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复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制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1)设计一超前校正装置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
②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有何不同他们多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强
滞后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样。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应选择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系统的幅穿频率。
滞后校正: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装置利用幅值衰减特性。
(2)设计一超前校正装置扩展阅读: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的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人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
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③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3)设计一超前校正装置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