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在A试管中加 ______
(1)碎瓷片; 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 (3)上 |
『贰』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
A.该装来置采用的是水浴,反源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错误; B.该装置采用长导管可起冷凝易挥发的乙酸和丁醇,但采用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应设计冷凝回流装置,而该装置无冷凝装置,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该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
『叁』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前在A试管中加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
(1)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备乙内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容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所以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碎瓷片;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浓H2SO4 |
『肆』 (2014肇庆一模)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大大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应该选用装置乙, 故答案为:乙;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2)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也能够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为: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要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浓度,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也可以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增加乙酸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分离的是混合液体,不需要使用过滤、蒸发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为AB, 故答案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时,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会流出, 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或漏斗内部未与大气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
『伍』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完成本实验的装置是______(从甲、乙、
解;(1)制取乙酸乙酯时,蒸汽中往往含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专吸,乙导管没有插属入到液面以下,丙导管上端容积较大,二者都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乙、丙; (2)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在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 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和乙酸; (3)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而被吸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将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4)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 浓硫酸 |
『陆』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
(1)乙酸成本高,乙醇低,应过量,使乙酸多可能参加反应 (2)催化剂专,脱水剂 (3)此时属CH3COOC2H5更纯净,含有较少杂志(如C2H5OH) (4)饱和Na2CO3溶液洗涤酯的目的:吸收CH3COOH,溶解C2H5OH,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酯的目的溶解C2H5OH(生成Ca(C2H5OH)6Cl2),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5)Na2CO3与CaCl2两种饱和溶液生成CaCO3沉淀
(6)保持气压平衡,使CH3COOC2H5顺利进入锥形瓶
『柒』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
A.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应设计冷凝回流装置,而A装置无冷凝装置,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B正确; C.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C错误; D.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
『捌』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装置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顺序是密度先小后大,然后加热内 。 方程式:容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 乙酸过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恒沸物 ;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过量乙酸不影响产物的蒸馏。
『玖』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两种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如图1);②乙酸丁酯[CH3COO(CH
(1)用水浴加热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 乙酸、丁醇加热易挥发,为减少原料的损失,直玻璃管对蒸汽进行冷凝,重新流回反应器内. 试管与石棉网直接接触受热温度高,容易使有机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为: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冷凝、回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有机物碳化分解.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饱和碳酸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时注意下层液从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层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A.使用催化剂,缩短反应时间,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加过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确; C.不断移去产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确; D.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未达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BC. (4)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酸丁酯与乙酸乙酯沸点相差比较大,乙酸乙酯沸点为77.06℃,可利用蒸馏原理,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有则说明含有乙酸乙酯,没有则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拾』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两种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如图1);②乙酸丁酯[CH 3 COO(
(1)用水浴加热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 乙酸、丁醇加热易挥发,为减少原料的损失,直玻璃管对蒸汽进行冷凝,重新流回反应器内. 试管与石棉网直接接触受热温度高,容易使有机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为: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冷凝、回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有机物碳化分解.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饱和碳酸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时注意下层液从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层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A.使用催化剂,缩短反应时间,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加过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确; C.不断移去产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确; D.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未达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BC. (4)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酸丁酯与乙酸乙酯沸点相差比较大,乙酸乙酯沸点为77.06℃,可利用蒸馏原理,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有则说明含有乙酸乙酯,没有则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将制得的乙酸丁酯进行蒸馏,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馏分,且该馏分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
与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轴承编码是什么
发布:2025-05-17 05:54:40
浏览:385
牡田电动工具
发布:2025-05-17 05:40:18
浏览:2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