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 h (未知)、开口竖直向下的固定
(1)BD(2)a(2分)(3)30(2分),9.86(2分)
⑵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原理:单摆在摆角小于5度时的震动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派根号l/g 得出g=4派的平版方l/t的平方。所以权,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细线一段打上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做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铁架台放在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使摆球自由下垂。 3.测量摆长:用游标卡测出直径2r,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距离,相加 4.把小球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度)使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测量单摆完成全振动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时间,求出周期T 5.带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注意:1.细线在1m左右,细,轻,不易伸长。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属,直径小。最好不要过2cm 2.小于5度 3..在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要有几点注意的: 1 测量单摆的摆长是摆线长加球半径 2 读周期要注意是第一次过最低点开始读第一次 3 读秒表注意一下 其他的和一般的实验没什么区别,
⑶ (10分)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① adf ②  ③偏小(2)① 2.0 ②9.76
⑷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A.铁架台 B.铁夹 C.秒表 D.游标卡尺 &.
①摆线选择较细且结实的线为便于测量周期和减小空气阻力,细线长内短适当,选约为1m的细线,摆线应容选F;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摆球,摆球应选G; 实验时需要应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还应选J;因此除A、B、C、D外,还需要F、G、J. ②由图示图象可知,L-T2图象在横轴上有截距,说明所测摆长偏小,可能是摆球的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处造成的;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⑸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①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比较准确地测量
①A、根据T=2π
⑹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出n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
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可知,T 2-L图线斜率为:k= 故重力加速为:g= 故答案为:
⑺ 物理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与原理
原理:单来摆在摆角小于5度时的自震动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派根号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细线一段打上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做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铁架台放在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使摆球自由下垂。 3.测量摆长:用游标卡测出直径2r,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距离,相加 4.把小球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度)使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测量单摆完成全振动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时间,求出周期T 5.带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注意:1.细线在1m左右,细,轻,不易伸长。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属,直径小。最好不要过2cm 2.小于5度 3..在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⑻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个小钢球
(来1)实验时,运用b悬挂方式,单摆自在摆动的过程中,摆长在变化,对测量有影响,c悬挂方式,摆长不变.知c悬挂方式较好. (2)因为在摆球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在平衡位置计时误差较小.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⑼ (2007上海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
(1)要测来量筒下端口到自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以及摆动的周期,所以需要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和秒表.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2)根据T2=L,图线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但是因为L=0时,实际摆长不为0,所以图象中L=0时,周期不等于0.故选a. (3)当T=0时,对应的位置是-30cm.可知小筒的深度为30cm.图线的斜率k===4,所以g=9.86m/s2. 故本题答案为:(1)BD(2)a(3)30,9.86
与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验室吸收装置
发布:2025-05-17 11:48:34
浏览:251
内到窗的五金件
发布:2025-05-17 11:06:24
浏览:635
|
|
|
| |