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1)让小来车从同一个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由实验现象发现: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实验结果证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以证明C;
(3)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小;远;C;(3)做匀速直线运动.
『贰』 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小勇
(1)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有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即灯泡断路了;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因此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
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由于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为变化,不是定值,所以不能用该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4)①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必须测出额定电压下小灯泡的电流; 在电流表不能使用时,可以把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串联到电路中,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利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即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再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所以改变后的实验方案电路图如图所示:
『叁』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
(1)实验中抄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同,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便于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或与水平面垂直,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可移动后面的蜡烛看与前面蜡烛的像是否完全重合,如果重合,则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
(3)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可以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4)当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使其完全重合时,才能测量像距,由图可知,蜡烛B没有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即二者没有完全重合就测量像距,
这样导致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5)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所以应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6)会发现两蜡烛位置的连线跟镜面垂直,两个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故答案为:(1)刻度尺;大小相等;(2)重合;(3)透过;(4)大;(5)蜡烛A的位置;(6)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