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一种实验装置的问题
如果气流过快,瓶内气压急剧变大,这时气压会把长颈漏斗管内的液面压上去,等气流平稳了,长颈漏斗管内的液面再慢慢下降.
Ⅱ 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
(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
(2)冰是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专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属度是冰的熔点.
蜡是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零刻度在下方,是零上,每个小格代表2℃,温度计示数为52℃.
(3)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晶体;(2)冰;52;(3)吸收.
Ⅲ 某小组观察2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l)根据图象判断:
(来1)由图乙看出:冰从自第2分钟到33分钟熔化,冰熔化历时33min-2min=31min;
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33min结束,所以第25min时,处于正在熔化过程,所以这种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
(2)从图象中还可以获取的相关知识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①冰的熔点为0℃;
②冰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③升高相同的温度为什么固态时要比液态时吸收的热量少等等问题.
(3)∵第33min至第37min这段时间,水从0℃到10℃,
∴200g水从0℃到10℃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0.2kg×(10℃-0℃)=8.4×103J.
故答案:(1)31;固液共存状;(2)冰的熔点为0℃;(3)8.4×103J.
Ⅳ 小亮观察2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1)根据图象判
(1)由图乙看出,冰在熔化时(第2分钟到33分钟),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第内20min时,冰处于熔化过容程,此时的状态是固液共存;
(2)由图象可知,在33min-37min内水升高的温度为10℃,
则烧杯内的物质吸收的热量Q=cm△t=0.2kg×4.2×103J/(kg?℃)×10℃=8400J.
故答案为:(1)不变;固液共存;(2)8400.
Ⅳ (2013盘锦)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装置:(1)实验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1)为了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全部浸没在回水中,但试管答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3)0℃的冰在熔化时还要吸热,故冷却食物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2)碎冰;
(3)冰.
Ⅵ 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如图2的冰的熔化图象.(1
(1)碎冰比较大的冰块受热更均匀,所以应选择碎冰实验;
(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故答案为:(1)碎冰;碎冰受热更均匀;(2)晶体;不变.
Ⅶ 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1)实验中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