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请写出装置b在本实验的三个作用

请写出装置b在本实验的三个作用

发布时间:2023-12-03 21:28:53

❶ 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

(1)从题中图可知a是锥形瓶;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检验二氧化碳选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5)一氧化碳有毒,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6)镁带燃烧需要坩埚钳、酒精灯、砂纸.
故答案:(1)锥形瓶;(2)CaCO3+2HCl═CaCl2+CO2↑+H2O;(3)3CO+Fe2O3

高温
.

❷ 希望中学的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请帮他们分析一下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三个

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在本实验中,装置A是条件正常的可以正常萌发,起到对照作用,其余组为实验组.装置A与装置B唯一的变量是光照、装置A与C唯一的变量空气,装置B与C有两个变量光照、空气.
(1)如果生物小组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C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或大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空气)”,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2)装置A与装置B唯一的变量是光照、装置A与C唯一的变量空气,装置B与C有两个变量光照、空气.A、B、C中,因此,除了A与C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A与B,变量是光照,A、B大豆种子都萌发,故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3)A.观察如图乙中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结构示意图,大豆种子萌发时,②子叶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作用.B.图中标号①是叶由胚芽发育而来的,③是根由胚根发育而来的.C.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水稻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D.种子是器官、孢子是生殖细胞,种子的生命力更强,因此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像大豆这样的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因此错误的是选项B.
故答案为:
(1)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空气;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2)A与B;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3)B.

❸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若用装置B

(1)据图可知,a是酒精灯,b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此装置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进行入导管,用手握试管,则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向外逸出,
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会出现气泡现象,故填:2KMnO4

.

❹ 化学问题......请分析一下装置

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左侧装置:A试管用于Fe和H2O反应生成H2,B中装水加热提供水蒸气,水蒸气经由导管进入A中与普通Fe反应,生成的H2从上面的长导管到处到C,再到D收集。
右侧装置:I中加盐酸与锌用来制取H2,G用来除去H2中混有的HCl,E中H2与Fe3O4反应生成H2O与引火铁。

具体分析:
首先做这道题之前必须要知道书上给的一个典型反应:3Fe+4H2O=(高温)=Fe3O4+4H2,根据题干第一句话所给的条件可以确定本实验包含这一主要反应。又根据它给出的本实验中的另一个要求,即制取“引火铁”推测书上介绍的反应的可逆反应,即Fe3O4和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和引火铁。
然后.仔细观察两套实验装置,可发现左边装置有用排水法收集反应生成气体的D试管,而这两个反应中明显是第一个反应会生成氢气,由此确认左边装置为制取铁的氧化物和氢气,而右边装置用于制取“引火铁”,这是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最后读题时要注意到盐酸比较浓,肯定需要除HCL
接下来是逐个分析装置,先看左边的,左边装置发生的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是高温,反应物是固-气,根据这两个条件推测左边的容器中反应容器为A试管。因为这里能加热的仪器只有两个烧瓶与试管,如果是B做反应容器,内装铁粉,那么无法供应水蒸气,因为如果在C中加水,那么加热C让水蒸气溢出要经过A试管,多此一举,而且B中生成的H2也要经过A试管,又与水蒸气混合了,这很明显不合理;而A试管中装水供应水蒸气就更不可能了,试管是向下倾斜的。如果是C做反应容器,B中装水供应水蒸气,那么同理水蒸气又要经过A试管,不合理。所以正确的反应容器只可能是A,接下来是确定B和C哪个容器中装水供应水蒸气,很明显这里是B,因为C和收集装置直接相连,如果C用来提供水蒸气,那么氢气无法收集。
对于右面的装置要简单很多,因为第二个反应需要氢气,题中又给了盐酸,很明显H是固液反应制取氢气用的,很自然G就是用来除去HCl气体的,E试管就是用来做反应容器的了。

以下是标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防止水倒吸;氢气。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1HCl)
(3)A、B、E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
(5)
(6)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

(1)A中应加入普通铁粉,B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因反应产生的H2可能不连续,C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而作缓冲瓶(较难),D中收集到的是H2。
(2)右边的装置气流是从右到左,烧瓶I和分液漏斗H的组合一定是H2发生装置,所用试剂自然是普通铁粉和6mol、L-1 盐酸,所以制得的H2中含有HCl气体和H2O(气),在制取“引火铁”之前必须净化、干燥,由此U形管G中应加入固体碱性干燥剂NaOH或碱石灰。
(3)根据题给两个反应的条件都是“高温”和要制取水蒸气的要求,可知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A、B、E。
.(4)联想到课本习题(《化学选修第三册》P62第4题),在Zn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制取H2的反应加快,可知,在I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加快H2的生成速度,原因是形成了无数微小的Fe-Cu原电池,加快了反应(析氢腐蚀)的进行。
(5) 试管E中的反应自然是制取“引火铁”的反应。其关键在于反应物是Fe3O4而不是铁的其它氧化物。
(6)结合初中H2还原CuO的实验可知,H2在加热或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所不同的是,本实验还要尽可能避免空气进入试管E,使制取的高活性的“引火铁”受热燃烧、所以要加带导管F的橡皮塞。此外E管反应后,为了防止F出口处的水蒸气凝结,堵塞出气口或回流到试管E将其炸裂,因此E管反应后,F出口处应点燃H2。

如有不明之处请指出

❺ 海南高考题中,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题中,装置B的作用是什么啊

一、首先制取乙烯,实验室制乙烯用酒精在 有浓硫酸、170°C 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乙烯:内
CH3CH2OH→CH2CH2+H2O
二、容然后将乙烯通入液溴,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
CH2CH2+Br2→CH2Br-CH2Br
这里的加成反应是指CH2CH2的碳碳双键断裂,跟溴结合。
三、冷水的作用:防止液溴挥发(液溴易挥发,熔点:-7.2°C;沸点:58.78°C)
四、通入乙烯量远远大于理论所需要的量主要是因为乙烯通过液溴的速度过快,乙烯未能完全与液溴反应就逸出了。
五、第一个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副反应生成的酸性气体(CO2、SO2)
副反应:碳化反应
六、第二个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挥发的溴单质,进行尾气处理。
七、液溴上覆盖少量的水:1,2-二溴乙烷微溶于水,且易挥发,加入少量的水能防止1,2-二溴乙烷挥发。

❻ 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有三个

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及二氧化碳,则A中会看到试管内壁有无色液专滴,
故答案为:属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能作干燥剂,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干燥气体(吸收H 2 O);
③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故答案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未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 +Ca 2+ +2OH - =CaCO 3 ↓+H 2 O,
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CO 2 +Ca 2+ +2OH - =CaCO 3 ↓+H 2 O;
⑤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汽被浓硫酸吸收,未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所以E中收集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 2
故答案为:O 2

与请写出装置b在本实验的三个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十字阀门锁怎么开 浏览:809
在线检测仪表功率怎么看 浏览:468
什么专业简称制冷 浏览:902
车上仪表盘的h和f代表什么 浏览:811
青海五金市场生意咋样 浏览:774
用什么仪器称东西 浏览:795
青岛五金件市场 浏览:486
广东惠州市五金制品厂 浏览:945
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665
国内消防设备哪里买 浏览:949
家庭生活什么带有超声波 浏览:183
有什么阀门可以替换上展阀 浏览:321
扬州大学电子机械通讯专业怎么样 浏览:87
0捷达仪表多少根脚针 浏览:870
阀门厂工作照片 浏览:988
没有仪器怎么检查地热管漏水 浏览:238
uc306轴承内外径多少 浏览:628
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设计 浏览:388
江苏有什么仪器仪表规定 浏览:976
土壤做比重用什么仪器 浏览:1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