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一次课外实践汇报课上,我市南湖二中的一位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简单装置.
(1)首先要考虑减慢液体热胀冷缩的速度,可以把热水换成温水,使红色水珠上升的速度缓慢,便于观察;
(2)空圆珠笔芯的长度较小,水珠上升很快,来不及观察,可以把它换成更细、更长的玻璃管.
故答案为:把圆珠笔芯换用更细、更长的玻璃管;降低热水的温度.
❷ 观察铜球热胀冷缩
答:
科组集体备课《液体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原教科版《科》教材三级册《冷与热》单元内容教材共设计4:1、水体积变化观察;2、其液体热胀冷缩;3、空气否热胀冷缩;4、观察固体(铜球)热胀冷缩4内容安排2课第课主要解决第、二两第二课解决第三、四两
新教材块内容放五级册《热胀冷缩》课文前面两单独区形现《液体热胀冷缩》课结构更加清晰
第——观察水体积变化主要引导根据观察遇问题改进实验装置及利用实验装置探索水热胀冷缩性质
第二——其液体热胀冷缩则通装置研究更其液体看看热胀冷缩目探究向着更广阔向发展同严谨科态度培养许液体都具热胀冷缩性质科概念
设计思路
科源于谈我选择情境:热牛奶牛奶溢现象面本节课展铺垫基础另面引导关注平现象
具体观察水受热与受冷体积变化程利用节课实验装置发现现象并明显让受设计实验装置非必要基础展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讨论非愿意参与
讨论改进实验装置实验积极性已经完全调探究水受热、受冷体积变化已水渠实验观察、交流让真发现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种变化我称水热胀冷缩
水热胀冷缩其液体呢问题延伸体现思维严谨性观察水热胀冷缩组织展其液体:牛奶、油、酱油、醋、茶等探究解更液体都热胀冷缩
课考虑研究完液体热胀冷缩教材续安排研究气体热胀冷缩实现前知识迁移呢我特意安排喷泉实验利用装置稍加改让红水喷更明显思考:刚才我自做候没喷厉害呢事……让带着问题离歼没课堂节课师现象析进入空气热胀冷缩探究
教目标
科探究
1、经历改进观察水体积变化实验装置程
2、经历用装置探究水、油、醋、牛奶、酒、橙汁、酱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程
科概念:知道水、油、醋、牛奶、酒、橙汁、酱油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科情:水其液体探究培养严谨科探究态度
教重点:利用改进实验装置探究水、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现象
教难点:引导改进实验装置
教准备
材料:装红水实验装置每组冷水杯热水杯装其液体杯记录表张
师材料:牛奶盒、节课实验装置套、材料套、喷泉装置
教程
课前谈:热牛奶
1、气冷候喝牛奶我牛奶连盒块热水热热没试没奇怪发现
2、候我忘记先管插喝冷再热热程牛奶思考原
(自由发表意见)
、复习引入
1、复习前节课试管气球皮实验放热水另放冷水现象师再演示
2、问:水受热或受冷体积变化我能清楚观察种变化
二、改进水体积变化观察实验装置
1、师: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够明显能能实验装置改进让我能够更加清楚看水体积确实变
2、组讨论(师解情况)
改进案:水透明看太清楚加点红水
改进案二:口太升明显用塞细管水体积要增加点点细管升截
改进案三:水温差明埋基显点
……
3、提改进案二示锥形瓶套塞管灌满水滴红墨水
三、水热胀冷缩实验
1、渡:实验装置师已经给家准备现缺少(热水)热水师给家倒
2、师述实验步骤:1、拿热水先装置放热水加热观察水受热体积变化
2、再放冷水冷却观察水受冷体积变化
3、注意重复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记录纸抽屉)
清楚准备请材料员依领取实验装置(师同始倒热水)
3、实验交流:刚才实验发现现象结合交流结师板书(表扬深入观察、思考组)
4、结:师:水受热体积膨胀水受冷体积缩我水体积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同板书课题热胀冷缩
5、师示两杯冷、热水两装置别放入问:能装置判断哪杯水更热
四、其液体热胀冷缩现象
1、渡:通实验我知道水具热胀冷缩性质其液体没热胀冷缩性质呢
2、逐示:醋、酱油、油、酒、茶、橙汁、牛奶逐追问:热胀冷缩
3、师单独拿种:醋问:要知道醋底热胀冷缩研究
发表意见师述:装置用装候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灌满、密封、倒…)请材料员用红水装置交换材料装候师添加热水
4、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5、交流反馈实验结师结板书
6、结:些液体都具热胀冷缩性质
五、延伸探究
1、师演示喷泉实氏液纳验刚才家做红水热胀冷缩实验师做
(师装置装半瓶红水空气作用干扰实验)
惊叫问:疑问
2、留疑问:师装置热胀现象明显呢我红水喷高呢(面空气空气热胀冷缩且更加厉害红水挤)
❸ 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伽利略温度计,指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基于物质热胀冷缩原理研制的用于测量温度的工具,其经过数次改进成为现在常用的测温装置。另有基于物体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而设计的如题图所示的彩色玻璃球温度计,亦称伽利略温度计。现主要用于室内环境装饰或作为礼品、收藏之用。
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虽能测定温度,但人们发现它的测定结果并不精确,因为气体温度计下端是与大气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不仅受到空心球中空气温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大气压强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温度不变,玻璃管内的水的高度也会有所差异。
此时,伽利略手头的其他研究工作十分繁忙,他没有精力对空气温度计进行改进。他的学生斐迪南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用液体代替空气温度计中的空气。
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它是往玻璃球里注适量酒精,再加热玻璃球,用酒精蒸气赶跑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迅速把玻璃管口封死。这样,它就可以避免大气压强的影响。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人们发现,酒精温度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即当用它测开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一片模糊。原来,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将酒精温度计置于开水之中时,酒精早已变成气体了。显然,只有用高沸点的液体代替酒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利用水银沸点较高的特性,首度制成水银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可测得357℃的高温,也可测得-39℃的低温。
后来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