,故答案为:NO 2 +C CO+NO. |
Ⅵ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其实验装置图如图
(1)本实验目的是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所以仪器连接顺序为:制取装置A→干燥装置C→二氧化氮与碳反应装置B→吸收尾气装置D,仪器连接顺序为:a→d→e→c→b;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烧的实验要求气体必须是干燥的,所以用装置C干燥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气体,所以装置D用来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d;e;c;b;干燥气体;吸收尾气; (2)二氧化氮和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比为2:1的无毒气体,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C 点燃 | .
与碳与浓硝酸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圣冰制冷怎么样
发布:2025-04-30 17:26:48
浏览:18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