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机械设计中如何选取轴承
一、根据位置,确定所需的轴承的尺寸
每一个轴承都有它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形尺寸(非标的除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轴径(或轴承内径)是根据机械的设计或其它设计的限制。所以轴承类型及尺寸的选择是根据轴承的内径而决定的。由此,标准轴承的主要尺寸表均根据国家标准内径尺寸而编制的。
标准轴承的尺寸形式繁多,在机械装置设计时最好采用标准轴承(这关系到轴承是否容易采购,这样无论是设计成本还是采购时间甚至是以后的维修更换都是很重要的)轴承的负荷: 施加在轴承上的负荷,其性质、大小、方向是多变的。通常,额定基本负荷在尺寸表上均有显示。但轴向负荷及径向负荷等等,亦是选择适合的轴承重要因素。当球滚子轴承及滚针轴承的尺寸相当时,球滚子轴承通常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及承受较大的振动及冲击负荷。
二、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轴承的转速
设计转速值是根据轴承的类型,尺寸,精度,保持架类型,负荷,润滑方式,及冷却方式等因素确定。国标轴承表上列出了标准精度轴承在油润滑及油脂润滑下的允许转速。通常,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都适用于高速运转的场合。
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轴承的等级
轴承尺寸精度及旋转精度是符合国家 标准的设计的。对于要求高精度及高速运转的机械,建议使用P5级或以上精度的轴承,深沟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则适用于高运转精度的机械。 刚性,当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接触面受压,会产生弹性形变。有些机械需要将弹性形变减至最小。滚子轴承比球轴承产生的弹性形变量小。
四、在某些情况下轴承要施加预压以增加刚性。此程序通常用于深沟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 内外圈偏置,轴弯曲,轴或轴承箱公差变化,配合错误都会导致内外圈的偏心。为防止偏心角度过大,自动调心球轴承,自动调心滚子轴承,或调心轴承座是较佳的选择。 嗓音频率及扭距,滚动轴承都是根据高精度标准生产制造的,所以嗓音及扭力小。深沟球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适用对于对低嗓音,低扭力有特别要求的场合。
安装及拆卸,某些应用场合需要经常拆卸及安装,以确保可以定期地进行检测及维修。内外圈可以分别安装的轴承如:圆柱轴承,滚针轴承,及圆锥轴承十分适用于此场合。锥孔型的自动调心球轴承及自动调心滚子轴承在轴套的帮助下,同样简化了安装程序。
2. 46,轴承装置设计中 常用的轴承配置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轴承配置方法有:
1)双支点单向固定;
2)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
3)两端游动支承。
3. 关于轴承设计的几个问题
轴承属于标准件,只要内径、外径、宽度、类型确定,则什么都确定了,不版需要轴承厂设权计的。标准件的好处就是什么都可以批量生产,所以成本很低。外圈厚度,外圈轨道半径,内圈的轨道半径,滚子粗细和滚子个数,都是标准化了的。如果你非标准,譬如要一个非标准直径的滚珠,则可能没有现成的零件可选用,只能定做或自己作。
如果你是必须要非标准件,则轴承厂可以给你设计并制造,但是成本就不好说了,根据你的数量,可能十几倍(数量较大)到上百倍(数量较少)的差异吧。
4. 数控机床主轴设计中轴承有哪些选用技巧
轴承是主轴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类型、结构、配置、精度、安装、调整、润滑和冷却都直接影响主轴组件的工作性能。主轴的回转精度在很大程度上由轴承所决定。
1、主轴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类型
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可以预紧,润滑维护简单,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和载荷变动范围内稳定地工作。滚动轴承由专业化工厂生产,选购维修方便。但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的噪声很大,滚动体数目有限,刚度是变化的,抗振性略差并且对转速有很大的限制。滚动轴承根据滚动体的结构分为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陶瓷轴承是指轴承滚动体是用陶瓷材料制成的,而内外圈则仍用轴承钢制造。之所以选用滚动体,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性:一是重量轻,二是热膨胀系数小,三是弹性模量大。所以它具有离心力小,动摩擦力小,预紧力稳定,弹性变形小,刚度高的特点。
(2)主轴轴承的合理布置
1)主轴轴承的选择和配置形式
机床主轴有前、后2个支承和前、中、后3个支承两种,以前者较为多见。两支承主轴轴承的配置形式,包括主轴轴承的选型,组合以及布置,主要根据对所涉及主轴组件在转速、承载能力、刚度以及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确定两支承主轴轴承配置形式时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①适应刚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主轴轴承配置形式的选择首先应满足所要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②适应转速要求:不同型号、规格和精度等级的轴承所允许的最高转速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点接触的比线接触的高;圆柱滚子比圆锥滚子高。
③适应精度的要求:主轴组件承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配置形式直接影响主轴的轴向位置精度。
2)三支承主轴组件
某些机床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主轴箱长度较长,其主轴两个支承之间的支承跨距远大于最佳跨距,此时,应考虑增设中间支承来提高主轴组件的刚度和抗振性。
3)主轴滚动轴承的应用设计
①主轴滚动轴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滚动轴承的刚度主要取决于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刚度。运动轴承的刚度与轴承类型、载荷和预紧情况有关,且随着载荷的增大呈非线性特性。
②主轴轴承的润滑
润滑对主轴组件的工作性能与轴承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润滑不合理可能引发热量增加,降低主轴工作精度,并加速轴承磨损。用于滚动轴承的润滑剂可分为两大类,即油脂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
③主轴滚动轴承的密封
滚动轴承密封装置的作用在与防止冷却液、切屑、灰尘、杂物等进入轴承,并使润滑剂无泄漏地保持在轴承内,从而充分发挥轴承的性能,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对主轴组件密封装置的要求是:适宜主轴的转速、适应工作环境、结构紧密。主轴轴承的密封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前者又可分为径向密封圈密封盒毛毡圈密封,一般适用于低速主轴。非接触式密封可分为间隙式密封、曲路式密封盒垫圈式密封,为保证密封作用,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的径向间隙应小于0.2-0.3mm,在密封处应有回油控,以防漏油。
2、主轴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因具有良好的抗振性、旋转精度高、运动平稳等特点,应用于高速或低速的精密、高精度数控机床。
主轴滑动轴承按产生油膜的方式,可以分为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两大类。按照流体介质不同可分为液体滑动轴承和气动滑动轴承。
(1)液体动压轴承
动压轴承时靠主轴以一定转速旋转时带着润滑油从间隙大处向间隙小处流动,形成压力油膜而将主轴浮起,并制成载荷。
(2)液体静压轴承
液体静压轴承由一套专用供油系统、节流器和轴承三部分组成。静压轴承与动压轴承相比有如下有点:承载能力高、旋转精度高、油膜有均化误差的作用、可提高加工精度,抗振性好,运转平稳,既能在极低速下工作,也能在极高速下工作,摩擦小,轴承寿命长。
静压轴承主要的缺点是需要一套专用供油设备,轴承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3)用空气作为介质的静压轴承称为气体静压轴承,也称为气浮轴承或空气轴承,其工作原理与液体静压轴相同。由于空气的黏度比液体小得多,摩擦小,功率损耗小,能在极高转速或极低温度下工作,振动、噪声特别小,旋转精度高,寿命长,基本上不需要维护,用于高速、超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主轴组件中。
(4)磁力轴承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轴承,具有各种传统轴承无法相比的特殊性能。磁力轴承不予轴颈表面接触,不存在机械摩擦和磨损,不需要润滑和密封,温升低,热变形小,转速高,寿命长,能耗低;磁力轴承基本电磁反馈控制系统保证主轴的旋转精度,刚度和阻力可调控,可消除转子质量部平衡,回转特性可由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获得,便于状态监控和诊断。磁力轴承主要用在加工中心的主轴组件中。
5. 转盘轴承的设计标准
转盘轴承的设计标准:
基本代号分为三部分,前部为结构型式和传动型式代号,中部为滚动体直径(对两排以上滚动体的轴承为最大滚动体直径),后部为滚动体中心圆直径(对两排以上滚动体的轴承为最大滚动体中心圆直径)
1、结构型式代号按规定。四点接触球IKO轴承,02 双排异径球轴承,11 交叉圆柱滚子轴承 ,13 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2、传动型式代号按表2的规定。 0 无齿式,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外齿较小模数, 2 渐开线圆柱齿轮外齿较大模数, 3 渐开线圆柱齿轮内齿较小模数, 4 渐开线圆柱齿轮内齿较大模数。
3、基本代号编制规则 基本代号编排时,结构型式代号和传动型式代号连写,前部、中部和后部之间用“.”隔开。
转盘进口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的特殊结构的中大型轴承。 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孔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SKF轴承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采掘机械、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自动化装配线等中大型回转装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