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装置
棉布,模板
2. 请设计一个说明弹力大小与外力关系的定性实验方案,说明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关系的定性实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第一次挂个一钩码,第二次挂两个钩码,第三次挂四个钩码,观察弹簧形变情况。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实验装置】详见下图。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附实验装置图如下:
3. 如图所示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重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
(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他是通过比较钉子进入沙堆的深浅来比较回重力势能的大答小的.钉子进入沙堆越深说明物体小方桌做的功越多,它原来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2)比较图中A和B可知,两次实验所用的物体质量相同,物体所处的高度不同,说明图中A和B是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的.
(3)根据控制变量法,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控制物体的高度相同,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符合条件的是C和D.
故答案为:(1)桌腿陷入沙中的深度;(2)质量;高度;(3)C;D.
4. 与力有关的科学实验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
方法一、用弹簧秤和已知质量的钩码测量
将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下,平衡后,读数为G.利用公式G=mg得g=G/m.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用单摆测量(见高中物理学生实验)
方法四、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球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球角速度ω=2πn/t
摆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五、用斜槽测量,所用仪器为:斜槽、米尺、秒表、小钢球.
按图2所示装置好仪器,使小钢球从距斜槽底H处滚下,钢球从水平槽底末端以速度v作平抛运动,落在水平槽末端距其垂足为H′的水平地面上,垂足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用秒表测出经H′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出S,则钢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S/t.不考虑摩擦,则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2.所以g=v2/2H=S2/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将仪器按图3装置好,使重锤作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七、如图4,标有刻度的粗细均匀的U型管装有适量的水固定在小车上,用不计质量的弹簧秤拉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加速运动,弹簧秤读数为F,用天平测出整个小车装置的质量为M,小车运动时两液面高度差为Δh,U型管两管相距为L.
设U型管水平部分横截面积为S,则这段液体质量为m=ρ·S·L,ρ为水的密度.整个系统以加速度a=F/M沿水平方向运动,作用在该段水的合作力应为F=ma=ρ·S·LF/M.这个合外力由两臂液柱的压力差提供,即F=ρ·g·S·Δh.所以ρ·g·S·Δh=ρ·S·LF/M.由此可得:g=F·L/M·Δh,将所测F、L、M、Δh代入可求得g值.
方法八、将方法七中的U型管换成有刻度的玻璃缸(如图5)内径为D,其它条件不变,水与小车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液面上下高差为Δh,这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整套装置质量为M,加速度a=F/M.
在液体斜面上取一微小体积元,设其质量为m,所受重力为mg,它还受到下面液体给予的支持力N,这两个力的合力是产生加速度a的合力,即mg·tgα=ma.又tgα=Δh/D,所以g=F·D/M·Δh,将所测D、F、M、Δh代入即可求g.
方法九、在小车上固定一个“⊥”形支架,上面装有量角器.量角器的圆心处挂有一重锤线,如图6所示.用天平测出整套装置的质量M,测力计质量不计,用测力计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加速运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重锤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整套装置的加速度为a=F/M,摆球受重力mg和绳子张力T,其合力产生加速度a.即mgtgα=ma,∴g=a/tgα=F/Mtgα.将所测F、M、α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十、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如图7).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以上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的是粗略的,有的是较精确的,有的是可以实际做的,有的是不能做但原理上是合理的“理想实验”.这些方法多数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本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开拓视野,起到“思维训练性实验”课的作用.
5. 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滑动内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容,
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求出滑动摩擦力大小,该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
(2)由图(a)与图(c)可知,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由此可见: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二力平衡;(2)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6.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
(1)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回思想;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答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速度;
(3)对比三幅图,不难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其速度不会变化,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重;支持;(2)速度;(3)小;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
7. (2013岳阳)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装置. 长木板不同表面 木块不同
(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面积大小、物体间压力回大小等因素,答因此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于接触面积的压力、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在实验中小明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故C正确.
(3)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是0.2N,示数为2.4N.
故答案为:(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C;(3)2.4.
8.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
(1)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专的拉力. (2)比较属甲、乙两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说明摩擦力小,是由于接触面材料相同,压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3)比较甲、丙两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说明摩擦力小,是由于接触面材料不同,压力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2)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小;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9.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木板面,丙棉布面)(1)为保证实验成功,
(1)在实验中,为使摩擦力与拉力相等,必须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乙内两图,接容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得: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以此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3)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