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

mg+μmg |
8m+m木 |
n-μg,由图象得:n=0时,-μg=a=-3,μ≈0.31(0.29~0.33均正确),由图象还可以求出木块质量.
故答案为:(1)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2)图象如图所示;0.31;木块的质量.
⑵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应选用的器
(1)AB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A正确、BC错误.
D、需要用天平测量回小答盘和重物的质量,故D正确.
E、本实验不需要秒表计时,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工具,故E错误.
F、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需要纸带,故F正确.
G、本实验要用小盘和重物来提供拉力,故E正确.
故选:ADFG.
(2)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当两小车都做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
a
t2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
所以=×
根据题意要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满足=,
则要t1=t2,此实验不需要两车质量相等,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可以不等于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为:(1)ADFG;(2)D;(3)BD.
⑶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厌氧呼吸,操作如下:配制5%的葡萄糖溶液20mL,
(1)分析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厌氧呼吸,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一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二是加热杀死溶液中的微生物,防止溶液中的微生物进行呼吸影响实验结果.
(2)为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应设置与题图实验装置相同的对照实验,只是不加酵母菌或加入加热杀死的酵母菌,观察无细胞呼吸时,溶液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来确定环境因素是否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由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BTB溶液颜色变化为黄色;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还需要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4)由题意可知,甲试管中是细胞溶胶,加入葡萄糖后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丙试管是线粒体,加入葡萄糖后不发生反应,丙试管既含有细胞质基质也含有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故答案应为:
(1)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杀死葡萄糖溶液中的微生物
(2)与题图实验装置相同,只是不加酵母菌或加入加热杀死的酵母菌
(3)黄色 酒精
(4)反应 不反应 C6H12O6+6CO2+6H2O
酶 |
⑷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9.80m/s 2 (1)
BCD;1.98m;1.96m。
⑸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A.按照图甲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B.将
(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源,故B中直流应该为交流;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中应该为先接通电源,之后释放纸带;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可得:v B = =0.390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gT 2 得:g= =9.75m/s 2 , 因为纸带运动过程中存在阻力,所以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总比实际值偏小. 故答案为:(1)B中直流应该为交流;C中应该为先接通电源,之后释放纸带. (2)0.390m/s;9.75m/s 2 ;物体拖着纸带运动过程中存在阻力. |
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 2 ①实验小组
①1.88m,1.96m,该实来验小组做实验时源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 或者 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②D,重力加速度g
与某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